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13 17:52:00| 人氣4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誠品品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幾天我回到了台北,準備從西門町撘637公車回家之際,瞥見昔日對我而言西門町的重要路標西區Tower,轉眼間已變成了大眾服飾店NET,縱使早些日子已經獲知台灣Tower關門消息,但親眼目睹的震撼力還是難以想像的。加上美國的Tower總公司也即將近日宣布破產,讓這個從滿足另類音樂起家的唱片行也走到了盡頭,或許這是一種理想性全球化的幻滅,使全球化讓世界各地更為多元的理想永遠只會是理想,不停的合併,不停的同化,不停的的抄襲才是全球化的本質,像是之前台灣的玫瑰、abcd、大眾唱片的合併,SONY、BMG的合併,以及可能即將合併的EMI、WANER。對於在台灣聽另類音樂,追求音樂多元性的人來說,Tower的結業也許是幻滅的開始。

我想不少人會在誠品購買不一樣的東西吧!我先前也是在高雄大統誠品音樂館買到我生平第一張後搖專輯,Jim O'Rourke的Eureka,聽了之後馬上驚為天人,對於後搖滾這個名詞也就開始有了特殊的感情,﹝但我並不讓為他是搖滾樂的一種類型,後搖滾這個名詞對於我而言是接觸更多搖滾類型的大門﹞也陸續的接觸了其它的經典樂團,如Tortoise, GYBE, Stereolab 等等,誠品於是成為我在台灣,嚴格的來說,唯一的唱片行。記得從前在高雄買唱片的那段日子,在進口櫃的面前,拿著筆猛抄,回去再興奮的上網查資料,就這樣慢慢的累積了我對後搖的音樂知識,我的品味於是便成了誠品品味,他們進什麼,我就買什麼,好讀選什麼,我就非買不可。上了台北之後,我又多了Tower、fnac、小白兔等等可供選擇,更是讓我聽都聽不完。不過在近期卻驚覺,其實其選擇性也漸漸的在降低,小白兔由於做出了一定的口碑,廠牌的特色漸漸的顯現出來,進口的東西於是也常常有相同的味道,其走向大約是純音樂傳統編制的後搖、緩飄、或是有著低沉的男聲或甜美的女聲訴說這淒美的樂章等等,而誠品由於整個書店的特色,其唱片的外購也有一定的選擇,偏向於室內、環境音樂的高品質路線,至於Fnac我認為還沒有做出其獨有的特色,但世界音樂、歐陸的搖滾樂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而Tower是我認為東西最多的唱片行,如今也沒有選得的機會了;於是,我認為台灣聽音樂的人,很多有了我所謂的”誠品品味”其中的感覺是相當的複雜的,一是認為誠品進口的CD都有一定的水準,另外是期望還有另外其他的品味,例如金石堂有他們的特色音樂館、敦煌也有屬於自己的特色音樂館等等,當然最好是有更多的獨立廠牌。誠品品味並不是我批判的對象,只是在Tower關閉之際寫下我的感言罷了….


台長: bobby&ken
人氣(4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