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8-24 22:01:38| 人氣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的特色字谜谁能猜(11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的特色字谜谁能猜(112)


A. 死鸡。

B. 翻身可做人。

C. 夜泊枫桥边。

D. 像幺不是幺,缺点多一撇。

E. 汶水之间方见白。

F. 一边会说,一边能干,两者结合,万事不难。


答案从下文中找:


追 寻 当 兵 的 足 迹

文革后期,我高中毕业从河南农村的“广阔天地”应征入伍,到56035部队服役,部队驻地四川泸州。五年的大兵生涯,我立过功,到越南打过仗,最后以“兵头官尾”的班长身份退伍还乡。这五年的军人经历,连同部队那简易的营房,宽阔的训练场,崎岖的越野跑小道,还有一起爬摸滚打的战友们那一张张年轻而生动的脸庞,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段魂牵梦绕的记忆。

一晃20年过去了。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上了大学,当过大学的政工干部,并且下海经过商,现在下成了一名电信企业的职业销售人。在这期间,我到过很多地方,认识过很多人,经历过数不清的风风雨雨,但这一切皆如过眼烟云般稍纵即逝,唯有当兵那几年所经历过的人和事,就象电影“定格”一样在我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每每想起,心中便会升起强烈的故地重游的热望。我太太曾写过一篇散文《我的丈夫当过兵》,文中历数了我当兵留下的种种“顽固不化”的习惯与偏好,以及由此给生活带来的裨益与冲突,并一口认定这些习惯与偏好将伴我终生。

也正因为如此,追寻当兵的足迹成为我多年以来萦绕于心的一个强烈愿望。囊中羞涩的前些年,总想借出公差的机会顺道访之,但这样的机会一直没有降临。今年“五·一”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期待多日的成都---泸州---重庆之旅终于成行。

大巴车行驶在川西平原的高速公路上,20年前的画面与车窗外陌生的景象在眼前纵横交错着。满口四川话的老班长在哪里?曾当过师政委警卫员、精干的老排长是否已“改头换面”?同班的战友们现在何方?按照辗转而得的号码拨通电话报上姓名。听到的第一句话几乎都是“记得,记的,什么时间到,现在什么地方?”惊奇之中透着喜不自禁。下午两点,终于抵达江城泸州。20年的岁月,数千里的跋涉,一时战友握手相见,不禁有恍如隔世之感。到了往处手提箱一丢,就迫不及待地随战友踏上了“寻梦”之路:连队驻地、团部礼堂、打靶场、野战工兵训练场,时光的变迁使许多原址“旧貌换新颜”,故踪难觅,但我还是坚持要在每一处拍照留念。一向健忘的我,对于当兵时的人名地名竟能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连我自己都感到吃惊。20年过去了,当年红光满面的团长已年逾古稀,英俊的排长也已华发满头,泸州市区的石阶路已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

故友重逢,分外激动,酒桌上开怀畅饮,卡拉OK厅里以歌会友。战友们送给我的第一首歌是《咱当兵的人》,然后是《战友啊战友》、《血染的风采》、《打靶归来》、《我是一个兵》,全是清一色的“兵歌”。激昂高亢的旋律中,连我这个唱歌老跑调的人也不禁高歌起来。歌声中我感觉自己戎装在身,重又回到了那炮火连天的战场……

相见时难别亦难。返程时,战友们送的泸州老窖,郎酒、腊肉、桂元干、榨菜等土特产足足塞了三大包。此次天府之行,尽管只有短短的六天,我却喝了20年来最多的一次酒,尚能饮酒的我到泸州的第一天晚上就醉入梦乡。踏上返程的汽车,我欲语无言,只是一个劲儿地向着窗外渐渐远去的身影挥动手臂:战友再见,泸州再见,不久的将来,我再回来!

作者 侯博元



本文已被 352 人阅读。

台長: 可可豆
人氣(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