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3-23 11:27:41| 人氣7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包國良」還是「許效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近來彭恰恰和舜子簡直是如日中天,從有線台又紅回無線台。繼在「無敵星期六」中以「玉玲瓏」、「福州伯鬼話」將該節目收視率拉抬到連續數週第一名之後,他兩又將在中視以「玉玲瓏」的形象主持新節目,與「無敵星期六」對打。而原本主導「無敵星期六」向三立借將的胡瓜,也將在同時段與賀一航搭檔,推出另一組「玉玲瓏」,屆時,綜藝節目將又開始活絡起來。

「又」、「活絡起來」?沒錯

我認為舜子與恰恰的鹹魚翻身,是必然的趨勢。其實可以請各位回想一下這幾年,你記得哪些綜藝節目、哪些單元?最近在星期六下午重播的「紅白勝利」,簡直慘不忍賭。

而吳宗憲的收視率一蹶不振,除了曝光率過高的問題外,其實更重要的根本問題在於:「藝人的表演實力」。

這幾年最為人所詬病的綜藝節目型態,莫過於「猜一猜各行各業」、「整人節目」、「觀眾模仿秀」了吧。

這些節目單元都有一個共通性,那就是「藝人不表演(當裁判)、觀眾變明星」。這樣的節目型態,其實是很「耗」企畫的。一個點子只能用幾次,每次都用相同點子,真的,觀眾會膩的。譬如說每次都在猜「哪一對是情侶」,然後吻來吻去,這種純粹感官刺激的單元,沒辦法長久做下去。

再者,藝人之所以為藝人,就應該是讓觀眾覺得「他能帶來才藝」、「他是一個表演者」。而不是在節目中擔任「司儀」的角色,而將節目的重心--「表演」的責任,轉由「報名的觀眾」來負擔。

否則,我們只需要一個「包國良」。

打從鳳飛飛、高凌風時代,綜藝節目主持人就已經脫離「司儀」的框框,而是以「表演者」身份出現。這種型態一直延續到秀場的全盛時期,那時的節目,清一色都是「藝人」在台上表演,絕對不會將「觀眾」當作表演的重心,甚至「觀眾」根本不會出現在台上。

本來嘛,我們是要看表演的,又不是公司的尾牙,想看同事們在台上出糗。

近來,小郭、恰恰、舜子、小董、從從,乃至於高凌風、倪敏然,都在幕前活躍,最為人所稱道的,莫過於「頭家開講」,那一大串的藝人,表演實力深厚,讓節目充實豐富,絕非幾個觀眾報名參加就能取代的。

吳宗憲可說是把台灣綜藝節目做爛的元兇。他的所有節目,幾乎都建立在「與觀眾互動」及「自我滔滔不絕的說話」上,而不在於藝人的表演(包括他自己與來賓藝人--你看陶子在「我猜」中的表現,真令人惋惜)。這樣的主持方式,真的很適合在公司尾牙、或者學校社團、同樂會。

但絕對不適合綜藝節目。

一個好的綜藝節目主持人,除了自己的口條清楚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勾引」出其他藝人的表演。以張菲為例,他的「音樂教室」就是一個讓藝人能充分發揮的園地,而不是強勢的以「自己的表演」來「打壓」他們的表演機會(而這個毛病正是吳宗憲最常犯的)。

反過來說,若要將綜藝節目的重心擺在主持人本身的表演,那就應該讓表演單純化,讓表演「表演化」,而不是建立在「耍嘴皮」上。舜子和恰恰是「表演型」的藝人,他們的節目主軸在於自己的表演,而不是與觀眾的互動。他們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他們極力的在充實自己的表演內容,不斷創造出新的笑點。

讓表演的工作回到「藝人」身上。讓觀眾作純粹的觀眾。

期望用功的藝人都能受到歡迎。



台長: 何倦
人氣(7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