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05 00:21:30| 人氣1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邪魔歪道】健康沙漏-00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

 

【食物的酸鹼性】
本文作者【陳素雲 營養師】
本文由【南門綜合醫院】提供

 

常聽到同事間的談話「妳要生男的要多吃青菜讓身體變鹼性」,身體可以經由吃的食物變酸或變鹼嗎?那麼鳳梨、橘子很酸就是酸性食物了?常年菜很澀就是鹼性食物了?

食物的酸鹼性並非決定於口腔內的味覺,而是取決於消化吸收後在身體內的酸鹼度。通常食物含較多的硫、磷、氯等礦物質代謝後在體內較易產生硫酸根離子、磷酸根離子及氯離子而呈酸性反應;但當食物含較多的鈉、鉀、鈣、鎂等礦物質時代謝產生較多的鈉離子、鉀離子、鈣離子、鎂離子易在體內產生鹼性反應。所以酸性食物包含了一般的五榖雜糧、豆類、蛋類、肉類、海鮮類;鹼性食物包含了蔬菜、水果及奶類,但也有一些食物的礦物質少如:油、糖、茶、咖啡或是分離出的離子均等如:食鹽可分離出相等的氯和鈉離子那就屬於中性食物,或是也有一些例外的如李子因其有機酸無法在體內分解代謝所以會呈酸性反應。

所以常大魚大肉的人身體往往較偏酸性,常吃青菜、水果的人身體則偏鹼性;那種酸鹼性對身體較佳呢? 弱鹼性是較符合人體健康的酸鹼度,因為血液的酸鹼度是在7.36~7.44;那身體偏酸性會有什麼影響呢?酸性體質的人在偏酸的環境下體內的器官會長期為了將體質調回弱鹼性而努力工作終將產生問題如:疲勞、關節酸痛、慢性病的發生。

那就都吃青菜、水果及牛奶就好了!身體就會變鹼性,這樣可以嗎?站在健康及營養的角度下那樣是不行的,因為營養不均衡且太過於偏吃酸性或太過於偏吃鹼性食物對身體來講都會產生不良的後果,所以均衡會較佳,而均衡就是六大類食物均要吃且食用量上還需參考每日飲食建議量:五榖根莖類3-6碗、肉魚豆蛋類3-7 兩、奶類2杯、蔬菜類3碟、水果2份、油脂3湯匙;若真的想調整體質可在每日飲食建議量的基礎下調整那就不致對身體產生傷害。

 

【惱人的痘痘】
本文由【南門綜合醫院】提供

 

回想青少年時期我,也會冒大痘痘,也有像草苺般的鼻頭粉刺,可是在古早的年代,資訊不發達,只好聽從媽媽姊姊的建議,用刺激的洗面乳、磨砂膏一直洗臉;聽從美容專櫃小姐的建議,"ㄚ,你這油水不平衡啦!要買化妝水、乳液、精華液來用"。

但我的痘痘仍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毛孔粗大,粉刺堆積,大痘痘變成了黑色的疤痕。還好長大之後的我,進入皮膚科學習,理論與實務經驗逐漸增多,慢慢的痘痘也較為好轉,只有工作繁忙時,會冒幾顆。我常常想要是我從青春時期,就有這些知識,該有多好,就不會白走很多冤枉路,白花很多錢,皮膚也不見好轉。 "醫生ㄚ,我為什麼會長痘痘ㄚ?"我常常解釋一堆後,病人點點頭,又問我,"ㄚ,到底為什麼長痘痘ㄚ?奇怪!"唉,痘痘的原因和惡化的因素很多,一般大眾因此很容易道聽塗說。"青春痘"醫學名詞叫痤瘡,好發生在面部、上胸、肩胛及背部等皮脂腺發達的地方。 "青春痘"發生主要是因青春期時,由於雄性荷爾蒙大大增加,刺激皮脂分泌增加,若皮脂堵塞在毛囊口不能排出,就形成一個又一個乳白色小點,鼓起在皮膚表面上,叫做粉刺。以後小點的頂端被空氣氧化而變黑,所以又有黑頭粉刺之稱。

這些粉刺很容易引起局部發炎,形成膿瘡。膿瘡慢慢會消失,可是會形成瘢痕,臉上便出現凹凸不平的小丘,影響面容的光滑美觀。痤瘡的發展傾向於家族(遺傳傾向),個人有嚴重的痤瘡可能與其父母有痤瘡有關。

痤瘡在下列情況被刺激或轉為更糟:
1.穿戴帶子或緊身配件而與皮膚摩擦,或使用與身體摩擦的器具。其他如頭盔、內衣帶子、頭巾及高領毛衣都會使痤瘡轉為更糟。
2.使用的皮膚及頭髮照護產品也含有某些刺激物質。
3. 壓力太大。
4. 太過頻繁的洗臉或太用力擦臉,使用粗操的肥皂或非常熱的水也都會導致痤瘡更糟。
5.汗流很多。
6.讓頭髮貼在臉上,因為這會使皮膚更油。
7.使用某些藥物治療。目前對本病的治療方法較多,但不論採取什麼方法,最基本的還是注意日常生活的自我調理。

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避免情緒焦慮和緊張
2.保持皮膚清潔:常用溫水洗臉,避免用鹼性肥皂,不用油脂多和刺激性強的化妝品,以免進一步堵塞毛囊,使痤瘡加重。
不要搓洗你的臉,以溫和的圓形動作來取代。黑頭粉刺並不是因為骯髒的關係,所以搓洗並無法移除黑頭粉刺,或預防其形成。另外,搓洗會刺激皮膚。
3.不能用手去擠、掐、挖粉刺,這樣做容易發生感染形成膿瘡和瘢痕。
4.平時多吃食含維生素A、C、E和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飲食要清淡,少吃甜食和油膩食物,少吃辣椒,少飲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不抽煙、不喝酒,保持大便通暢。
藥物治療可幫助控制嚴重且頻繁的爆發。許多種藥物治療法的使用,是依據痤瘡的類型而定(面皰,白頭粉刺,黑頭粉刺,或毛囊損傷)。
最好的痤瘡醫療治療往往結合多項醫療方法。局部藥物療法通常較口服藥物療法無副作用,但是對於嚴重痤瘡,局部藥物療法卻不如口服藥物療法有效。

常用來治療痤瘡的局部藥物治療如下列所示:
1.幫助清除毛孔阻塞並阻止被油脂阻塞(如外用A酸、果酸、水楊酸)
2.殺死細菌,{如外用抗生素藥膏、過氧化苯、硫磺}  常用來治療痤瘡的口服藥物為抗生素、抗雄性荷爾蒙的藥物,但一般要三到六個月的療程。

口服藥物除了口服抗生素外,口服維生素A酸,是治療青春痘的最後防線,由於該藥能使皮脂腺萎縮、減少粉刺及發炎,是目前所知效力最強的控油及口服青春痘藥。但是該藥除會導致孕婦生下畸胎外,也會影響肝功能、膽固醇過高、出現脫髮、骨骼鈣化、憂鬱症及皮膚乾裂等,所以皮膚科醫師只在病情嚴重時,才會開立處方給病人使用,且必須替病人進行詳細檢查,確定病患未懷孕,並讓病患簽署同意書後才開藥,服藥期間需定期抽血。生育年齡婦女服藥前後一個月均需避孕。

現在治療青春痘有相當多的選擇,對於不喜歡吃藥的人或許可選擇換膚、紅藍光療、脈衝光、染料雷射。甚至有醫師宣稱早已不再使用口服藥來治療痘痘了,目前為止的臨床經驗也證實有不錯的結果,唯一缺點是健保並不給付,這些療法相對於傳統口服及外用藥療法,費用較高。

不管選擇哪一種方法治療,都須有耐心。因為治療除了消除已經長出的痘痘外,更重要的是不要讓其他地方再發出痘痘,因此需要數個月的時間,並且日常生活習慣也要一起配合改善,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祝大家戰痘成功!

 

【大腸息肉--癌症的前身】
本文由【南門綜合醫院】提供

 

大腸癌是常見的癌症。僅管有良好的預後,但還是有相當多的患者死於大腸癌;所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影響預後的重要關鍵。如果能更早期對於癌症的前身予以診斷治療,當然是更趨於理想。所謂息肉,就是腸壁上的突起,是由表皮的不正常增生所形成的,最常見的是增生性息肉,而另一種臨床上常見又不敢掉以輕心的息肉為腺瘤性息肉,雖然腺瘤性息肉很可能轉變成癌症,但是息肉是否有惡性的變化和息肉的大小有相當關係,息肉愈大轉變成癌症的比例也愈高,有人認為癌症是由正常細胞直接變化而來,但是大多數專家都認為癌症是由腺瘤性息肉轉變而來的。

息肉形成的原因仍然不甚明瞭,目前多傾向以環境因素為主,但遺傳也是重要的因素,男、女性得到息肉的機會一致,年長的人得到息肉的機會較大,統計上顯示,息肉患者要比癌症患者平均年輕十歲左右。息肉在大腸內的分布情形和癌症很相似,以直腸及乙狀結腸最為常見。小的息肉通常不會有症狀。較大的息肉就有可能造成出血現象,有的息肉會造成腸套疊,形成腸阻塞,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現象。

絨毛腺瘤性息肉有時會造成嚴重的腹瀉。要診斷是否有息肉,仍然以腸鏡最為重要,若是發現了息肉,僅靠著肉眼要診斷是否為惡性息肉並不可靠,唯有病理的切片檢查才能確定息肉的種類以及息肉是否已經變性。腺瘤性息肉是癌症的前身,如果能在息肉尚未變成癌症前予以切除,則大腸癌的發生率會減少許多。

乙狀結腸鏡使用普遍,很多直腸息肉一經發現便予以切除,使得息肉沒有機會變成癌症。近年來大腸鏡的使用也愈來愈廣泛,如果能夠藉以切除所見到的大腸息肉,相信結腸癌患者的數目也會減少。

切除的息肉一定要送病理檢查,若是良性息肉則不須進一步的治療,若確定為惡性,則需判斷惡性細胞侵犯的深度,如果癌症已侵犯至黏膜下層,進而超過黏膜肌層,則約有5%至10%的患者會併有淋巴結轉移,除非患者健康情況不佳,一般醫師多半會建議患者切除部分大腸及淋巴結,如果切片顯示惡性細胞的分化較差、惡性度較高,或是伴有淋巴管侵犯時,更須考慮切除腸道。治療息肉時要考慮到可能同時存在多個息肉,國外有報告指出,在直腸內發現有息肉時,約有40%的患者在近端的結腸有息肉或癌症存在,所以最好要安排鋇鹽X光造影或大腸鏡檢查來確定近端的結腸是否有病變,千萬不要以只切除直腸息肉即為治療終結。無論當前罹患良性或是惡性的息肉,這些患者未來再得息肉或是癌症的機會仍然大於一般人,所以日後需要密切的追蹤,才能預防勝於治療。

 

【孩子越多~媽媽自殺風險越低】

 

◎台灣研究:孩子越多 媽媽自殺風險越低

(路透紐約23日電)根據台灣最新研究,女性擁有越多孩子,自殺風險越低。養育多個孩子的媽媽可能備感壓力,但她們比較不可能自我了斷。

存在已久的理論認為,從歷史上看來,已婚女性自殺率低於未婚女性,反映出母性的「保護效應」,而非婚姻本身的優點。

高雄醫學大學研究員指出,最新這項研究支持以上論點。

他們分析過去30年來全台130萬名媽媽的資料,發現育有兩個小孩的母親,自殺率比只生1個小孩的媽媽低39%。

高醫楊俊毓博士告訴路透記者,養3個以上小孩的女性,自殺率更是低了6成。
他指出,這可能是因為,有多名子女的女性在遇到難關的時候,會因獲得更大的感情和物質支柱而獲益。有好幾個小孩的母親,也較只有一個小孩的母親,花更多的時間照顧較年幼孩童。
楊俊毓也說,感覺自己「被需要」的媽媽,比較不容易自殺。
不過,他補充說,因為患重度憂鬱症或其他心理疾病、原本就較傾向自殺的女性,往往生育的孩子也比較少。
這項研究刊載於「加拿大醫學會期刊」(Canadian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中央社(翻譯)
◎少子化超溺愛!『怪獸家長』難搞
其實怪獸家長各國都有,因為現代父母生得少,所有的注意力和關愛,全放在一兩個小孩身上,台灣這種父母也很多,巴不得24小時盯著孩子,孩子上課,就坐在教室裡一起聽課、下課、陪著一起玩的教學方法,課外旅遊去哪裡,都有意見,怪獸父母的過度關心,讓學校老師壓力越來越大。

老師來看,我的孩子很棒,老師來看,我的孩子非常棒,老師來看,我的孩子超棒,為什麼老師沒選我的小孩當模範生,家長管的不只這些,老師教數學不能這樣教,要記得提醒孩子吃藥,如果老師偏心家長還要告老師,甚至有小孩帶打火機在學校玩火,家長也認為沒什麼大不了,因為老師還年輕,許多家長是律師、醫生、名人,認為比老師懂得多,這種家長在台灣也越來越多,他們不再是直昇機家長,是老師眼中的大怪獸。

“老師,有問題”,以後這句話還是適用,但可能發問的不再是學生,而是家長。

 

【味噌湯可以降低幅射能】

 

有此一說:

味噌湯有什麼好處?
日本人好像都蠻常喝,
有人說味噌湯可以降低幅射能量,是真的嗎?謝謝

 

◎義守大學義大醫院中藥科 吳宗修藥師

味噌從黃豆發酵而來,又叫「麵醬」或「麵豉醬」(miso)。

從西方營養學角度來看,味噌(日本麵豉醬)是植物食品中少數含有維他命B12的,可防治貧血,特別是素食怕B12不足者,味噌是既方便又美味的補品。

而且,味噌有豐富的蛋白質,經過發酵,已變成胺基酸,很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

同時,不經高溫消毒的味噌,具有大量活性益菌,跟酸乳酪相似。怕酸乳酪性質寒涼,但又需要補充乳酸菌的話,不妨改用味噌湯。

此外,味噌可以使血液保持微鹼性,有中和血液中過量酸性物質的作用,是健康的重要元素。

近年更有日本醫學研究發現,味噌有助對付幅射。接受過放射治療的癌症病人,及在吸煙或污染嚴重的環境工作或居住者,特別需要多飲用味噌湯。不過仍需更多的研究來證實,但不管如何味噌湯似乎是個好東西,多食亦無害。

另外味噌用法雖很容易,但為保持味噌內的活性益菌,烹調時加入味噌後,最好不要煮超過3分鐘。

 

※※※※※※※※※※※※※※※※※※※※※※※※

 

台長: 千年老妖
人氣(14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雨露均霑】 |
此分類下一篇:《【邪魔歪道】健康沙漏-005》
此分類上一篇:《【邪魔歪道】健康沙漏-00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