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11 09:11:09| 人氣1,8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網球知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腳踝傷害的預防和復健



腳踝扭傷和拉傷是網球員生存的詛咒。

             

網球員的腳踝真可憐。它承受了種種的懲罰。網球員在網球場上橫衝直撞地打球,然後在全速之中突然停止,又奔向另外一邊去打球。腳踝有時候會出毛病是不足為奇的。



「網球是腳踝的一大侮辱,」Andrew Feldman說,他是紐約市Saint Vincent’s醫院的運動醫學科主任。「幾乎每一球,你都在全速之下站定你的腳,這樣形成的扭轉就在腳踝發生。而幾秒之後,同樣的過程就會再重複一遍。」



對網球員而言,腳踝受傷幾乎排在運動傷害的第一位。第一個感覺打網球所帶來的衝擊與壓力的關節就是腳踝。一個腳步沒踏好,你可能就要承受腳踝扭傷(rollover)所帶來的劇痛。甚至只要腳踝沒對好─也就是說在腳踏地的時候,腳、腳踝、和膝部沒有對齊─那麼長久下來幾乎一定會造成肌腱炎。



很幸運地,人類的腳踝是一個硬漢。扮演著鉸鏈的角色,腳踝讓腳執行踏地的工作,同時它還扮演著穩固身體其餘部份的角色。就解剖學而言,腳踝是脛骨(tibia)與腓骨(fibula)連結的地方,於是這個地方形成了瘤狀的隆起;這兩塊骨頭是由肌腱與韌帶結合在一起的。在這個關節的底半部就是腳踝骨,它也是被韌帶包裹著。



感覺疼痛



注意,腳踝的主要韌帶中有三條特別容易受傷。當你在追一個球時,稍微一步沒踏好,腳踝關節可能就會被往一個方向推得太遠。「如果那些連結腳踝骨與腳骨的韌帶被拉扯太多的話,就會得到拉傷。而那就是今日最常見的網球傷害,」紐約市的足科醫生Michael J. Brunetti說。



依照韌帶被拉扯的狀況,拉傷可分為三個不同的程度:第一級(痛)、第二級(很痛)、和第三級(極痛)。大部份的拉傷都是傷及腳踝的外部。較不常見但較不容易治療的是關節內部的拉傷,它傷及了三角韌帶。



如果你認為你的腳踝拉傷了,而且脹得像個汽球一樣,務必要請醫生為你照X光並確定它有無破裂。但要小心,即使是小小的扭傷並不意味著就是沒事。Brunetti說:「如果不管它,一次拉傷可能就會使你的腳踝長久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最常被建議的拉傷治療方法就是休息、冰敷、包紮、抬高患部。



但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大部份的人都不瞭解腳踝受傷需要多少的時間才能痊癒,」Feldman說。他建議盡量不要用腳踝並停止打球至少二到四星期(第一級)或一到二個月(第二級)。第三級則要接受類似的治療三至六個月並帶上石膏或固定器,以使撕裂的韌帶能夠「吻」合回來。



太早回到球場的球員經常罹患後腓骨肌腱炎,這是圍繞腳踝內部與外部的肌腱發炎,會帶來很大的疼痛,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它可能會更加惡化。腫漲可能是許多微小的肌腱拉傷,長期的過度訓練,或異常的身體特徵─如扁平足─所造成的結果。再次,休息、冰敷、包紮、與抬高患部,加上不含類固醇的消炎藥如ibuprofen或aspirin,是解除疼痛的好選擇。



另一個網球員常患的腳踝炎就是後腳跟肌腱炎(Achilles tendinitis),後腳跟肌腱由腿後一直向下延伸至腳踝。不好的消息是,因為後腳跟的肌腱並不特別具有彈性,發炎的狀況似乎會隨著時間更加惡化。症狀包括在打球之中或打球之後會疼痛以及腳踝後部長期的腫脹。除了休息、冰敷、包紮、抬高患部以外,後腳跟肌腱炎的患者可以穿鞋跟一英寸高的鞋子來降低對腳踝的壓力。(你可以試試穿皮靴)。



多次後腳跟肌腱炎的細微拉傷可能導致完全的裂傷,這實際上會在肌腱的中央留下一個洞。親身看過這種傷害的Feldman回憶說:「我們是在室外的球場上,然後我聽到了像是槍響的聲音。我的朋友突然倒了下來。我還以為是發生了槍擊案。」大部份的情況,手術是治療肌腱完全撕裂的唯一選擇。



腳踝骨彈出碎粒更少發生,但仍然屬於腳踝傷害的範圍。從嚴重拉傷到打球太多都可能是造成這種傷害的原因,病徵為患部隱隱作痛(醫生移除這種碎粒的手術就像是把鞋子裡頭的小石頭移除一樣)。



預防措施



張德培受過了許多不同的傷,但他的腳踝從來沒有受過傷。有一些人可能說他太幸運了。但張德培把它歸功於使用腳踝束帶。事實上,穿上束帶或貼上膠布可以防止腳踝向內翻,尤其是你以前曾經受傷過。但Brunetti說它的好處也許只能維持20到30分鐘,因為膠布或束帶在打球之中一定會變鬆。



最後,請在打球之前檢查一下你的鞋子。如果你的腳踝很容易發生問題的話,你最好穿中統的鞋子。較具支撐功能的鞋子可以增進前腳的柔軟性以及側面的穩定性並把腳踝扭傷的機率降到最低
資料來源 奇摩知識家



發球失誤

發球的位置雖底線後方,卻沒有在中央標誌與邊線的延長線之間發球。

發球的過程中,腳踩線或越線。

發球中走動改變位置。假使腳動,實際上並沒有變動最初的位置不算失誤。

拋球擊球,沒打到。(揮拍落空)

發出的球碰到裁判或裁判台。

雙打時,發球觸到己方隊友。



重新發球

球觸網或吊帶之後,進入對方球場。若球觸及網架時則為失誤。

球觸網或吊帶,在落地之前觸及接球者的身體或球拍時。

雖已拋球,卻沒揮拍時。

接球者尚未準備妥當,而且已經表示「尚未準備好」時。



比賽中的失分

連續兩次發球失誤時。

用球拍打或碰球一次以上時。

球尚未越過球網,即刻擊回時。

比賽時身體或球拍觸網或網架時。例如雙打時,隊友或自己揮掉球拍觸網。

投球拍打球時。



突破平手計分式

網球比賽時,比數為5-5時延長比賽,預防延長賽之持繼不絕,遂使用突破平手計分方式。當其中一人在5-5之後連勝兩局,則取得這一盤,若各勝一局,使比數形成6-6,則第七局進行如下:

單打:

先取7分為勝者。當比數為6-6時,繼續比賽到有2分的差距。其間的比數以數字表示 得分8-9或10-11 。

發球順序,選手A為第1分發球者,從右側發球。

接下來由選手B發球,先從左側發球,接著從右側發球,作2分的發球(第2分與第3分 )。

第4分的發球又輪到選手A,先從左側,再從右側,作2分的發球。

第6分的發球再輪到選手B,若球發完畢(二者比數相加為6)就換場。

換場之後,選手B作第2分的發球,(換場後的第1個發球),以後則在左、右兩側輪 流作2分的發球。

tie break結束。該局的比數就是7--6,換場再戰。

雙打:

雙打時,適用單打的方法。發球之順序是選手作第1分發球時要在右側,然後對方的發球者在左側和右側2分的發球。接下來由作第1分發球隊伍的另一選手作發球者,由左、右側作2分的發球。接下來在這局或盤結束之前,四位選手依單打的方法輪流,各作2分的發球,當然第6分結束時要換場


1.球拍   如上所言,林林總總五花八門,不僅初入門者無所適從,連有十年以上球齡的球友也有霧裡看花的迷惑。

  由於每個人的體能,年齡各有不同,因此對於球拍的要求也就不同,選擇球拍除了需要考量自己的程度和打球習慣外,球拍的好壞也會影響球場上的表現,更有可能牽涉到運動傷害的層面,所以在自己的預算內選擇適合的拍子便相當重要 。



重量

太重的球拍會使球員在揮拍時動作遲頓,太輕的拍子則不易應付強球,也容易翻拍。一般的經驗:年青力壯適用320~330g,中老年人適用300~320g,小姐太太適用280~300g。



握把尺寸

跟重量一樣,握把的大小也要選擇自己覺得舒適的,太粗的握把容易疲勞,靈敏度降低,不易處理小球、截擊球,而太細的球拍不易抓緊,遇上強球容易鬆動而翻拍。一般的男性球員適用4 3/8,若能力允許,也可用大一點的4 1/2;女性適用4 1/4~4 3/8。

握把是球拍與人體接觸的最重要點,拍子抓不好、不舒適、再好的球拍、再好的球技都無法發揮,所以握把、握把皮是需要留意,時常更換,保持最佳狀態的重鎮 。



拍面的大小

大拍面比較有寬容度,英文稱More Forgiving,也就是偏離中心點擊中球,也可以把球擊出去,可以用「好球區比較大」來形容它。英文把這好球區稱為Sweet Spot,因此有人稱它為「甜點」或「甜區」,它的意思是當球被打在好球區的時候,球的彈力較大,球速較快,不需臂力,打者也很有滿足感。因為球拍的面大,風的阻力也大。甜區加大不易失球,但是缺乏速度,職業球員大部份用中拍面的球拍,原因在於甜區越小,力量越集中,球速就更快。

結論是,大拍面易學,稍微偏離中心也能打到,缺點是缺少速度,控制也較差,適合女性,初學者及年紀大者,大約是110~115平方英吋。小拍面適合中上級及年輕球員,球速快,打點控制好,但是甜區小 。



平衡點

平衡點的中心話題就是「頭重」或「頭輕」的問題,頭重適合長拍,底線抽球的對打;頭輕適合網球截擊,雙手選手常用。

形狀、構造

每一個拍面的形狀,都有它獨特的設計理念,主要的不同就是甜區不同,這可從拍子的簡介或吊牌中看出。至於構造方面,整支球拍會有不同的軟硬度存在,吊牌中也會有顯示,大部份是以號碼來表示,號碼越大,硬度越小,揮拍動作大,力氣大的人,適合硬度較小的拍子。

磅數的高低

一般最常用的磅數是55到60磅之間,職業選手往往都穿到70磅左右。磅數越高,彈性越低,但是揮拍速度快的球員可獲得較好的控球效果,磅數低會產生彈簧床作用而使反彈力增加,相對的,控球性就會減低。

網球線的選擇

網球線的主流是尼龍線,因有不怕潮濕,又耐磨,又能大量生產而價格合理等優點而盛行,但是尼龍線也有缺點,那就是容易因鬆弛而使磅數變化。羊腸價格昂貴,彈性極佳,穩定性好,缺點是怕濕。選線只有兩種選法:耐用、好打。既耐用又好打的線太少,原因是線越粗越耐用,而越細越好打,所以三兩天就會斷線的人最好穿上直徑1.35mm到1.45mm較粗的線,但是粗線的手感並不好;而細線一般在1.20mm到1.30mm之間,對於切球較敏銳,彈力也佳。 硬式球拍與球

  硬式網球拍在早期為木製品,而且是單一木頭雕刻而成。後來改採合板製成但仍然容易損壞變形,需以固定夾固定住,十分不方便,也不能承受過高的拍線張力。其後有金屬製品如白鐵鋁合金、鈦合金等,此種球拍雖然耐用,但重量重且震動多時,常令手臂不舒服。再者為合成纖維拍如石墨纖維、碳纖維、玻璃纖維等,為今日球拍之大宗。更先進的是連金屬纖維都能混入。硬式網拍約重320克左右,但新流行之鈦合金網拍則有低於290克者。

硬式網球拍依拍面大小分為三種︰

小拍面 一般指拍面標示95以下者,如90、85等。

中拍面 一般為拍面標示介於95至110之間的球拍如98、100等。

大拍面 一般指拍面標示大於110者都是。硬式網球的直徑大小為6.4至6.7公分,重57至59克之橡皮球表面上覆蓋鮮黃色毛氈。

軟式球拍與球

  軟式網拍在早期亦為木製品,但那時已有合板技術,拍線張力較低,網拍較不易壞,現今軟式網拍也改採合成纖維。軟式網拍重量約270克上下;軟式網球之直徑大小為6.6公分,重30至31克的白色橡皮球。





2.拍線   建議初學者採用尼龍線,因為價格合理,到一定的水準後才考慮人工腸線或天然腸線。而磅數應依個人握力來考量和打法亦有關,握力好者磅數高,反之則否。

  打旋球者磅數低,反則提高磅數,但非常重要的是在正確的動作下,以自己手部的感覺是否舒服最重要。 硬式網球拍線可分為

1. 天然腸線 以動物纖維製成,好打彈性佳但貴且怕受潮,除職業選手外採用人不多。

2. 人工仿天然腸線 絞索做法來混合人工纖維,咬球力佳但彈性遜於天然腸線,其價錢約為天然腸線之一半且較不怕水。

3. 尼龍線 為化學製品,非常耐打不易斷,價格便宜唯彈性及咬球力不佳。

4. PS硬線 此種線之延展率不佳,亦無彈性可言。好處是提供穩固之拍面,修正本身不佳之擊球時間,但手臂承受相當大之反作用力。以 筆者而言並不建議採用此線,應從自身擊球動作修正著手。

軟式網球拍線可分為

1. 天然纖維 如羊腸、牛筋、鯨筋等,其優劣即天然腸線所述。

2. 尼龍線 為化學製品,非常耐打、不易斷、不怕水、價格便宜唯彈性及咬球力不佳。一般而言硬式網球拍線穿線磅數介於50至65磅之間;軟式網球拍線穿線磅數少超過45磅。拍線張力越大越好控球,反之彈性越佳,至於如何取捨要靠自己對某一種線多次嚐試。



硬式球拍與球

軟式球拍與球

  就外觀來說,硬式球拍的球拍框較為粗重、 厚實,網線織法較綿密;而相形之下,軟式 球拍的球拍框就顯得輕巧靈活多了,網線織 法也略為疏鬆。



3.服裝   以素色透氣為主,男生休閒衫需有領,不可以著背心,有失禮儀。

  軟網喜愛較緊身者,硬網則因阿格西旋風使許多較寬鬆的打扮出現。

  女生裝扮在硬網裏連身和不連身皆可,但仍避免著T恤,最近亦有露背緊身的打扮,但下半身仍以短褲或短裙為主,軟式網球則大多穿著短褲。

4.球拍袋   一般球拍均有附拍套,但只提供球拍的放置。如要放置其他東西則需再多拿一個背袋,不甚方便。

  建議可選購3到6支裝以上的球拍袋,價格不會比背包貴多少,於是您可放入毛巾、遮陽帽、備份衣褲、握把布(更換用)、小剪子(剪斷線保護球拍)、防曬油、小急救包等一些從事網球運動時該預備的東西。最後在秋冬季節不要忘了帶長褲外套保暖。

5.球鞋   一雙好的球鞋能提供您好的抓地力及支撐力,更能給予適當的保護,避免受傷及提昇運動表現。個人偏好有氣墊的鞋子,因它較輕且有彈性及柔軟。廠牌和價格亦要考慮,可到各零售中心去尋寶。

  記得最好是網球專用鞋,不然多功能鞋也可以,但底部須是平的。至於其它的鞋子如籃球鞋則太重且墊太高;田徑慢跑鞋抓地好但側邊支撐力不足易扭傷腳;

  桌羽球鞋輕但避震不夠,有足弓易疲勞等缺點,其它的鞋就差更多了。

  再提醒讀者一點重的鞋子較耐磨,輕的則反之因為質量密度的關係,鞋底紋路細且平者亦較不耐用,運動時就好像一雙會打滑的蹓冰鞋。


網球最迷人的地方,在於那種無法取代的速度感──一發時速高達200公里的砲彈式發球,加上雷霆萬鈞的扣殺,早已成為網球的招牌動作。但是在打出致命一擊的同時,我們的身體也正承受著巨大的反作用力,稍一不慎就很容易受傷,所以,運動前和運動後的暖身及按摩都很重要。無論像水泡、擦傷、甚至於關節的嚴重扭傷,都不可馬虎大意,否則你會後悔喲!



  網球常見的傷害包括抽筋、扭傷、瘀傷、及身體部分膝、踝、手腕、腱、等的傷害。以下,我們為各位介紹常見的網球肘。



網球肘

  最令人痛恨的網球受傷大概就是網球肘了,雖然受到傷害的人比想像中的少。所謂網球肘,大部份是用來描述網球外部的部份型式的發炎和疼痛。真正的網球肘,則發生在前臂的過度上旋及持續的做旋轉運動時而產生的,例如一些網球選手常做拍擊,而使手掌因此完全向上,而把球拍整個地翻轉,就很容易得到網球肘了。

  典型的網球肘,發生在伸縮肌肉接附的地方破裂,其他發生的型式則是因長年韌帶的張緊(連接著尺骨的韌帶張緊),和肱骨半徑的黏液囊炎 。





處理

  假使因打球姿勢錯誤而產生網球肘,可以適當的用力,並且避免過度使用肌肉和關節,再予以治療或防止網球肘的再發生,有時用物理治療和超音波處理也不失為一有效的方法。

  如果傷到了肘,可在藥房或體育用品店中買到網球繃帶和保暖手套,而這可幫助且保護手肘,使傷處很快的恢復健康,因為他們可以保護和保暖易受傷區域。



  但是要在適當的時候戴且不要戴太緊,要在比賽前10至15分鐘時戴他們,而在比賽完後脫掉;其他類似夾板型的保護是較受限制的,但可以使你在肘受傷需固定時,且需打球時用,對於一個較簡單型式的保護,則是在肘下肌肉中空的地方包紮大的一吋寬的止血帶繃帶(你可以由手外伸而握緊拳頭找到此地方)。





怎樣選擇網球拍 首頁 留言版 討論區



 

  網球拍作爲一種商品,具有商品的一些共性.比如我們準備選購自行車,那麽自行車的外觀、質地、型號、性能、品牌、價格和購買用途等,都將是影響我們選擇的因素,而其中用途是最重要的.同樣道理,在選購網球拍時,也是這些因素影響我們作出決定,而用途無疑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現在,讓我們分別瞭解一下影響選購網球拍的這些具體因素.



一.首先應明確自己選購網球拍的用途.就如同選購自行車時,要清楚自己的用途是用來一般上下班,還是用來鍛煉身體.同樣,在選購網球拍時,也應考慮好是一般愛好初學使用,還是已有一定基礎,準備爲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而使用.



二.價格是一個很實際的因素.在準備購買球拍前,一定要考慮一下你能承受的經濟能力;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比較,盡可能選擇適合你的網球拍.



三.網球拍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包含拍面的大小、拍框的軟硬度、拍頭的輕重等,具體的選擇取決於你自身的條件.如你是一個女性或初學者,力量素質不是很強,則推薦選擇拍面較大,拍頭較輕的球拍;如果你是一個有一定基礎,想進一步提高水準,則應根據你的實際技術動作分析選擇,包括揮拍速度、揮拍範圍、揮拍方法等.一般這種情況選購球拍時,最好請教練或球拍技師幫你選擇.



四.網球拍的質地、型號與性能是密不可分的.其中質地有木質、鋁質、玻璃纖維、碳纖維、鈦合金等.綜合比較網球拍的性能和價格,一般對於大多數人選擇碳拍比較合適.球拍型號包括拍面的大小,握拍的粗細,拍子的重量等.網球拍的拍面按穿線面積小於94平方英寸的稱爲小拍面,介於95-104平方英寸的稱爲中拍面,大於105平方英寸的稱爲大拍面;握拍的型號當前主要有2號,3號和4號,它表示握把的尺寸,指拍柄底部以上5釐米處的周長,2號的周長是4(1/4)[4(2/8)]英寸,3號是4(3/8)英寸,4號是4(1/2)[4(4/8)]英寸.選擇合適的握柄型號的方法是,自然握住拍柄,手指與手掌的空隙恰好能放入另一隻手指.或者是根據測量第二手掌線到中指指尖的長度,來選擇合適的握把.球拍重量的型號後L輕型拍,LM中輕型拍,M中型拍,T型重型拍.一般輕量型的球拍易於揮拍,用於上網截擊效果較好,而重量型的球拍更適合用於主動發力進攻.



五.網球拍的品牌、外觀,主要根據個人的愛好決定,對擊球技術基本上沒有影響.

資料來源 奇摩知識家

台長: 華麗守護神志鳥
人氣(1,88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開心 |
此分類下一篇:費德勒
此分類上一篇:網球知識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