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1-22 22:46:02| 人氣1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老子的政治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馮友蘭先生把道家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楊朱;第二階段──老子;第三階段──莊子。他還點出了早期道家的思想是從私,即從有我出發的;在後來發展的過程中,“私”才被倒過來否定了。○1這種轉變,首先深刻體現在老子的身上,其政治觀尤為明顯。此文,正是針對“反私”的政治觀進行探討。
一、“反私”政治觀的動機
可以這樣說,把握治權,也就把握了先秦以前的貴族政治。在這大背景下,道家和儒家一樣,都是主張聖人治國。述者闡述“聖人”如何治國,也就是闡述自己對政治的主張和看法。老子在《道德經》第二章裡提出: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可見,老子的政治觀和其主要思想“自然無為”是相吻合的。正如陳鼓應先生所言:“老子的整個哲學系統的發展,可以說是由宇宙論伸展到人生論,再由人生論延伸到政治論。然而,如果我們了解老子思想形成的真正動機,我們當可知道他的形上學只是為了應合人類人生與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2
據此,老子的政治觀可用“無為”二字去概括。其實,“無為”是不妄為的意思,不是不去做任何事。這主要針對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狀況而提出的。因為他對當時的時局非常不滿,正如他所言: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田甚蕪,倉甚虛;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夸。非道也哉!〈第五十三章〉
此話語恰如其分地指出了當時政治環境十分惡劣,使民不聊生。政治已遠離了大道了。導致遠離大道的原因是: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第七十五章〉
講述至此,可以知道,老子發現當時社會腐敗的癥結乃由於當權者有欲有私,為一己之私欲而妄為。於是老子才提出“反私”的政治觀念去撥亂反正。

二、“反私”政治觀的具體闡述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
老子深明有私有欲的禍害,當權者一旦有私有欲,往往發動戰事,令“戎馬生於郊”;相反,也深知清明政治能帶給人民“走馬以糞”的好處。他總括生活上的體驗,對不同政治社會的總體看法乃是: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第十七章〉意思是說:最好的世代,人民根本不感到統治者的存在;其次,人民親近他而讚美他;再其次,人民畏懼他;更其次的,人民輕侮他。從而可知,“太上,不知有之”是老子認為最好的政治環境。“不知有之”就是當權者“無為而治”才能使之確立。然而當權者必須“無私”才能實踐“無為而治”。這就是“反私”的政治觀了。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以上第五十七章充份反映 “去欲反私”才能好靜無為,而使人民自正自富自樸。這就能達到“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 的真純狀態了。這種狀態就是第三章所言的“為無為,則無不為”的天下大治的狀態了。老子用了一個比喻,去說明“為無,則無不為”的好處。他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意思是說治理大國,好像煎小魚,不要經常去攪亂它。“無為”是不攪亂,“無不為”是煎出了一條美味的小魚。從而可知,“無為”只是針對“妄為”,針對“有私”,並非什麼事件也不做。老子的“反私”政治觀是具具體體關心現世而提出的釜底抽薪的辦法。

小結
老子的哲學思想和政治觀,很多地方受人誤解。一般都以“出世”去概括老子的哲學思想和政治觀。其實,並非如此。老子是十分關心現實的種種問題。每個看法的提出都是針對現實,不是無的放矢。從這個觀念去看,老子的哲學是有積極的因素,政治觀也有積極一面。老子的政治觀一言以敝之曰“無為”。“無為”是不爭、守靜、處下、去欲、反私,這與老子提倡“道法自然”思想是同出一轍的。

註釋
○1參照馮有蘭著《中國哲學簡史》第55頁~101頁,趙复三譯,新世界出版社〈北京〉,2004年版
○2引自陳鼓應著《老子註譯及評介》──老子哲學系統的形成,第1頁,中華書局〈北京〉,2001年版

附註
本文所有引自老子《道德經》原文和意譯出自陳鼓應著《老子註譯及評介》,中華書局〈北京〉,2001年版。不另一一註出。

參考書目:
《老子註譯及評介》,陳鼓應著,中華書局〈北京〉,2001年版
《中國哲學簡史》,馮有蘭著,趙复三譯,新世界出版社〈北京〉,2004年版
《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牟宗三著,臺灣學生書局〈臺北〉,民72年初版



台長: 遠稀
人氣(18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