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30 14:30:10| 人氣1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高雄燙髮、剪髮iven-hair自然風髮系』冷燙的原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冷式燙髮(冷捲)-冷燙的由來

據說埃及是最早應用燙髮的民族,他們將頭髮捲緊在樹籐上,再用泥漿塗蓋,讓日光晒乾後而得到波浪狀的髮型。西元1905年,查理、拿斯特發明了熱式燙髮機俗稱電導線燙髮,以電器的熱力為主,使頭髮捲曲。西元1932年,一種不須使用電導線或機器的燙髮方式出現,其熱源來自一種用水潤濕過的化學礦石,其藥包主要成份:生石灰、電石二種礦石,一經觸水即於瞬間產生高溫俗稱熱燙,熱燙是以高溫120度C之高溫破壞毛髮角質及二硫化鍵,達到捲髮之效果,但其最大的缺點是操作過程鹼性過強,又有高熱的危險性,所以被之後的冷燙取代了。

西元1934年人斯比基曼氏以毛髮及羊毛作實驗:

1. 發現硫代甘醇酸的鹼性溶液可還原角質的二硫化鍵,稱為還原劑,又稱第一劑。

2. 可使頭髮發生酸化作用,讓二硫化鍵再度結合。

3. 使頭髮達到捲曲的效果,稱為冷燙。



西元1938年之間,冷燙首先在美國加州被採用。

西元1940年之後,冷燙才逐漸普及。

西元1950年我國開始試用,到1970年才普遍使用至今。

西元1970日本引進使用冷燙藥劑,於西元1975年正式出品上市,沿用至今



冷式燙髮(冷捲)-燙髮的原理

頭髮主成分中角質的多胜鏈(polypeptide chain)有許多側鏈鍵結相互連接,使毛髮呈現網狀的結構。

在種種側鏈結中,與燙髮關係最為密切的,應屬強度最大的雙硫鍵(S-S鏈)。雙硫鍵可被還原劑打斷形成胱胺酸(cyctein),再經氧化劑的作用而形成新的雙硫鍵。

燙髮就是藉助這種還原、氧化交替的過程使毛髮鬈曲。



燙髮化學反應機轉:

過程:軟化----->成型----->固定



1.軟化:是利用冷燙藥水之第一劑,將皮質層之二硫化鍵切斷,並且使頭髮膨脹軟化而失去彈性,此過程稱之為氧化(還原劑)作用,其藥水成份通常使用乙硫醇酸(thioglycolic acid)為主要成份,另一種則是以胱胺酸(cyctein)為主成份。

 

2.成型:第一劑藥水放置在頭髮上約10-20分鐘,但可視各廠牌或個人的頭髮性質得以延長或縮短,其次是捲子的大、小也會影響波浪的鬈曲度。

 

當捲度達到所需之捲曲度後,即可沖水將停留在頭髮上之第一劑完全沖淨,軟化作用即告停止。

 

3.固定: 冷燙的固定作用是靠第二劑來完成,在髮捲上塗抹第二劑讓二硫化鍵重新在新的位置上重新結合,使頭髮恢復彈性與活力。

 

第二劑固定時間約為10-15分鐘,藥水可分二次使用,以讓頭髮能充分吸收,如為長髮可將時間延長為20分鐘。

本文轉載 教育部

台長: iven
人氣(1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流行時尚(美容彩妝、保養、造型、塑身、流行情報)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