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25 19:39:57| 人氣1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06}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06}(引自何傳坤老師資料)(&網路資料)

※台灣史前史共分哪三大時期?
解:

(一)舊石器時代
(二)新石器時代
(三)鐵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主要的化石人及考古遺址?
解:

(一)左鎮人(台南菜寮溪)
(二)長濱文化(台東)、網形文化(苗栗)、大坌坑文化(北縣八里)

※北部地區的史前文化
解:

[(一)大坌坑文化(北縣八里)(粗繩紋陶)]、[(二)圓山文化(北市)]、(三)芝山岩文化(北市)、(四)植物園文化(北市)]、[(五)十三行文化(北縣八里)]

※中部地區的史前文化
解:

[(一)牛罵頭文化(臺中清水)、(二)營埔文化(臺中大肚)]、[(三)番仔園文化(台中大甲)、(四)大邱園文化(南投集集)]

※南部地區的史前文化
解:

[(一) 牛稠子文化(臺南仁德)、(二)大湖文化(高縣湖內鄉)]、[(三)蔦松文化(台南縣永康市~屏東)、(四)龜山文化(屏東車城)]

※東部地區的史前文化
解:

[(一)長濱文化(台東長濱八仙洞遺址最著名)]、[(二)富山文化(臺東卑南)、(三)卑南文化(東市南王)、(四) 麒麟文化(臺東成功)、(五) 花崗山文化(花蓮花崗山)][(六)靜蒲文化(花蓮豐濱)]

※研究台灣考古學的主要目的為何?
解:

(一)檢討考古學解釋裡西方文化偏見的問題。台灣考古學的研究,也可以說是對物質文化的研究,其最終的目的在於一般性物質文化理論的探討與建立。
(二)建立台灣小區域的史前文化層序,以便統合成更大的台灣史前文化演變的過程。
(三)理解台灣史前時代人類對於當地自然環境的互動與適應,探索史前時代人類移動的動力,同時究明史前時代文化與原住民族之間的關聯。
(四)爬梳整理台灣考古資料中的豐富的前南島民族與史前時期族群移動及分佈的重大訊息,並希望逐漸拓展台灣考古學研究與範圍,合理地與東南亞、東北亞地區的考古學研究接軌。
(五)研究台灣史前人類起源、分佈及其文化變遷與文明形成,透過對台灣考古遺址及其出土遺物和遺跡的分析研究,將四百年以前的臺灣住民歷史大致重建,其中包含了許多年代不一,分佈不同,內涵和風格各異的古代文化。
(六)根據台灣古代人類的遺物和遺跡,建立古代文化的年代、重建古代人類的生活方式並解釋文化發展的過程。而遺物和遺跡,大部份埋沒在地下成為遺址,必須透過有系統的調查和發掘,才能加以發現和揭露。
(七)讓台灣可貴的古代遺址避免被以急就章搶救發掘或其他不妥當方式對待,亦避免落於「單純搶救古物」的迷思。

台長: Hiarn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