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07 15:34:00| 人氣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舊文:神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遭遇信仰 [神曲] A Divina Camedia

導演:梅尼爾·德·奧利維拉
主演:瑪麗亞·梅迪羅斯、路易斯·米歇爾·辛德拉
片長:142分鐘


把神聖的“信仰”和惡俗的“遭遇”放在一起,這種草率的態度大約是會令有信仰的人不爽的。可惜實情如此,碰到[神曲]的過程的確非常突然。它的名字吸引了我––正如在大多數情況下,吸引我的是一張美麗的臉––是的,我如此膚淺,是否又玷污了“信仰”?
葡萄牙大師奧利維拉––感謝上帝,四天之后,我終于記牢了他的名字––給我看一個瘋人院,在那里他導演了一場可愛的木偶劇,名叫[神曲]。如果周圍的人都是瘋子,那個治療他們的醫生一定會被視為異端。這瘋人院很了不起,寬敞的庭院像淺水灣的大宅,綠地、樹木,是一個很講究生活、很有安全感的家園。
[神曲]大概無意識地充當了一個引子,其實最近我已經在頻繁地考慮信仰問題。幸福這樣的東西是意識不到的,因而即使談論幸福也是無意義的。有一句話,我希望說給一個人,可是我不能說,如果我不選擇把它講給烏哥窟的樹洞,也許就必須把它獻給我的信仰。一旦這句話被接受了,大扺就代表著我已經得到最大的恩賜。


瘋人院(或者你不介意我浪漫一些,稱它為“伊甸園”?)的長條桌前坐著教徒、預言家、哲學家,神情莊嚴地叨咕著虛幻的“意義”。那是1991年的一頓午餐,一個陌生女人彈奏著鋼琴,葡萄牙的里斯本,我認識了“第二個但丁”。鋼琴曲是肖邦的,聲音撞擊在牆上,仿佛整棟房子空無一人。
我曾經妄圖將但丁《神曲》中的情節與人物,在電影里一一對位,最終還是因為牽強而放棄。因為首先,我沒有找到一位維吉爾。或者,帶領你的,根本只能是你的信仰和你自己,無法假手于人,期待第三個選擇是一種逃避。
暗紅色封面的《聖經》空無一字,每個人卻能按部就班地上演神聖的戲碼,一句台詞一個步法都不出錯。呼呼的穿堂風卷著高潮結局前因后果,被鋒利的空氣劃破,散落一地。一個好心的孩子笨拙地將它們重新串起,沒發現自己搞錯了順序。瘋人院里的[神曲]就是這樣。
我游離于信仰之外時,靈魂就產生深切的空虛。也許你不明白那是什麼樣的空虛,或者你不曾感受過這樣的空虛,那麼我打個比方,請你運用最強指數的想象力去觸摸:一個被抽去脊柱而沒有立刻死去––就是那種痛。我想你也明白了,所以感覺與理智都是好的武器,在其中搖擺,保持一個完美的節奏和角度,我們最終可以擁有天堂。


人們發現,沒有什麼值得信賴的東西,或者值得信賴的東西太多,于是信仰慢慢沉沒了。我們不能完全依賴一樣精神,就只有祈求未來,相信未來。失戀的人相信,有一天我的愛情會完整;喪子的人相信,也許我可以得到一個女兒;不開心的人相信,我一覺醒來世界充滿歡樂。是的,假如被相信的每一樣皆是美好的,有什麼不好呢?
2004年的第一個季度,只有一部電影獲得了“轟動”的效應,那就是[受難]。大家可以就此相信,信仰的力量。我竊以為,今天看來,耶穌的受難不是那麼值得,但是也許正是我還會去考慮“值得、不值得”,說明了我與堅持他那樣信仰的人的差別。
4月4日寒食節,[大塊頭]獲得了最新一屆金像獎的最佳電影。佛,是另一種信仰。了因暗自忖度:是我救了她,還是她救了我?是耶非耶?


感激冥冥之中的一些力量,讓我在最近頻繁地接觸《聖經》,現在可以把這些過程當做是無意識地惡補吧?
之前並不清楚“善惡”和“永生”有什麼關系,我所知道的是,亞當和夏娃明了善惡之后,就失去了永生。
生死是兩個絕對的概念,善惡卻是相對的。絕對之中不會存在相對的善或惡的概念,善惡的相對性昭示人對絕對真理、生命的喪失。在基督釘十字架挽回了人類之后,我們的盼望就是主借著除去罪進而除去所謂的善,引領我們進入無善惡概念的絕對。
  上帝的律法對應主動的傷害。上帝的救贖對應被動的被傷害。我已經感受到真理與我的距離。
  信仰的感受是飄忽不定的,而信仰本身卻在一種對絕對真理的信心中走向堅定和純粹。


同樣關于信仰,基斯洛夫斯基的[十誡]戴著“生命無常”的帽子,毫不癲狂,娓娓道來。以基督教的觀點來看,基氏滿成功地傳達了“除我之外,你不能有第二個上帝”的精神。上帝會這樣要求,也不能算是無欲無求,甚至可以說是有點小心眼。反過來看,作為信仰,上帝不應該沒有要求信徒純粹信任的權利吧!
當然,我不是教徒,怎樣理解都是望文生義,還可能與原意根本就南轅北轍了。如果我說我有思考的力量,那麼這力量來自理性––插一句––我從來不相信理智比感情的力量大––對信仰的力量不但有理性更有感情的皈依。在上帝是惟一的真神的信仰下面,人力是無法與之抗衡的,理智的力量也無法悖逆。
基氏的[十誡]有一句看起來有些沒頭沒腦的“I am ready”,在這里就成了人因為自己所控制的無機世界的有限,和被“信仰”所控制的有機世界的無限,對比產生的卑微感。
  上帝說:“I am that I am.”
《聖經》告訴我:上帝是世界的源頭,他創造了人,創造了世界,他是絕對的主宰。但是,他沒有創造罪––這似乎有一種邏輯上的矛盾。我還不明白這其中的蹊蹺,不過我知道,作為信仰,最重要的是“愛你信的,信你愛的”。

台長: 霍霍
人氣(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