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05 17:58:00| 人氣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高學費抗議到新聞省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學學費年年調漲在近幾年來似乎見怪不怪。如果要跟國外相比,台灣的大學學費比起許多國家都要便宜,台灣的大學升學率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台灣的教改因著一位大學教授,「寧願讓年輕人上野雞大學,也不要他們在西門町流連。」的理念而普設大學。這有兩層意義,第一,大學素質難保;第二,在大學生滿街跑的社會,大學生以不值錢,何況沒上大學的高中生。

就因為這樣,幾乎每個高中生都要上大學。大學有公私立之分,公立大學因有政府補助學費低,品質好;私立大學學費是公立大學兩倍以上,但素質大體而言較公立大學略遜一籌。近年來私立大學競爭激烈,上公立大學不再是品質保證。無論大學競爭傾軋如何,學子都要面對學費普遍調漲。台大身為大學之首,本著不怕招不到學生的優勢,調漲學費也頗有龍頭的氣勢。正在沒落之間的師大,去年倒也搭上了調漲學費的列車,緊追在台大的5%之後,也調漲了3%的學費。

學費調漲是為了什麼?是學校要做新的建設?還是政府要減輕大學生過多造成的社會壓力?這個重商主義的時代,什麼都是產業,近年教育也成了一種產業,教育,市場化了。於是政府刪減大學的補助金額,學校得自己生財。學生的學費,是不是也成了學校生財的財源之一?或者學校是為著什麼遠大目標而調漲學費?正因為台灣大學學費相對便宜,才使台灣大學生比其他國家相對較高吧!但今天的社會造成每個學生都要念大學的趨勢,如果硬是靠調漲學費讓許多家庭因負擔不起而背債,亦或是斷絕孩子升學之路,以此減少大學生數量,這樣公平嗎?如果政府不是那麼吃飽太閒,而是學校自己的問題,那我真想知道學費調漲以後到底是我們的大學品質提升了?學校硬體軟體設備變好了?還是錢用在看不見的建樹上了?

看著學生與家長又上教育部抗議學費調漲,一方面慶幸自己還能念大學,另一方面為這社會覺得更無奈了。看著這則新聞,我有了另一個省思。解決一件事情,除了抗議,除了拍桌子,這個社會教了我們第三種方法了嗎?

上次交換學生的事情,我與學校鬧得不愉快,我反省自己為什麼這樣處理,為什麼這樣衝動,自省的結果把原因歸咎於二,第一,我不瞭解談判與行政程序;第二,我大概年輕氣盛,血氣方剛,儘管一直叫自己冷靜,但整件事就是一個衝動的過程。而我為什麼衝動,為什麼這樣思考,我以為是因為我家就是這樣處理,於是我碰到事情也就這麼直線思考。但今天我赫然發現,我一個人的衝動,這社會是有責任的。這不是推卸責任,而是一種社會教育歪曲的反省。

新聞的報導有太多的抗爭,警民衝突。新聞總是詳細的報導歹徒作案手法,卻從來不好好教育民眾犯罪將受何種處罰,警察又是怎樣的審查。於是當我們碰到問題時,直線思考認定政府一定是官僚腐敗,不顧民眾,一定要抗爭,一定要丟雞蛋事情才能獲得解決。我們先預設政府無法透過合理途徑解決民瘼,於是百姓還來不及冷靜,或者只用很短的時間冷靜,就給自己藉口政府不理百姓,然後走上極端。新聞傳播太多「不良示範」,誇大渲染使之具有吸引力,反而成為人民解決自己困境的一種「良好示範」。因此許多人沒錢了就偷、搶、援交,因為社會告訴我們很多人沒錢的時候都這麼做;許多人心中失去道德的一把尺,因為社會沒有教我們仁義道德,卻告訴我們這個社會已經拜金到笑貧不笑娼,只要自己外表光鮮亮麗,沒有人會笑妳用什麼手法換來一身名牌。

一位名主播到師範學校演講,一位師長戲謔著要主播幫忙宣傳學校,主播竟然說「你們學校又沒有殺人,也沒有放火,怎麼會有新聞。」媒體是很重要的社會教育。許多沒有人關心的年輕人,離開學校以後看新聞就是最好的教育。但我們的新聞沒有負起應有的責任,它潛移默化中帶給我們的價值觀與影響力,就像DDT會殘留在人體一樣。而這整個社會的變相吾人又該如何去改變?

台長: Jae
人氣(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