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23 00:00:00| 人氣2,06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說文軒(119).糸字解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字解讀

    「糸」字俗稱絞絲旁,但它的真正名字卻不大為人們所知曉。「糸」音覓,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該甲、金、篆文象束絲之形,上下端為束絲之頭與緒。「糸,細絲也。象束絲之形。」據《說文解字》所載,「糸」部有漢字257個,屬近代常用字為91個,即為:糸、紂、紅、紀…… (詳見附註1)。近代常用漢字字典中,「糸」部字有120個,新增的字為29個,其中由《說文解字》的其他部首併歸過來的有10個,就是:系、綿、繇、糾…… (詳見附註2) ;而成字期較後的漢字有19個,計有:紗、紋、紜、絃…… (詳見附註3)。    

    在近代漢字字典中,《說文解字》中的部首被取消而併入了「糸」部的有:
    一. 「素」部。「素」最早出自篆文,字形是
。該篆文上從𠂹下從糸,據說有光澤無染色的絲綢易于下垂。「素,白緻繒也。从糸𠂹(垂),取其澤也。」該部收漢字6個,近代常用字只有1個,就是:素。該部首取消後,「素」併入「糸」部。
    二.「絲」部。「絲」最早見諸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是,篆文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從二糸,象絲二束之形。「絲,蠶所吐也。从二糸。」 該部收漢字3個,屬近代常用字為2個,即:絲和轡。該部首取消後,「絲」併入「糸」部,「轡」併入「車」部。
    三.「系」部。「系」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是,篆文字形則是。該甲、金文象手持結繩之狀,會聯繫之義;篆文訛作從丿、糸,其義同。「系,繋也。从糸丿聲。」該部收漢字4個,即:系、繇、綿和孫。該部首取消後,「系」「繇」和「綿」併入「糸」部,「孫」併入「子」部。

    「糸」部在漢字中雖是一個龐大的家庭,但其部內表音字不多,分述如下:
    (1).「系」字。「系」出處如上述。以「系」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係。
    (2).「縣」字。「縣」最早見諸金文,圖形是
;篆文的字形則是。該金文從木從糸從首,象梟首於木上示眾之形,為「懸」字初文篆文變作從𥄉從。「縣」在《說文解字》中原屬「𥄉」部(音焦),「𥄉」部取消後才撥歸「糸」部。「縣,繫也。从系持𥄉。」以「縣」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懸。
    (3).「綿」字。「綿」最早見自篆文,字形是
。該篆文從系從帛,會絲類物細長而不絶之義。「緜,聯微也。」「綿」在《說文解字》中原屬「系」部,「系」部取消後才撥歸「糸」部。以「綿」(省)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棉。

    「糸」部收字繁多,其部內的獨體字也不少,茲分列如下:
    1).「索」字。「索」最早見諸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是,篆文字形則是。該甲骨文從糸從廾從點,或從糸從H(H為夾固絲線的工具),象人搓編繩索之形;金文從糸從廾或加從宀,篆文則從𣎵從糸,可能都是由這夾固絲線的工具訛變而來。「索,艸有莖葉,可作繩索。从𣎵糸。」「索」在《說文解字》中原屬「𣎵」部(音勃) ,「𣎵」部取消後撥歸「糸」部。
    2).「繼」字。「繼」最早源自金文,圖形是
其篆文字形是。該金文象絲線相連而另一相反的字是「𢇍」(斷),後來篆文將二字合而為一。「繼,續也。从糸㡭。一曰反𢇍爲繼。」
    3).「緊」字。「緊」最早見自篆文,字形是
。「緊,纏絲急也。从臤,从絲省。」「緊」在《說文解字》中原屬「臤」部(音牽) ,「臤」部取消後撥歸「糸」部。
    4).「絲」字。「絲」出處如上述。
    5).「繭」字。「繭」最早源於篆文,字形是
。該篆文屬會意字。「繭,蠶衣也。从糸从虫,黹省。」
    6).「纏」字。「纏」最早見自篆文,字形是
。該篆文為從糸廛聲的形聲字。「廛」本義為平民之居,「一畝半,一家之居。从广里八土。」「纏,繞也。」
    7).「素」字。「素」出處如上述。
    8).「絶」字。「絶」最早見自金文,圖形是
;其篆文字形是。該金文從刀從絲,篆文從刀從糸從卩(人),與「𢇍」同義,均會以刀斷絲之意。「絶,斷絲也。」 
    9).「繁」字。「繁」最早見諸金文,圖形是;其篆文字形是「繁」應是會意字該金篆文從糸從每,字形為「」;或喻女子髮絲為,後亦用作喻馬頭上的飾物。「,馬髦飾也。从糸每聲。《春秋傳》曰:可以稱旌緐乎 段玉裁注:「引申为緐多。又俗改其字作繁,俗形行而本形廢,引申之義行而本義廢矣。」


    除上述字外,「糸」部還有一些歷史悠久的形聲字,不無探索之價值,簡述如下:

    1.「續」字。「續」最早見於甲骨文,圖形是
;金文中未見記錄,其篆文字形是。該甲骨文從庚從貝,篆文變作從糸從賣。「續,連也。从糸賣聲。賡,古文續从庚貝。」
    2.「紹」字。「紹」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是,篆文字形則是。該甲骨文從糸從刀,金文與篆文加從口,會以刀斷絲之意。李考定云其本義當為「絶」,與「繼」古當為一字,初誼為「絶」而許訓「繼」者,猶「治」之訓「亂」也,其始為一字,「繼」「絶」兩訓,其後始分衍為二耳。「紹,繼也。从糸召聲。一曰紹,緊糾也。」
    3.「終」字。「終」最早見諸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是,篆文字形則是。該甲骨文象結繩終端之形,借喻四季終結的「冬」,故「冬」「終」同源;後篆文加從仌和糸。「終,絿絲也。从糸冬聲。」
    4.「綠」字。「綠」最早見自甲骨文,圖形是
;金文中未見記錄,其篆文字形是。該甲骨文從糸彔聲,屬標準的形聲字。有關「彔」字出處,可參閱「彑」部 解釋。
    5.「編」字。「編」最早見自甲骨文,圖形是
;金文中未見記錄,其篆文字形是。該甲骨文從糸扁聲,屬標準的形聲字。有關「扁」字出處,可參閱「戶」部 解釋。
    6.「綏」字。「綏」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
;其金文字形是,篆文字形則是。該甲文從爪從女,象以手抑制女子令其安坐之形,本字為「妥」;篆文加從糸,字義遂更清晰。「綏,車中把也。从糸从妥。」

    在「糸」部的大家庭中,部內大多數為標準的形聲字。有關這些形聲字表音部件的出處,可參閱各有關部首的說明。


附註1.《說文解字》中「糸」部己有之近代常用字:
糸、紂、紅、紀、紉、紇、約、紡、紊、純、紐、紕、級、納、紙、紛、絆、統、紹、紼、絀、細、紳、組、終、絞、結、絳、絕、紫、絮、絡、給、絢、經、絹、綏、綰、綜、綾、綠、綱、綺、綢、綸、維、緒、緇、締、練、緯、緻、累、緘、緬、緝、編、緣、縊、縑、縈、縛、縮、績、繆、縷、繃、縫、總、縱、繅、繁、織、繕、繞、繚、繡、繭、繹、繮、繫、繩、繪、辮、繼、纂、纏、續、纍、纓、纖。

附註2.從《說文解字》中其他部首併歸「糸」部之近代常用漢字:
系、綿、繇、糾、素、索、絲、緊、縣、綴。

附註3.「糸」部內成字期較後之近代常用漢字:
紗、紋、紜、絃、紮、絨、綑、綁、綻、綽、網、綵、線、緞、緩、縲、繳、繽、纜。

台長: 兩果
人氣(2,06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志光函授
Good!
2016-07-05 16:26:33
版主回應
謝謝分享.
2016-07-06 22:54:2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