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位於西安市西邊約120公里的扶風縣北10公里的法門鎮。我以前並不知道有法門寺這一寺院。直到1987年,法門寺塔的地宮內被發掘出佛指舍利及一大批唐朝稀世珍寶,在國內外引起轟動,才知道真有這樣一個名叫“法門寺”的寺院存在。這次到陝西省旅遊,這是一處極具價值的,必須認真考察的景點。
法門寺始建於北魏時期(約西元499年前後),原名“阿育王寺”。法門寺在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它以皇家寺院的顯赫地位,以七次開塔迎請佛骨的盛大活動,對唐朝佛教、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初時,高宗李淵改名為“法門寺”。唐朝貞觀年間,把阿育王塔改建為四級木塔。唐代宗大曆三年(786年)改稱“護國真身寶塔”。
貞觀五年(631年),唐太宗第一次開示佛骨。佛指舍利的重現,掀起了一股崇佛熱潮。顯慶四年(650年),宮廷主持佛事活動的僧人智悰、弘靜向高宗建議再示法門寺佛骨,高宗敕准前往開示,並賜錢五千、絹五十匹以充供養,後又賜絹三千匹作為造佛像、修寶塔的資金。佛指舍利再現人間時,道宣律師目睹手摸,他這樣記述:“如小指初骨,長寸二分,內孔正方,外楞亦爾。下平上圓,內外光淨。余內小指于孔中,恰受。”這就是1987年4月在法門寺塔基地宮發掘的四枚舍利中的第一枚。當年高宗將這枚舍利迎請到皇宮裏供奉,武則天舍物布絹一千匹,“為舍利造金棺銀槨,數有九重,雕縷窮廳”。直到龍朔二年(662年)才送回法門寺塔中,這次迎佛骨是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奉獻最多的一次。873年,唐懿宗第七次迎佛骨。迎接儀式極為隆重,執幡儀仗約萬,瞻禮仕女僧尼如潮如流歌舞管弦和梵誦之聲沸天盈地。懿宗親自出迎,向佛骨頂禮膜拜,將佛骨“迎入內道場,即設金花帳、溫清床,龍麟之席,鳳毛之褥,兢兢業業玉髓之香,薦瓊膏之乳”,以作供養,“宰相以下競施金帛,不可勝數”。當年,懿宗出世,次年爆發了黃巢起義。873年底,僖宗昭令將佛骨送還法門寺。次年正月初關閉了塔下地宮石門。比此,佛指舍利再沒有聞世,所藏供奉器物也成了千古之謎。
1987年4月,封閉一千多年的神秘地官之門被打開,裏邊金碧輝煌,千年古物熠熠放光。經測量,地官長21.21米,面積31.84平方米,是國內迄今發現的佛塔地官中最大的一個。地宮基石皆雕成仰蓮瓣形,取塔建於蓮座之上意。地宮共有四道門,門上雕有天王護法像、蓮花等,色彩鮮豔。門楣上繪有姿態各異的瑞鳥朱雀。前室發現了《大唐鹹通啟送歧陽真身志文碑》和《監送真身使隨負供養道具及恩賜金銀器衣物帳碑》,這兩通碑不僅是研究法門寺歷史,而且是研究唐朝佛教的重要資料。從地宮發掘了四枚佛指骨舍利,一枚置於嘉陵頻伽紋壺門座銀棺中,一枚置於雙鳳寶蓋紋銀棺中,還有一枚置於唐懿宗供奉的八重寶函中。這是套裝的八重寶函,從裏向外第一重是寶珠頂單簷四門純金塔,塔庭銀柱上套置佛骨舍利。發掘的真身舍利“秘藏”于一普通的鐵函裏。打開鐵函,裏邊是盈頂銀函,上有45尊造像和“奉為皇帝敬造釋迦牟尼佛真身寶函“的鏨刻,再裏層是銀包角檀香木函,木函內放置著一具嵌寶水晶槨,真身佛指就安放在槨內的壺門座玉棺中。地宮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經過考古科學發掘,有文獻和碑文證實的釋迦牟尼真身舍利,是當今佛教界的最高聖物。
1988年11月9日,法門寺修葺一新,向世界開放。重修真身寶塔高47米,巍峨聳立,仍八棱十三層,從第二層至第十二層,每層共置八個佛龕。地宮內安放著真身舍利。與以前不同的是,塔內新設有旋轉梯可登高遠眺。另外,地宮也按原樣修復。可惜的是在地宮內參觀時禁止拍照片,我們也只能遵守佛家的規章制度,以十二萬分的敬慕心情敬仰佛指舍利。
寺院西側,建有法門寺博物館,博物館的主要建築是唐式“珍寶閣”,高25米,共三層,一、二層有漢白玉欄杆環繞,遠看如雲托出宮殿,氣勢雄渾,同塔寺互相呼應。館內珍藏著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朝珍貴文物。 寺院的東側是法門寺佛學院,眾多年輕的僧人正在佛學院內潛心修研佛學。
法門寺供奉的佛指舍利曾為東南亞佛教國家,以及我國的臺灣省佛教信眾組成的龐大迎請團,請到當地瞻仰、頂禮膜拜。大陸佛教界也組成龐大的接送團全程護送,佛指舍利駕到之日,萬人空巷,十裏長街一片誦經之聲,盛況空前。
法門寺外景
法門寺大雄宝殿
法門寺内一景
法門寺千佛阁上观法門塔
法門寺佛学院
进山門之道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