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12 18:52:00| 人氣31| 回應2 | 下一篇

在木魚鎮遇見的5種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木魚鎮災區,我看到了急救隊伍、義工、年老村民年輕村民及小孩們,五種不同的人,在這彷如人間地獄的環境里,他們和生命對話、和命運對抗。災難的發生告訴他們生命的重要,災難的發生也同時告訴大家生存的價值。

木魚鎮人口三千多人,由於在偏遠山區,缺乏工作機會,生活條件也比較差,鎮裡的年輕人大多數都到城市去賺錢,留下了老人與小孩,惟把錢賺回來的年輕人都懂得回饋父母,這裡的住家從木屋到樓房,冷氣、冰箱及房車都不缺。一場地震把家園毀了,卻沒有毀掉親子之情,沒有毀棄人類的慈悲心。


------------------------------------------------------

 


老村民
讓家人溫飽是唯一的堅持

 

進入青川縣木魚鎮災區,第一個見到的人是一位77歲的老伯,他當時在用木棍打著碗豆粒,一粒粒的打出來以後,就可以磨成粉制成食物,讓一家數口得以充饑,讓存活下來的人可以繼續團圓,他同樣的在此災難中失去兩位僅幾歲的孫子。我站在一旁聽他細述孫子在地震發生時罹難的經過,曾很努力的觀察他的臉部表情,但除了能在眼角看到泛起的淚光外,他那張充滿皺紋的臉,是難過的、是無奈的或者是憤怒的呢?真是無從得到解答,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目前只希望存活下來的家人能過溫飽的生活。

問他政府有給予援助嗎?你們打算如何重建家園?但他卻沒有回答,只是繼績打著豆子,我想未來並不屬於他,對他而言也不重要了,能夠讓自己溫飽、能夠讓家人溫飽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目前唯一可以做的事。


**未來寫在老伯的臉上,他那張充滿皺紋的臉,是難過無奈還是憤怒呢?真是無從得到解答。


-------------------------------------


回鄉人
留守家園,從此不走了

馬來西亞佛光協會與台灣佛光山醫療隊一行40人在鎮裡覓得一個空曠地方後,打算在此地紮營,這時,湧出了許多災民在圍觀著我們,在這些年輕的目光裡,有數個衣著光鮮的小姐,其中一個頸項還戴著金鍊,皮膚白皙,口唇紅潤,他是從北京回來的韓小姐(23歲), 從事酒店管理。聽到家鄉地震,體貼的老板馬上買了飛機票讓她趕回來。雖然她一家平安,但目睹到昔日已建了三層、四層高的安樂窩,如今只剩殘恒敗瓦,鄰居友人在災難中的不幸,她已決定不再回到城裡,而選擇與父母繼續留守家園。

對於我們的到來她感到欣慰並寄予厚望,她認為,連馬來西亞、台灣與香港的同胞都千里迢迢的到來協助他們,她相信重建家園指日可待,苦日子只是暫時性,她對中國政府有信心。

她與同樣是城裡返鄉的年輕人每天早上就到來協助佛光醫療隊,扶著年老的村民為他們向醫師解說病情,到了晚上,他們就拿著自家煮的稀飯或面到來慰勞義工們,對於家鄉他們有著濃濃的鄉情,就算城裡再繁華,對他們來說也只是個賺錢的地方而已。

目前與妹妹及父母留守家鄉的韓小姐雖然是最有條件可帶著家人逃往城裡的人,但她覺得城市並不適合父母居住,說起話來已沒有四川音的她堅持辭掉北京的工作,重返家鄉與家人團聚,她說,我只離開幾個月,家鄉一切都變了,我不想再離開這裡了。

 

***韓小姐已決定不再回京城,而選擇與父母繼續留守家園。


------------------------------------------------------------


小孩
此刻他們不需要糖果

小孩是最天真及純真的一群,在浩劫發生後,許多城市裡有親友的都把小孩送出去,以免一旦發生瘟疫,小孩是最容易遭殃的一群。不過,還是有一部份在附近城鎮無親無故的,他們唯有把小孩留在災區。

到佛光醫療隊看病的一位老婆婆正牽著一位小女孩到來,當婆婆看病時,她就乖乖的坐在一旁等待,我給他糖果吃她搖頭,我和她說話她也搖頭,當我正懷疑她是不是恐懼我時,我再拿了一包牛奶給她喝,她立即接受,拆掉吸管繼續乖乖的坐在木頭上等奶奶看病。足見在此時此刻連小孩也知道糖果不是實際的物資,他們現在需要的是溫飽。

 

****小女孩:我不要糖糖……

 

-----------------------------------------------------------------------


佛光救援隊
我們首要任務是救活人

在我印象中,在災難發生時,鏡頭所攝都是緊急救援隊抬出一具具屍體,但佛光協會救援隊的隊長常說一句話:“你們要記得我們首要任務是要救活人,而不是屍體”。對啊!我們常錯誤的以為救援隊都是在找屍體的,其實他們要任務是救活人。

加入大馬消防及緊急救援隊已13年的林沁慧這次協助佛光協會救援隊前來,他也是此隊伍中唯一的女生,她擁有絕對服從命令及遇事冷靜的性格,在木魚中學搜尋行動中,她首先在有碎屍的地方發現到有大蒼蠅,便跟著蒼蠅出沒的地方嗅到陣陣屍臭味,大家便趕緊把石頭搬走,結果在該處搜得一具斷肢。


從不放棄的信念

她告訴我說救援的黃金時間是72小時,之後,救出活人的機會就很渺茫了,但這不代表救援隊的工作就不重要,因為災場若不清理干淨,腐屍很容易造成瘟疫的發生,另一點更重要的是,沒有見到屍體,許多死者家屬依然無法接受親人已死去的事實。

所以,在救援隊抵達木魚中學時,許多母親彷如見到救星般,都紛紛前來向她哭訴孩子就埋在廢墟中,要她幫忙尋找,林沁慧也一一的安撫了他們,只是到最後她只能向她們抱歉,救援隊搜出的二具碎屍根本都無法確定死者是誰?彷彿已見慣此場景的林沁慧說,雖然知道機會渺茫但他們還是不會放棄的,因為如果連救援隊也放棄,試問有誰還能幫他們。

救人也要保護自己

記得在成都發生地震預報時,救援隊以最快動作從五樓沖下來,一直在街頭睡到天亮也不願回酒店,他們說警報未解除他們都不會回去,當時我很不解的說,“身為救援隊為什麼最怕死的是你們”。

林沁慧告訴我說,救援隊另一首要任務就是保護自己,如果自己都保護不了自己,在災難來臨時,試問你如何能救人,數以萬計的人民都把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我們怎能讓自己有事呢?我終了解到這是生存的價值,自己的生存是為了拯救更多的人。


**1.佛光救援隊與村裡小孩的合照。

**2.救援隊:雖然知道機會渺茫,但我們不會放棄。


***3.保護自己:睡在街頭也不願回酒店。

-----------------------------------------------------------------------


醫護義工
為了災民,你們辛苦了


我們一行40人的救援隊,除了14名大馬人外,其他有來自香港及台灣的義工,他們大多數是醫護人員或心理輔導的義工,其中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的會長陳嘉隆卻兩者都不是,但他卻幫我們解決了許多大小問題。

去傳稿沒有交通、醫療帳蓬沒有燈光及中午晚餐的食物來源等,都是找他處理,頭髮微禿的他總是一臉笑容,凡事都說沒問題,果然不稍幾分鐘就安排好了。

除了在行為上是一等義工,陳會長在言語上也是一等的義工,見到我們時他總是一句“辛苦了”,我想,其實最辛苦是他,我們都是分工合作,醫療負責醫人,輔導負責勸人,記者負責訪人,而他呢,卻要負責我們這39人,確保我們工作時不會面對阻礙,一切的救援行動能順利進行。這位義工中的義工,同樣的讓我看到了他在災難中發揮的生命價值。

 

 

台長:
人氣(31)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