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22 13:26:13| 人氣32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民黨為何謹慎?民進黨為何戒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看到報章雜誌不斷討論國、民兩黨在立法委員選舉後的差異,一般的印象是:勝的一方高興不起來,敗的一方難過不下去。這是怎麼回事?這場選舉到底誰是贏家誰是輸家?

台灣自實施總統直選後至今,所有的政治現象表面上是與英美日一樣數人頭的民主,可是實際上,台灣人並沒有像民主先進國家一樣,將政治這種公領域(public arena)與私領域區分開來,相反的,將政治事務「私領域化」是台灣政治最大的特色。

記得幾年前縣市長選舉,當時我人在國外,看到電視轉播阿扁到台南助選,助選員用擴音器大喊:「阿扁最近因一些案子受了委屈,大家鄉親給他疼命命,好唔好?」底下一堆人開始鼓掌贊同,高喊阿扁。我突然發現在這個情境裡,候選人似乎變成慈母懷裡的孩子,轉而向親人尋求溫暖與協助。我很難想像美國布希總統或是日本的福田首相助選員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助選。原來政治在台灣已經變成一種感情上的投射,而不是經過理性算計出來的權力授與,候選人必須仔細思考在這感情關係中的定位及角色,才可以爭取更多的選票。這種現象在國、民兩黨身上最是明顯。

過去8年國民黨不知如何作在野黨,民進黨不知如何作執政黨,但這樣的角色錯亂卻意外為雙方「共生」找到很好的空間,---因為凡事只要指責對方就沒事了。但是當國民黨一下子成為擁有3/4的大黨,他卻開始恐懼起來,這意味著國民黨已經變成一個強者,沒有指責「不義」的對象與空間,今後立法院所有法案,國民黨要負完全的責任。再看民進黨,垂頭喪氣自我放逐的外顯行為並不明顯,甚至也看不出民進黨真的要逼三寶下台,畢竟三寶的種種特立獨行不過是在慈母前撒嬌的行為罷了,何必太認真?謝長廷在高雄的造勢難得呈現出一種勇於承擔與接受的態勢,彷彿孩子在外面受欺負,慈母非但沒護短,還當眾訓斥一番,此時孩子只好勇於認錯,以知錯能改的態勢重新要求原諒。如果台灣政治領域中的感情因素不能持續存在,政治人物就會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國、民兩黨都想再重新找回可以附著的溫情,再度重回母親的懷抱。

所以這場選舉究竟誰勝誰輸?這要看國、民兩黨誰能準確預測選民是否還願意扮演慈母的角色。而台灣未來的前途其實並不寄託在馬謝身上,而在於你我的心態上。

台長: jung

L
這年頭,尤其是選舉年,台灣一談藍綠就大家抓狂。尤其在政治偏好兩極化的磁吸效應下,連中間選民都開始分起藍綠。很難看到能抽離自身偏好、背景,冷靜客觀分析藍綠的文章,站長果然是「理性一族」呀!
2008-01-29 09:24:4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