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02 09:12:01| 人氣5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讓老師成課堂一分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通識教育科的學習,覑重帶動學生思考,除基本概念的介紹外,老師講授式的課堂,應盡量減少。然而,怎樣令學生在思考及討論時緊扣主題,老師的角色遂變得很重要。

在「通識行」裏,已幾乎認定了老師就是課堂的「促進者」,帶領學生就特定的議題進行討論、反思;亦有說老師須避免「灌輸」單一概念,以免學生受到影響而窒礙了思考空間。

這些都是合理的。然而,我們亦應該知道,通識科以「探究式學習」為重心,所接觸的議題既沒有特定答案,亦容許立場各異的討論,目的是希望學生在表達觀點的同時,亦學會尊重異見。

究竟老師應否向學生申明自己對某議題的立場呢?筆者認為,老師大可不必掩飾自己的看法,反而應該把自己視為課堂的一分子,在學生之間表達立場,最理想的是可藉此引起更大的討論,甚至是辯論。不過,老師在處理問題時,應保持警覺,亦要懷有隨時接受學生挑戰的心,這對於學生的學習,是有裨益的。

與其說老師在通識課裏是一位「促進者」,不如把角色變成「參與者」,則教學相長就可體現在課堂裏,令學與教更有樂趣。

(本文於2006年10月10日刊於明報F10版)

台長: 子路
人氣(5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致中大校長函:有關《中大學生報》風波
此分類上一篇:稚子何辜?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