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01 17:27:41| 人氣1,0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古運河運鹽業航道導覽2006/06/0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府城鹽業文化資產巡禮近百位民眾乘坐竹筏重尋日治時期古運河運鹽航道。(記者張明蘭攝)



記者張明蘭/南市報導
 近百名民眾在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和鹽光文化基金會帶領下,三日搭乘竹筏重尋日治時期古運河運鹽航道,串起府城鹽業文化資產的歷史。運鹽航道玄武岩築堤的遺跡清晰可見,惟隨著地底淤積水位變低,除非滿潮才可航行,多數時間這條老航道已淪為漁民定置網捕魚的根據地。
 昨日的氣候不穩,不時有大雨滂沱,仍難抵民眾參加「府城鹽業文化資產巡禮」的熱情,上午先在主辦單位導覽解說下,探訪位於鹽埕的日治時期鹽工宿舍、出張所、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安平分室、已故台鹽總經理朱玖瑩故居等建築,深度走訪安平鹽業文化歷史遺跡。下午則集合四草大橋下渡船頭,搭乘竹筏遊賞台江內海生態。
 和過去不同的是,這次活動重點以探訪府城鹽業文化資產為主,因此,行程特別安排台江內海的航行路線,走逐漸被遺忘的日治時期開闢的古運河運鹽航道,讓參加民眾體驗當時台灣鹽業盛極一時的景象。
 古運河運鹽航道從現今的德記洋行後方鹽水溪畔小碼頭,一直綿延到安南區的安順出張所暨南寮鹽村,全程航行時間約一個小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表示,這段水路是日治時期四草乃至南寮鹽村居民到安平唯一的通路,可見當年船影穿流的繁榮景象。
 惟隨著鹽水溪、嘉南大圳水路匯集台江內海以及地理環境變遷,運鹽古航道的水位比鹽水溪和嘉南大圳的水位低,加上地底淤積,現在已經少有人航行,甚至必須等到滿潮水位才不會有擱淺的危機。
 這幾天連續大雨加上漲潮,讓古運河運鹽水道滿水位,鹽業文化資產巡禮活動抓住時機,才有機會讓民眾重尋被遺忘的古運河運鹽航道面貌。
 古運河運鹽航道兩旁堤岸,部分以玄武岩堆疊的遺跡清晰可見,讓參訪民眾驚喜,航道上則到處可見漁民們定置的捕角網等器具,正在作業的漁民表示,航道魚群豐富又少有干擾,是當地漁民熱門的捕魚據點。 
 活動的最後一站為七股台灣鹽業博物館,在博物館人員解說導引下,從安平到七股,一路串起府城鹽業發展史,讓每位學員留下深刻印象,古運河運鹽航道史跡探勘,更讓民眾驚覺珍貴豐富的鹽業文化資產,主動想加入文化資產護行列。
 
2006/06/03 19:13
《鹽業文化巡禮》

6月3日昔日載鹽運河之旅
首度開放 搭竹筏到安順 參觀鹽博館 體驗傳統捕魚方式 喝鹽咖啡
聯合報記者林建農/台南報導


台南市安平區許多和鹽有關古蹟或老建築,鹽光文教基金會和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合辦鹽業文化巡禮,6月3日首度開放體驗昔日載鹽運河,號召大家共同來守護消逝的產業文化。
鹽光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亞孫說,安平和台灣鹽業發展關係密切,台灣鹽業博物館設在七股鹽山旁,台鹽總公司和前身鹽務總局都在台南市,他們希望把和鹽有關的地段串連起來。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范勝雄表示,台灣製鹽從明鄭陳永華展開,位於南區原鹽埕出張所,建築尚保有當年外觀。古蹟德記洋行後來是產銷功能兼具的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出張所,倉庫整建成安平樹屋,百年榕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景觀特殊,另一側是曾任鹽務總局長17年的書法名家朱玖瑩故居,附近還有因鹽致富的王雞屎洋樓,安平可說是台灣鹽鄉。

范勝雄表示,安平樹屋後有載鹽運河通安順,河道歷史比台南運河還早3年,6月3日探訪鹽埕出張所和宿舍,到安平踏勘「鹽鄉」遺跡,將搭馬達竹筏到安順,這是首度公開行程,然後參觀鹽業博物館,體驗漁民傳統捕魚方式。

台灣鹽博物館靠近鹽山,並有口味獨特鹽咖啡,當天僅有80個名額,含導覽、車資、船資、門票、保險、午餐每人400元,報名電話(06)2206799。




【2006-05-23/聯合報/C3版/雲嘉南生活圈】

台長: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
人氣(1,0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協會2006年相關活動 |
此分類下一篇:台南運河橋梁建築設計展
此分類上一篇: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的志工自製香包義賣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