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8-09 21:14:23| 人氣2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Charles-Valentin Alkan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談到十九世紀的鋼琴音樂,無不令人聯想到創造了許多新曲式的蕭邦,與擁有一雙巨掌,技巧超絕的李斯特;他們大量經典的鋼琴作品,夠我們細細品嘗一輩子了。然而如要在這個鋼琴音樂的輝煌時代,挖掘更多的音樂瑰寶,與上述二位大師年紀相仿的阿爾堪(Charles-Valentin Alkan,一八一三-八八)應該不會讓入寶山的你我失望。


一八一三年出生於巴黎音樂世家的阿爾堪和他的四位兄弟一樣依父親Alkan Morhange的名字為其姓氏,以神童之姿崛起於樂壇,六歲即進入在十九世紀培育出無數優秀音樂家及作曲家的巴黎音樂院,學習鋼琴與管風琴。十二歲那年舉行第一場個人獨奏會,演出包括自己所創作的作品,從此以演奏家的身份活躍於上流社交圈。阿爾堪精湛的演奏技巧深受同時代作曲家蕭邦與李斯特等人欣賞,彼此間並保持著深厚的友誼。


一八三八年,阿爾堪與蕭邦的一場聯合演奏會,獲得了極高的評價,當時人們並認為聲譽如日中天的他,其實力足以和以超技著稱的李斯特與泰爾貝格(Sigismond Thalberg,一八一二-九七)匹敵,似乎另一位樂壇巨人就要誕生了;然而在發散幾年的光芒之後,不到三十歲的阿爾堪竟急流勇退,從此鮮少在公開場合出現,過著隱遁的生活,當他再次以演奏家的身份登台,已是六十歲高齡了。


除了少部分管風琴以及足鍵鋼琴(Pedal piano)作品之外,阿爾堪的創作以鋼琴曲為大宗,他的作品經常融入許多創新的題材與構思,並多需要高度的演奏技巧,因而被許多鋼琴家視為挑戰。從阿爾堪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三十三的「四個年代」大奏鳴曲(Grande Sonate "Les Quatre Ages"),即可見這位鋼琴鬼才獨到的樂思。這首作品逐一放慢速度的四個樂章,分別象徵人生的二十、三十、四十與五十歲的四個十年期。以狂飆的上行音階展開,象徵二十歲年代的詼諧曲(Scherzo),展現年輕生命的燦爛。代表三十歲年代,附有「如浮士德」(Quasi-Faust)標題的快板,是全曲的重心,交織著三個不同調性,分別代表浮士德、魔鬼與瑪格麗特的主題,在人生的頂峰天人交戰著,善惡對決後光明勝出。阿爾堪三十五歲時創作此曲,這段精彩的樂章,是否亦反映他當時的心境?勝利之後是平和的行板,標註「幸福家庭」的第三樂章;緊隨著以不安情緒展開最緩板的第四樂章「普羅米修斯的鍊鎖」,象徵人生的晚期陷入歲月的桎梏之中,無奈的妥協與嘆息。


「阿爾堪已經去世了。大多數的人必定會問:誰是阿爾堪?」一八八八的法國媒體,如此地刊登這位音樂家的訃告。


對照阿爾堪晚年十分落寞與孤寂的生活,這首「四個年代」大奏鳴曲竟有如作曲家對自己的音樂預言,曾經在鍵盤上散發出光與熱的阿爾堪,在未過世之前就被人們所遺忘了,他所創作的精彩的作品,亦長時間乏人問津;直到二十世紀的六○年代,在Raymond Lewenthal與Ronald Smith等鋼琴家的發掘下,才再次活化了阿爾堪的樂魂。


加拿大籍鋼琴家漢梅林(M. Hamelin)十幾年來所詮釋的幾張阿爾堪鋼琴作品,與精彩的現場演奏會錄音,十足地讓現代人感染了這位十九世紀鋼琴奇人的熱力,亦是極佳的詮釋。

==轉自「新台灣周刊」==

台長: 小益
人氣(2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