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5-06 21:51:06| 人氣1,0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環境保護重於經濟發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論點/定義
作者:王渝禎

環境保育之工作,於二十一世紀來說實為重要,人類能有現今富裕優渥的生活,全都得感謝自然之賜,但對給予我們寬容和生命的大自然,我們卻對他做了什麼?

環境是人類所賴以生存的空間,而環境保護便是保護地表上有益於人類及其他生物賴以生活、生存的空間、資源及其他相關事物。目的在改善人類的生活條件,使其適於人類的生存。

環境保護的目的在於使人類有更好的生活空間,並繁衍續命。我深信經濟為人類所帶來的益處,也肯定經濟為人類帶來的貢獻,但為了維護這個我們賴以維生的世界,我同意在適當的經濟開發之下,保持自然之完好面目,使動物不致滅亡、人類得以生存;為了人類唯一的生存空間,倘若經濟與環保相衝突,也應以環保為重。

(原講稿部分內容,來源:網路資源加以整理)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大抵來說,是由農業、工業,進步到第三級的商業活動,而在第二階層的工業活動方面,由於工業化,造成都市化;都市化使得大量人口聚集,形成大型都市,但隨之而來的,卻包含污染和公害。

對於這三級產業來說,其中以工業最有爭議性;工業活動雖然是開發中不可避免的一個過程,但卻也為地球帶來很多的污染,因此,針對其危害,應作詳細整理並思考。

貳●正文

一、 空氣污染

01.概述

工業製程中逸散或排放的氣狀污染物,若未妥善控制及處理,除了造成廠內工作環境空氣品質惡化,影響勞工健康外,排放至廠外的氣體污染物則會造成地區大氣品質下降,導致環境污染損害,使得民眾醫療費用提高、衣物清洗費用增加,農作減產以及建築物維護費上升和房價滑落等。
近年來,全球環境問題中的臭氧破壞、酸雨、溫室效應等問題,亦被公認是空氣污染導致。

02.實例報導:廢氣引發溫室效應又添確證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最新一期「科學」期刊報導,美國航太總署 (NASA)主持的一項研究,發現地球從大氣層被吸收的熱多,吐回太空的少,這種「熱失衡」造成地球氣溫上升。報導說,這是人為大氣汙染是溫室效應禍首的「確證」。

NASA的戈達德太空研究所配合美國聯邦能源部,從西元兩千年起,運用一千八百多具潛水機器人在全球各處海洋定期探測,深者潛入海底一公里測量溫度,搭配電腦模型及衛星的海平面上升測量,證實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廢氣是溫室效應禍首。戈達德研究所所長韓森說,關於這些人為廢氣的禍首角色,「現在不可能再有人持疑了」。

二、 水污染

01.概述

水污染大多是由於工業製程中廢水排放,引入河川、窪地,進而影響到土地以及水質。水污染對環境之危害,除了降低河川休憩功能、水質、生態以及景觀外,對人類活動也產生許多影響;在民生自來水方面,水污染使得淨水的加藥費用增加,供水品質下降;對農業之影響,則包括農作物枯萎或減產、土質惡劣、毒物累積及水利設施受損等。

02.實例報導:

【大紀元二月十七日報導】(據明報新聞網報導)

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發表報告說,越來越多的化學垃圾正嚴重威脅北冰洋地區的土著居民和極地動物的健康。

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的報告警告說,北極熊的免疫和生殖系統已經受到了污染物的損害,而海豹、鯨和魚類也未能倖免。當地的土著居民以捕食動物為生,因此北冰洋化學垃圾污染對他們構成了真實的威脅。

組織認為,被禁止使用的劇毒農藥以及傢具、信息產品上使用的阻燃材料是主要污染源。這些化學製品隨著氣流或洋流進入北冰洋,然後附著在冰塊上,逐漸向外釋放,有時甚至持續若干年。

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強調,極地動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環境而異常脆弱,北冰洋被污染的後果在某些地區已經顯現,國際社會有責任加強對化學垃圾的管理,以減少對北冰洋生態環境的破壞。

三、 固體廢棄物污染

01.概述

依據環保署推估統計,台灣地區事業廢棄物每年約一千五百萬公噸,其中有關工業所產生的廢棄物量約一千兩百萬公噸,而其中,有害的廢棄物估計約為六十五萬公噸。由於大部分工廠未有完善之處理設施,而大多廢棄物代處理業之處理容量也不符合業者需求,加以處理缺失,因此事業廢棄物常被任意棄置河川、谷地、荒地,甚至是公路旁,不但有礙觀瞻、造成髒亂,且其中有害的廢棄物更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及空氣污染等…,對環境和人體均有潛在之危險性。

02.實例報導

【中廣新聞網 2005/04/13】(蔡宜璋報導)

因為東山鄉設置掩埋場而飽受污染威脅的烏山頭水庫,集水區內最近又發現遭不肖廠商傾倒大型廢棄物,為了避免垃圾污染水源,管理單位除了雇工清除之外,也將在路旁設置高架鋼網,讓業者無法再偷倒垃圾。

台南縣六甲鄉觀光道路旁的一處山谷中,最近發現遭人傾倒滿坑滿谷的家具等大型廢棄物,由於垃圾堆積的地點屬於烏山頭水庫集水區,萬一大雨一來,很可能被沖進水庫,造成污染與庫底的淤積。

四、 噪音污染

01.概述

由於民眾環保意識提高,對於安寧生活環境的要求日益殷切,因此對於噪音的陳情案亦日益增加。噪音對人體之影響包括:妨害聽覺、精神以及情緒。

02.實例報導

【大紀元5月14日訊】(摘自中央社)

奇美醫學中心今天表示,長期暴露在高噪音的環境下,不只聽力受損,還容易引發頭痛、高血壓及疲勞、易怒的情緒反應。
奇美醫學中心指出,噪音造成聽力受損,可分為傳音性聽力受損及感音性聽力受損;傳音性聽力受損是外傷或疾病所致,感音性聽力受損是長期暴露在噪音環境下,使毛細胞損傷,聽力永遠無法恢復。
奇美醫學中心說,噪音引起的健康效應,緩慢且不易發覺,一旦發覺,情況多已嚴重且無法恢復。
奇美醫學中心表示,政府正展開聽力保護計畫,希望保護長期暴露在噪音環境下的勞工,免受聽力喪失的損害。

正如前文所說,環境保護之目的便是要使人類的生活更好,沒有了環境與世界,人類也無法立足,更不用討論所謂的經濟開發了。

台長: 王老大
人氣(1,06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