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21 19:02:37| 人氣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裁員風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每天打開報紙,企業合併裁員的新聞不斷,「地雷」科技公司一家接一家引爆,每個上班族內心的恐懼與日劇增,很多人心中不時都會想:我會是下一個嗎?

*我會被裁員嗎?*
當你早上進入公司,發現昨天還坐在旁邊的同事,今天突然消失了,你會開始自問:「我會是下一個嗎?今天會是我最後一天在這家公司工作嗎?」年資的多寡不再是工作權的保障,企業只會現實的計算績效,假如你還癡心的認為企業應該照顧你一輩子,而毫無危機意識,那你被裁員的風險度,將會頗高而不自知。

假如你的工作並非企業的核心業務,你也沒有其他人沒有的特殊專長,那麼你就要評估目前的工作是否有機會被委外,即外包。當外包業務公司喊出「任何工作流程,皆可委外承辦時」,你應該審視自己的競爭力在那裡?你和別人有什麼不同?自己在企業內是屬那一等級的人才?你在就業市場上的價值為何?未來的產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以及你現在任職的公司,未來企業的營運策略為何?然後,你再誠實的問自己「我會被裁員嗎?」答案可能就呼之欲出了。

*裁員是職場新趨勢嗎?*
當資本家在全球尋找更低廉的人力,昨天在台北還有的職缺,明天可能已經轉移到中國或印度。幾年前,當大家在討論「優退」這個議題時,對象大部份是三、四年級生,而今天「提早退休」的野火已經延續到五、六年級生的身上。

現在的市場不斷改變,消費者口味和習慣都一日數變,新科技和新產品出現的周期越來越短,導致企業型態也要快速轉變,才能適應這個環境;為了讓企業體可以快速移動,調整,虛擬管理的時代已經來臨。企業的生產管理流程與效率早已緊密結合並且息息相關,企業將非核心業務委外管理或外包,已經變成一個「常態」,而非「特案」,這股難以抗衡的潮流,不只會改變職場生態,工作流程,明顯而立即的影響就是有人必須離開現有的職位,「被裁員」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以後,我們將不再視「裁員」是重大轉變,也不相信,有什麼職務會是十年不變的,這個改變將會是未來唯一「不變」的職場趨勢。

*為什麼要裁員?*
當企業發生組織調整或是併購後,要處理的第一個人事問題,就是「裁員」,當企業高喊「企業文化再造」、「單一化團隊管理」、「利潤中心制」、或「企業內部創業」等口號,幕後所隱藏的人事問題,可能都是只有一個,那就是透過適當的「裁員」可以降低人事成本,進而達到業績成效的目標。

當企業面臨錯誤的營運目標或市場策略失敗,導致人力資源的錯估,緊急止血的解決方案也可能是「裁員」。因為人員薪資的支出最容易在每月的損益表上呈現出差異;當勞動成本變成企業生存競爭的唯一考量,當企業合併後,職位功能嚴重重疊,人力刪減也將會是優先的選擇。

*裁員和勞退新制*
有什麼關聯?2005年7月1日起,勞退新制的實施,會直接對中小企業造成人力成本增加,儘管是幾個百分點的差異,但在薄利的時代,從原本的2%到6%,一下子漲了三倍,尤其是以勞動薪資佔成本很高比例的服務業,又要配合未來5年補齊的法規,企業的對應政策,最容易也合法的,就是降低員工的薪資,或是在薪資成本的結構裡面動手腳,把「薪資」這個項目的數字減少。

更大的工程,公司甚至可能會重新改造組織,重新盤點人力,讓組織朝更精簡的方向走,如果算來算去,現有的勞動成本無法降低,那麼企業就會做「裁員」的決定,所以如果說裁員是推動「勞退新制」的隱形副產品,其實並不為過。

*那些產業會面臨裁員*
從時間點來看,2000年的網路泡沫化開始,許多科技公司的發展遇到了重大的瓶頸,到2001年是裁員風波最頻繁的一年,報紙翻開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竹科及大型傳統產業裁員的消息,經濟不景氣、產業外移、企業面臨轉型瓶頸等等都是企業必須裁員的原因,很多著名企業如台糖、中油等傳統產業都幾乎裁員了20%到30%比例的員工。

去年,許多傳統產業已經陸續轉型完成,企業營運狀況步上軌道,進入體質良好的傳統產業也成為求職者的理想選擇之一,不僅福利各方面條件都不錯,能經歷2001年大裁員風潮而存活下來的傳統產業都已經是營運狀況不錯的企業。

2001年大裁員風潮、泡沫經濟從傳統產業被裁員的員工,好的人才很多都移往中國大陸工作,上海就有50萬的台灣員工,如果願意自我改造、重新學習提升自身能力的員工可能就轉到其他公司或其他產業工作,如果是學習有瓶頸或是本身也有一定的年紀,就會被職場淘汰,如果領到的退休金或資遣費也不夠日後日常生活使用,生活也會過得更辛苦些。

最近幾年大公司的人事部門應該常收到五十歲以上求職者的應徵信,即使是高級主管來應徵,企業也很少會考慮。許多公司通常不會考慮用年紀較大的員工,而喜歡用年紀輕的員工,因為年輕員工的起薪比較低;企業在資遣年紀較大的員工之後,會重新應徵年輕的員工來工作,以降低人事成本。

*誰是高危險群*
從公司角度看,可能進行裁員的公司有五大徵兆:
一、虛擬管理。

二、公司營運在市場策略上有很明顯的錯誤時。

三、公司所銷售的商品跟不上流行的腳步。

四、公司業務市佔率下滑。

五、企業即將進行合併。

*評估高危險機會*
如果你評估自己是被裁員的的高危險群,公司也有裁員的跡象了,那麼你該做些什麼事情?

首先,建議您應該先思考,和公司之間還有沒有協調的可能性,例如有沒有可能在別的部門找到適合的工作職務,如果你想要繼續留在這家公司,就可以試著先探聽其他部門是否缺人,降格以求職位較低的工作。或是當你發現有危機時,必須要更努力的工作,以求表現,或是在這段時間利用公司資源自我學習,可以增加自己談判的籌碼。

接著,你應該先看清楚,公司資遣你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是用「不適任」的原因資遣你,你就應該先收集關於自己平時考績的書面資料(這些書面資料平時應該要有習慣保存),查看一下是否每年的考績顯示確實不適任;如果你的老闆最近才幫你打了很好的考績,現在又以不適任的理由資遣你,那麼公司在法律上就站不住腳了。

很多人被公司裁員後,其實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他們一時之間還不願意屈就,不想換產業,不想換公司,不想換部門,不想減薪,也不想多花時間通勤,其實如果第一時間的想法能夠先退而求其次,減少斷炊的風險,再思考重新出發的機會,調整腳步,加強自己的能力後再尋找更好的機會,那麼被裁員資遣的負面影響就會先暫時降低。

摘錄自<裁員潮世代求生術—第一本上班族自保聖經>
出版社:早安財經
作者:吳恩文,李月霞 ■ 撰文/吳恩文

台長: *櫻花罐頭*
人氣(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