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13 13:44:00| 人氣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生髮,hair,脫髮-媒體稱強制捐款是在公權力庇護下掠奪社會資源

生髮,hair,脫髮-媒體稱強制捐款是在公權力庇護下掠奪社會資源


媒體稱強制捐款是在公權力庇護下掠奪社會資源

蔡華偉繪

強制捐款實質上是在公權力庇護之下對社會資源的強行掠奪,綁架愛心將對慈善事業造成致命的傷害

近日,“四川攀枝花市強制公職人員捐出一個月基本工資”在網上被傳得沸沸揚揚。

攀枝花市慈善會很快出面否認存在強制捐款,並稱此次捐贈是以自願為原則。同時也承認,個別單位由於宣傳不夠、工作不細、方法簡單,造成部分員工對此次捐贈活動不理解、不支持,產生“強捐”、“被捐”等說法。

“強捐”,這個近年來已經屢見不鮮的字眼,時不時挑動著人們的神經,傷害著慈善事業的發展。

支持教育得捐款,扶貧濟困得捐款,建造公園、博物館還得捐款,甚至買彩票中瞭大獎也得捐款。形形色色的捐贈名目背後,是看不見的行政權力在助推。一紙公文、甚至某些領導幹部的口頭意見,都成瞭強制人們捐贈的理由。當慈善被公權力綁架,捐贈便已不再是人性偉大的體現,隻剩下服從強權的無奈。

很多強制捐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發起者們卻無視這樣一個基本事實:捐贈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實意願表達,體現著人性中無私和互助的精神,是否捐贈、捐贈多少都應該由捐贈者自己決定。強制捐贈將這種自願行為變成瞭“迫於行善”,不僅會降低民眾對慈善的熱情,而且還可能對捐贈者造成經濟負擔。

更嚴重的是,某些強制捐贈從一開始便制定瞭任務金額,並通過攤派和層層分解,將捐贈數額細化到人頭。這樣一來,本應該體現愛心的無私行為被異化成瞭某些領導幹部撈取政治資本的盛宴。表面上是自願行為,實則是明火執仗的打傢劫舍。尤其是當捐贈結果和款項的流向不透明時,“是捐贈還是斂財”的疑問便會持續地啃噬民眾對於慈善的信心。

中國的慈善,再也“傷不起”瞭。近年來某些不爭氣的慈善機構被曝出的醜聞,讓慈善在人們心中蒙上瞭污名,任何違背人性規律的行為都會加速這一情況的惡化。隻有尊重人們的自由意志,才能讓捐贈真正地成為自發、自願的無私行為,而這也才是維系慈善事業的應有之道。(人民日報)


台長: jiehun
人氣(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