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震震(31)
1.喜悅是內心的證得,快樂是大道實踐的感應信孚
2.中虛,溫故都能出新
3.溫情關懷,此社會才值得感念
4.仁善關懷就不會無情與破壞,社會世界便不會紛爭不斷
5.私心侷限,反省內觀變遲鈍了
6.安閑靜觀,能感萬物,生命燦爛,仁善升起,尊敬生起
7.敞心,才能感受外在,感受群體,
感受生命之美
8.無內含,外在社會顯現就是亂
9.一位有心的君子,一言一行都要謹慎都要提起,否則自以滿足,沉淪快速
10.每人按照自己創造了這個社會世界,好的內在醞釀好天下
11.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父親在世,觀察父親的精神志向. 父
親過世,觀察父親的遺行事跡,三年觀政沒有改變父親執政的方式,完全明白先王的德政與劣政,這才能說是孝子
.
12.大師是超越自己的虛榮與野心
13.私心重,感受理解智慧能力就差
14.中虛,
無礙,全感生命,都是清新,生趣,開創
15.每個人社會國家都由無數藩籬鞏固起來,也因此缺少大道生命
16.學一種有條理專業技術最厲害,
但能和同自己和同整體和同天下嗎?
17.當下覺知的自己,天然的文化,實踐的合宜
18.知識或科技專業都必須經由當下覺中之心和天然文化來領導,才能安全的開展
19.身體可以自動調整很好,只要我們作息正常,飲食平衡無汙染,心情平和.欲望雜念不多,不勞累積蓄,陽光空氣水走路運動(滾動)...
20.你的品德上进不如别人积极”,那么别人又会拒绝你的……///那当然,但师者德者不弃上进之人
21.不结交品德上进不如自己积极之人
/// 若不如此如何日新?这是要求自己,也是要求精进之人
22.進步在當下,認知內心在現在,
23.心如槁木,只有借助外在令人厭倦無聊的感官刺激
24.保持好狀態勿干擾讓身體自由運作調整,往外也是不干擾先空虛覺知,再言行
25.德者师者能弃上进之人吗?
26.私心貪婪腐化,無快樂無清新無開創
27.充滿競爭憤怒敵意的社會,要用中心,及聖人仁善文化來化解
28.敞心中觀,聖人經典大師教訓,我們的心仍然自由,不因此而封閉在崇拜裏
29.無關懷仁善,心中只是冷漠無情孤寂悲哀恐懼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