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26 18:37:20| 人氣1,0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拉拉—從《寂寞之井》到《愛的自由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個多月前就隨手在圖書館書架上抽下這本書,但是卻擱置了三個禮拜以上,吸引我的是書皮「經典」的保證雖然一方面我害怕它是枯燥的,但終究讀完了。

我看完了《寂寞之井》,想要看別人的感想,在google裡查詢,看到《愛的自由式》在時報出版社的網頁中有書摘,提到這本書,我就到圖書館找出這本書,看完半本,我想,我的感想一定要打出來,否則一定又留下無限悔恨,又是一篇終未能完成的文章。

從《寂寞之井》到《愛的自由式》是女同性戀者近一世紀以來的顯現;多年前我讀過紀大偉編的《酷兒狂歡節》,知道有這麼一種叫做「酷兒」的書寫類型,是這麼濃密而強烈的情感,但所有的印象也僅限於此了。

不能諱言的,我一直存在於一個傳統的異性戀社會下…。噢,不過先讓我回顧一下這兩本書的讀書心得吧!

首先是寂寞之井,讀時看到有感覺的字句,隨手記下,不見得都是很關於性別或性向的:

「她想到她母親一生受到保護,從來不需要面對這可怕的自由。」p.265
雖然能夠想像「自由」也會以負面的比喻出現,但看到這個句子的時候,彷彿覺得自己被狠狠嘲笑了;從前極力爭取這樣的選擇的自由、不受保護的獨立自主時,我換來的生活確實有點辛苦,但我總想說服自己,這是我的選擇,我甘之如飴,雖然同樣的近幾年來我不再逃避的是,這的確是一段辛苦的過程。

「關於自然,我們都是白痴。我們自己定下規則,說那就是自然;我們說它會這樣做、那樣做—白痴!它愛怎麼做就怎麼做,然後對我們嗤之以鼻」p.291
這句話就說得很明白了,面對世界上出現各種改變,總會有人冠上不同的解釋去反對,違反自然恐怕是很厲害且看來理所當然的一種,不過,顯然很可能是可笑的。

「對於那些出自於身體和心智、並在精神中得到迴響的感情,語言的確是太小的容器。」p.306
對於感受敏銳者,總會有如此的感嘆,所有的文人墨客而言,語言雖然難以承載,但也是唯一能傳遞的工具、容器了。

「她們沒有污名需要靠戰爭來沖淡。」p.309
這句話說在主角在戰爭時遇到許多從角落中走出來的、與她一樣的人,可以因為戰爭,各自盡一份心力,而得以忽略日常中無法避免的污名甚至迫害;這句話的感嘆之意,是說異性戀女子們得以生存得如此理所當然…。

《寂寞之井》1920年代出版(中文譯本女書店出版),作者瑞克里芙.霍爾(Radclyffe Hall)半自傳式寫出當時所謂「性別倒置」者的情感,讀時覺得作者所描述的,彷彿停留在青春期的情感,那麼衝突。

在那個時代裡,面對這樣的人,稱之性別倒置,視之為一種精神疾病,小說家在自傳式陳述中,不停想要為自己在這世界上爭得一個合理的、自然的定位。於是愛情永遠在掙扎,情感永遠炙烈,並且總是感到深刻的痛苦,這樣的人,對於情感,更加壓抑,更加濃烈,甚至可以說終其一生都在熱戀,戀情的苦澀甜美,恐怕是苦澀嚐得比較多。

所以我認同,如果承認同性戀婚姻,那麼這些永遠在談戀愛的青少年們,永遠感觸敏銳而無法安定的人們的世界,會有很大的改變。

感情如果永遠在不穩定的動盪中,戀人就會花盡心思討好對方,戀情也會長久維持在熱戀的溫度,直到有一天,誰燒不下去。

另外,寂寞之井的作者,其實給我一種資質中庸的感覺,只因為這種情緒的衝突,讓炙烈的情感在寫作中發酵,但她應該只是一個因為環境很好,受到充分培養的人而已。至於那書中在其青少年時期不斷出現的,要讓自己的腦子也受到充分的訓練之說,為的就是清明的思緒可以條理地對抗這世界不理性的歧視,然而情感之為情感,仍是痛苦非常。

基本上,這是一本故事性很強的「經典」小說,我實在怕透了那種艱澀難讀的經典長篇小說,所以這本小說雖然頁數繁多,但讀來並沒有想像中的辛苦,甚至頗為自在。



我的身邊不是沒有女同性戀的朋友;仔細想想,真的是嗎?如果以非常生活化、能夠在現實世界相處的定義來說,可能是不太符合的,但總之,因為《寂寞之井》我想知道,在認為自己性別倒錯的T之外,那個女性化的角色,是如何自處、如何自我認同的,很慶幸,《愛的自由式》中的田野訪談裡非常條理地解釋了這一點(也就是說,我想有一天,我會很想要知道,男同性戀中的男性化角色,又是如何)。

雖然我一方面也知道,這種壁壘分明的方式其實不是很必要,這都是一些模模糊糊的感覺,只是在《愛的自由式》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從T到婆到所謂「不分」(這個名詞倒是第一次看到),如何大略地從討論中分出一個大概,在女同性戀的圈子裡,透過自我認同、他人認同去歸納出的幾項特質,甚至有關於情慾的描述。

譬如其實關於那種戀愛不分性別的想法,我也是有的,很強烈,但現在的社會,雖然說接受同性戀的程度已經大過於以往,不過仍與傳統的異性戀社會有很大很清楚的分別;抱持著安定而傳統的異性戀想法者,是一股強力的主流,緩慢地被侵蝕,卻又能不時再度壯大,畢竟傳統總是有著安定安全的呵護感,即便必須犧牲掉越來越不可忽視的一大群人。所以,即使似可預見未來世界對於戀愛的性別、甚至對象,將能朝向不再存有歧視、偏見、迫害而真能自由,卻一方面仍遙遙地不可知何年月。

從《愛的自由式》中分外看到女人的情感細緻。愛情這種感覺、情緒的,以很科學生物角度來說,在女性構造裡,是特別容易感到輾轉、纏綿而深刻的,所以交織的情感也就豐富美麗,雖然一定有這麼多的苦痛掙扎在裡面,但畢竟…

愛情的模樣是很簡單,但是被詮釋又表現之後,卻也很複雜了。




附圖已經在新聞台貼過,這次剪下我自己而已;小時候的我多有T的模樣,就是一種不完全的男性,但又很中性帥氣斯文的模樣(有不少真的帥氣的照片),有時候我真會想,如果我的性格真的朝向那個曾經想像、擁抱、親吻女孩的我走去,從小希冀我是男孩的父母、那個傳統異性戀的社會,會不會後悔莫及呢!但在《愛情自由式》眾多關於T的描述中,我的性格裡就是少了那麼些屬於T的霸氣與真正的帥勁,即使長成之後的我,仍對大部分的裙裝非常彆扭,甚至揶揄起自己那些分手的前男友總有不少女性化特質呢,很娘的,哈哈!

真是非常倒錯的啊。

台長: 秤子
人氣(1,08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