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28 23:43:37| 人氣2,5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北美館建築展:理察.羅傑斯+建築師(從住宅到城市)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想像不出會有比持續學習更有意義的事,但願我能活到老學到老

這是這場普立茲得獎建築師自其建築展自介影片中的結語,是句末也是永無止盡的起點,而也是讓我深表同感與深受感動及啟發的末語

 

話說普立茲建築獎是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代表著該名建築師其建築實踐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力及著力貢獻,故能獲得該獎肯定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其巡迴式的展演便是建築學界不容錯過的盛事了,而來到台北市立美術館裡來參覽學習的熱騰人潮,正是說明了不辜負與接續這如實的美意與化作成了一個個的漣漪份子

 

來到的展覽會場入口處的海報與大電視螢幕,將該建築師經營的公司理念與建築論述語言作簡明的宣告:建立公平與回饋的慈善制度,建立思考分享與均衡生活的工作文化,嚴格地篩選設計案來落實其建築理念,以注重關乎公眾、系統、透明、可辨性、都市、輕量、綠色等議題,在東方第一站的巡迴展做為展覽的主題,其入口處電視牆正從工業的系統化議題緩緩推進下演出訴說,鮮亮的桃紅座椅於前,有人坐著觀賞,其顏色空間與人互動下,營造了也界定了空間感,感覺明亮新穎。

 

進入展覽會場,已有著相當的人潮細細觀摩且獵影著建築模型,七大展覽主題在開放空間中分區串連展示著,各個主題區皆有代表性作品,以等比例性的建築模型及建築設計說明書展現其理念,迎向入口處之大面整牆壁上排列著該事務所歷年來十分可觀及動人的作品介紹,會場中另有與之響應的建築創意活動,讓台灣的小朋友與之互動下產生的建築想法作品展演,色彩繽紛活潑有趣,可見台灣近幾年來建築與美育教育結合的推廣活動,鑑於建築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做為美育的種子與實踐場域,原也是建築的本質精神(雖在經濟發展導向下被扭曲),近代早已是許多國家正視的課題與作法,此番作法正能匡正工業革命以來的環境破壞,無論在文化、美育與環境議題中,皆是令人欣喜的好現象!

 

而當天的建築作品十分多樣,個個皆獨具特色,在不願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的作品下,一一地參摩卻無法在時間的限制下全然領會,在會場中還聽到一對情侶學子對話:女:你怎只一直拍照片?:趕快全部拍一拍再回去好好慢慢地看,這就是我們建築學子的窮苦做學問法,唉,因為建築的書都很貴,在難得的建築展覽中又允許拍照下,任建築學子誰也都閃光燈下皆想要攬括任何一件建築作品了,既是勤實卻也是損失,因為少了細細品味的了解與可能,也因為這樣我記住的建築作品不多,反而在其影像故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其對於住宅設計的想法,早期的自宅設計乃至對於其兒子房子的設計概念,皆讓人看到對人性注重的空間營造,人的活動如何在空間裡自由建構,空間規劃如何不拘束人的活動,且與人共構空間感,如何將自然環境納入空間裡,如何生產系統化、輕盈、便宜與適合人居住的住宅,這是人最基本的空間需求與實踐,也是建築師的社會使命,而在住宅相關議題的影片中,看到理察‧羅傑斯從自宅到集居住宅如何去發展與落實以上之建築理念,讓人深受感動,而當天北美館地下室的另一台灣威尼斯台灣館返台展中的謝英俊建築師,也正是此理念的實踐者,讓人看到住居的源起及現代建築之工業系統化之早先社會性精神及建築師的道德良知

 

文末擷取影片中話語作為思索與提問,也是與您的對話,它是這樣說的:

建築是關乎光與影

建築是關乎詩意的律動

是關乎感受

更是關乎如何將人們集結在一起

這是建築師拋出的對話與討論

而您的感覺與信念呢?

建築是什麼呢?

試著開放您的感受

聆聽其聲響

它是起點也是讓您發現事物本質內涵

視界詮釋的形色可能

 

相關聯結與說明:(看影片更明白)

http://www.tfam.museum/

 




展覽主題:
公眾:公共空間是社會價值的具體實現

系統:今日的建築已可以是工廠所生產的重複元件產品

透明:建築裡所謂的透明是指傳統上的分明層次表現出來,以及讓建築物有開放的光線和景觀

可辨性:建築中的可辨性是指找出營造過程中的秩序、尺度與表達

都市:緊密、多中心是讓都市能永續發展的唯一未來

輕量:輕量的結構可以用較少材料做出更多

綠色:「綠色」意謂著對環境負責的建築物與城市

 

在台作品有:

2003-7:台灣高鐵捷運中央公園站(已建)

2005-7: 台灣高雄慶富船運大樓(已建)

2008: 台灣台北大安公園住宅案(進行中)

2008: 台灣台北遠雄集團(進行中)

2009: 台灣台北士林案(進行中)

 

後記:

當天的展覽內容十分精彩(印象深刻記得有:羅馬國會中心公眾空間的注重、開放與詮釋公眾建築的新視野及像家一樣的瑪姬療養中心),雖然一一探訪卻仍如走馬看花無能深入了解甚是可惜,但直接的感受與刺激,還是對我發揮了效力,而影片中建築師的自白跟理念宣示,讓人很是嚮往,畢竟在現實的環境中能實踐建築的美好論述與理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其做到了且營造了永續地互相激盪學習及人性的工作環境,又回饋於社會,真是太令人崇拜了~,而建築師的成長過程更令人激勵的是:其雖不屬天才型(小時有閱讀障礙,讀書考試目標是班上排名倒數第二名),但秉著興趣與性向,終能有自己一片揮灑的天空

台長: moon
人氣(2,514)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建築與我 |
此分類下一篇:面試
此分類上一篇:建築與我:難忘的對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