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03 00:53:27| 人氣69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邪魔歪道】健康沙漏-00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

 

【多喝酸的飲料能讓身體變鹼性?】

有此一說:

請問聽親友說,多喝酸的飲料如檸檬汁、水果醋、或是醋酸做的東西,能讓身體變鹼性?
對治療痛風很好?是真的嗎?

謝謝

 

義守大學義大醫院中藥科 吳宗修藥師

在自然健康的狀態,人的身體應當呈現弱鹼性,即是血液酸鹼度(ph)為7.4。當身體處此弱鹼狀態時,體內極為複雜的各種生化作用均可發揮極致,所有廢物的排除也能快速且徹底,不會累積體內。相反地,如果攝取太多酸性食物,導致身體及血液由弱鹼性而轉成偏酸性,此時體內參與血液淨化的器官如肝臟、心臟血管、腎臟、脾臟、胰臟,他們就會逐漸加重工作負擔,久而久之,終於導致衰竭而衍生各種嚴重疾病。

身體內在所生成具有毒性的廢物,倘不能獲得適度排除時,人體會自然本能地先去尋找累積廢物的地點,通常「關節」是最常見的堆積場,接受過多酸物廢物,因此在臨床診病時,常見到各種非典型性風濕病及痛風。病患常有全身酸痛,或腰背痛,關節四肢麻木,到底是什麼原因?其實少吃肉,多吃蔬果,改變身體的酸血症就可痊癒。許多病患在改善飲食觀念後,不藥而癒,但也有不能相信,不斷服用止痛藥,導致各種併發症。除了關節,另一處常見的地點為皮膚粘膜,其表現症狀,就是濕疹、青春痘、口腔潰瘍、痔瘡等。關節、粘膜、皮膚僅是生物體本能地,試圖尋求減輕廢物負擔,增加排泄的管道。倘若呈現這些警示信號,或依舊攝取不當食物,此時偏向酸性的體質,就成為提供各種疾病的溫床。可由輕微至嚴重,由可痊癒發展成絕症,譬如呼吸系統的鼻炎、過敏性氣喘、肺氣腫乃至呼吸衰竭;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而轉成肝癌;輕微蛋白尿、慢性腎炎而釀成尿毒症;高血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塞併發腦中風;貧血、白血球功能失調、不明熱、感染而演成淋巴瘤、血癌等。

藉著盡量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取,增加鹼性食物的質與量,令生命體回歸到弱鹼性狀態,一切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酸鹼性食物的區分,大家可能都犯了錯誤觀念,以為靠舌頭品嚐,以味覺來判定,是酸味或澀味;或有取石蕊試紙,按理化特性,看其顏色之改變或變藍為鹼性,變紅為酸性;或以平日飲食之經驗來區分,如檸檬、醋、橘子‥‥屬酸性,但某些書本卻說檸檬、橘子、蘋果為鹼性食物。或以訛傳訛,或自相矛盾,眾說紛紜。其實食物的酸鹼性,決定於食物中所含礦物質的種類及含量多寡比率而定。

人類食物基本上分為五大類要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俗稱糖類)、維生素、礦物質。大家都知道蛋白質、維生素非常重要,礦物質雖然只是微量,但是卻也是維繫身體健康不可或缺之要素,因此等同蛋白質。對人類而言,必要礦物質中,與食物的酸鹼性有密切關係者有八種:鉀、鈉、鈣、鎂、鐵、磷、氯、硫。前五種,到了人體之後,就呈現鹼性,(鹼性元素)。當某一類食物被判定酸鹼性時,完全依據酸性元素、鹼性元素的含量比率而定,實驗室裡化學家們將食物經過燃燒,燒成灰質(一百公克食物放在坩鍋加熱),再取出以水溶解,滴定其酸鹼度。因為食物燃燒後,剩下灰質,就會殘留上述八種礦物質,溶解後離子化,就可訂出其酸鹼度。何以要用燃燒法?此乃模擬人們所吃的食品,經由胃的消化,腸的分解、吸收,乃是一連串體內燃燒之過程。體內燃燒與空氣中燃燒,幾乎是相似狀態,故營養醫學上,採用這種方法來分類食物的酸鹼度,分析後,可以得到以下幾項特點:

大部份動物性食物,屬酸性食物。如魚、肉、貝類,含有豐富蛋白質,蛋白質中磷、硫濃度高故。
大多數穀類、部份堅果類、屬於酸性食物,其為人類能量來源。

鹼性食物包括多數蔬菜類、水果類、海藻類。換言之,低熱量的植物性食物,幾乎都是鹼性食品。

何以醋及酸味果汁,舌頭嚐之,感到酸味,試紙測定也呈酸性,何以到了體內反不會呈現酸性呢?食用醋及酸味的水果,含有機酸如醋酸、蘋果酸、檸檬酸等,入了體內吸收後,胰液、膽汁、腸液就以碳酸鈉中和,再被吸收入肝中,很快燃燒成CO2,對人體幾無影響。故味道雖酸,卻不列入酸性食物。
有些有機酸被分解後,留下許多礦物質如鉀、鈉、鈣、鎂等,反而顯出鹼性反應,如檸檬、橘子、醋等。

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機酸,除了令人感到酸性外,亦有鹼性味。所謂鹼性味就是一種粘滑且帶澀味。其理由乃是因鹼性故,舌頭的粘膜蛋白質,受了點傷害,一時喪失感覺故。

一般人所謂蔬果吃多了,口中澀澀,不禁有種體寒之感,故常誤解道:多吃水果,身體會太虛寒,其實不然。

有些食品為了防腐,或為了保存,或為了增加滑潤性,會添加碳酸鈉(蘇打)或鹼粉(台語「基」粉),往往令人感到苦味或獨特的澀味,此乃由於鹼性物質存留食物中。

酸鹼性與酸鹼味不同,若論味,食物中酸味較鹼味為上風,為人所好。但若比較酸性、鹼性食物之味道如何?則不能一概而論。有些人喜歡吃酸性食物的美味感,但如鹼性食物的豆腐,卻也有其獨特的清淡味。因此美味不一定是酸性,大豆中提煉的麩胺酸,卵磷質,都是味道鮮美的鹼性食物。

除了認識何者為酸性?孰為鹼性外,其酸鹼性之程度(或稱其強弱度)亦應有所認識。如牛乳鹼度0.2,豆腐0.1,碗豆莢1.1,換言之,吃了這類幾乎中和的食物,身體恆常保持弱鹼性。相反地,吃了許多高酸度的食物,身體就會偏酸,應以其他高鹼性食物調和之,故蔬果乃極佳的調節劑,健康的保護者。

自我檢視,如果平日有消化不良或健康狀況不佳之情況,應避免以下的酸性食物:

肉類、魚類、蛋類傷害人體最為嚴重。
所有澱粉類和穀類,尤其是經過精製的澱粉類(如白米、白麵包、白麵條、白饅頭、餅干、三合一沖泡式精磨餐包等)。
調味料、泡菜。
蔥、蒜、菇、蕈類。
部份豆類及堅果類,尤其花生、碗豆、扁豆。
所有油類及奶油,油膩及油炸、油煎食物。
所有甜食,尤其是白糖、精糖、精鹽所製成者,果醬、果凍、糖漿、糖果、冰淇淋、飲料(飲料極度酸性,且很快侵蝕牙齒)、巧克力、罐頭水果等。

穀類可藉適當烹調及處理,減少其酸性程度。譬如麵包倘使經過烤箱,稍微烘烤,其中澱粉會轉變成果糖 (fructose)或水果糖(fruit sugar),他們轉成這種型態時,就猶如水果中的糖份,成為極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其次,烘烤的麵包,具有鹼性食物的特性,較未處理的白麵包,營養價值增加許多。又譬如國人喜食白米,如果在飲用前,能浸泡水中三十秒鐘,許多含酸性的澱粉可以洗滌掉,如此對身體傷害亦可稍微減少。相對地,許多全穀類(糙米、糙米粉、黑麵包、小麥胚芽等),與加工、精製的穀類比較,其酸度明顯減低,因此大家應儘可能改用全穀類,取代白米、白麵。

飲食中應當增加的鹼性食物:
蔬菜類:幾乎所有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亦可煮成菜湯。芽菜是最好的體內清潔劑,且含有豐富的維他命及礦物質。所有豆類中,大豆是鹼性最高的,也是治療過度酸性體質時,極佳的選擇。

牛奶必須是提去奶油的酸奶(優酪乳)。

大多數堅果類如南瓜子、葵瓜子、杏仁、腰果、芝麻、核桃。

水果及鮮果汁:水果乃是食物中最容易消化的,因為水果本身組成就非常單純,人們不須再耗費很多能量去消化。因此營養學上,常稱「水果」為「最佳的鹼性食物」,也是「最好的體內清潔劑」,誠為「最天然的藥品」。英國的衛生健康部門就提出:果汁對解除過度緊張、分解毒素,淨化身體,心臟血管疾病、肥胖、風濕、高血壓等,具有功效。如果每日能喝到1000-1500cc,就能得到很好的療效。

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強酸性食品:蛋黃、乳酪、白糖做的西點或柿子、烏魚子、柴魚等。
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 小麥、奶油、馬肉等。
弱酸性食品: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魚、泥鰍。
弱鹼性食品:紅豆、蘿蔔、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中鹼性食品:蘿蔔乾、大豆、紅蘿蔔、蕃茄、香蕉、橘子、南瓜、草莓 蛋白、梅乾、檸檬、菠菜等。
強鹼性食品: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芽、海帶等。尤其是天然綠藻富含葉綠素,是不錯的鹼性健康食品,而茶類不宜過量,最佳飲用時間為早上。

 

【中國菌菇可改善體質?】

有此一說:
網路上流傳著以下的文章,想請問真實性高嗎?謝謝

TIBICOS(中國的菌菇)
中國菌菇被一位姑娘帶到墨西哥,她希望幫助那裏的人民,特別是那些很少資源或邊遠沒有醫生或藥品的地方。唯一的條件是不被商業化,這是免費獲得的。

TIBICOS應該被放在玻璃或塑膠容器內,加入煮過(OR過濾過)的水和一湯匙半的黑糖,讓菌自動繁殖增加,每天早上用水龍頭的清水沖洗乾淨,將所要食用的份量喝掉,其他的菌在放回容器內繼續培養,每天連續這樣,菌就像談及的會自動繁殖,所以應該給別人多出來的份量或丟掉,持續同樣的份量喝菌的特稱治療:

聯合:減輕緩解風濕病關節炎,拔除四肢肌肉酸痛。
頭:保持頭部健康,解救頭痛、偏頭痛。
癌:阻止出現,治療某些情況,最主要是皮膚癌。
肝:改善乾的效能,軟化肝硬化,並且解決水泡的問題。
心臟:減輕、改善責門的、心臟的任何疾病。
肌肉:緩解變硬的肌肉,鬆弛後頸的肌肉。
神經:消除神經痛、失眠、頭暈。
肥胖症:治療肥胖症,燃燒脂肪(改善甲狀腺)。
眼睛:恢復能力,消除白肉瞕。
頭髮:重新加固原來的顏色,避免禿頭。
肺:增強鞏固,治療支氣管炎、氣喘、消防咳嗽。
腎:治療常見病、改善小便,減少腎結石。
血液:降低膽固醇使靜脈硬化能柔軟鬆弛;控制調解某些糖尿病、減低高血壓、治療痔瘡,保持身體在夏天清涼、冬天溫熱。生命和健康,改善像星一樣,改善生活成愉快。

作法: 準備3湯匙的活菌、1.5一湯匙黑糖和1碗(約八分滿、吃飯的中碗)煮過的涼開水。汁液味道似葡萄酒但是不會甜,喝後顏面、身體稍熱感覺,好似稍微喝酒感覺但無礙。

註: 每個人體質不同,食用約1~2星期左右可能會依個人體質,由較弱體位開始陸續無故產生可接受不適之好轉反應,約1~3日自然消失、食用前記住自己身體狀況,食用時詳細紀錄過程變化,觀察食用前、後身體改善情況,作為日後心得交流之報導。

 

義守大學義大醫院中藥科 吳宗修藥師

專家指出,喝下的菌汁含有醋酸及少許的酒精,在菌種繁殖時,沒有遭受壞菌污染的前提下,喝下肚對人體沒有太大的害處,但從未有研究證明其療效。

台灣保健食品學會理事長、台大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所長潘子明表示, Tibicos世界各地都有分佈,但組成都有一點不一樣。Tibicos在加入糖水後,等於給了菌種繁殖的養分,就會進行繁殖,其中一種乳酸菌會產生多醣類的膠狀物,將其他的菌吸附黏上來,除了膠狀物,菌種在繁殖的過程中,還會產生醋酸、酒精及二氧化碳。

潘子明認為,只要菌種繁殖時,沒有遭受到壞菌污染,喝一點菌汁倒無大礙,尤其醋酸可以促進人體代謝,有保健的好處;不過,菌在繁殖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不要遭受壞菌污染,建議容器最好先用熱水燙過消毒,菌種要用乾淨的水洗淨,菌種發酵時,最好用乾淨透氣的布蓋著,避免其他菌掉落污染。

陽明大學生化所教授、台灣乳酸菌協會前理事長蔡英傑表示,並未有研究指出Tibicos具有療效,但Tibicos由於包含了相當多的菌種,較為複雜,不乏可能有壞菌摻雜其中未被發現。

蔡英傑表示,以酵母菌為例,通常在繁殖三、四代後,菌種的生命力就會變得較弱,此時,壞菌進來的機會就較高,喝了後,可能會腹瀉,或是一些毒性物質跑到體內,為了保險起見,不喝為宜。

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Tibicos發酵菌汁對人體有好也有壞,好處是會產生酒精,部分有手腳冰冷困擾的人在冬天喝了,會覺得暖和。不過,Tibicos發酵菌汁對人體的好處還不如一瓶優酪乳。倒是可能因菌種繁殖過程中,受到污染或是突變,對人體產生不好的影響,建議老人、小孩或是抵抗力較差的人,還是不要喝比較好。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林雪蓉表示,衛生署著手對Tibicos調查了解,在效果未經證實之前,呼籲民眾不要輕信,也不要分贈菌種給親友,以免一番好意,最後卻傷害了別人的健康,甚至因而吃上民事賠償官司,因為即便「中國菌菇」宣稱是食品,但因未提供無害人體的證明,拿來做為贈品可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一條的規定,處三萬到十五萬元罰款。

此外,林雪蓉說,就算食品有些成分具有保健的功能,但只要宣稱有療效就是藥品,不管是否有商業販賣行為,只要有標示、宣傳及廣告,就可能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九條規定,可處二十萬到一百萬元罰款。

 

【服用高麗蔘不能吃白蘿蔔、黑豆、喝茶?】

有此一說:

家中長輩最近有再泡高麗蔘茶在早上起床空腹時喝,坊間有很多人說服用高麗蔘時不能吃白蘿蔔、黑豆,還有人說連茶葉都不能喝,這是真的嗎?

還有如何服用高麗蔘才能發會最大的效用,用泡的?用含的?還是用煮的?要加其他藥材像是紅棗之類的嗎? 謝謝!

 

◎義守大學義大醫院中藥科 吳宗修藥師

很多人都知道吃人蔘時不宜喝茶、吃蘿蔔,因為這兩種食物都會“破氣”,因喝茶和吃蘿蔔,有解除人蔘“補元氣”藥效作用,吃了等於白吃。

人蔘反藜蘆,畏五靈脂,惡皂莢,忌同用。即吃人蔘時不宜同時服用藜蘆、五靈脂(不是靈芝類)、皂莢等中藥 。

如因不適當服用人蔘致腹部悶脹,食慾不振時,可以用蘿蔔(可配陳皮)煎服即可解,或向醫師請教。

患有心臟病患者,準備做手術的病人都必須預先向醫生請教是否合適服用;而患熱症、實症者忌用或婦女在月經期間都必須暫停服用。

食用高麗蔘後可能出現的正常的「好轉反應」身體有毛病的時侯食用如高麗蔘,可會產生「好轉反應」,中醫學上稱為「瞑眩現象」,由於服用者的體質和健康狀況各有不同,這些「好轉反應」亦各有不同,初食用高麗蔘可能會有喉乾、出青春痘、肚瀉、頭痛、敏感等短暫症狀。

以上現象是“藥效”清理留在身體內的廢物或有害物物質,過程中所產生的暫時性現狀。

不同的體質和健康狀況,瞑眩現象可持續時期也有分別(約1至7天),忍受過這些正常反應後,身體便可接受高麗蔘的功效。

假如在減輕用量後或停用一段時間﹝約數天﹞後,仍然出現瞑眩現象,便需立刻向醫師指教。

高麗人參可清燉,氣味甘香,飲後生津解渴,心氣得養對身體有益,或每日放一片高麗人參入口有保健強身,容光煥發,延年益壽之作用。至於另加紅棗之類藥材也可調整腸胃,並可矯味,也是不錯的方式。

由於高麗人參有保健,治療等多種功效,對於生活城市中的大多數人都十分適宜,又其對素食者、長者、產前產後婦女、身體虛弱及精神緊張的人更適合。(**最好還是根據個人身體質素、狀況選擇或 請中醫師指導達到最佳效果。)

另外有很多人認為食人參是非常昂貴,這是不正確的;主要是進食高麗人參份量低,價格並不昂貴(購買一罐“600克庄”高麗人參,正常是可以足夠進食一年的)。

保健強身-通常(人參食用份量)每次一至三錢(3-10克),每星期1至3次。

治療目的-因體質有別,份量也有不同,或需其他藥配伍,所以先向醫師請教,服用方法以達到治療最佳效果。

 

【用電腦會中毒?】

有此一說:
請問以下這篇報導是真的嗎?謝謝

溴化二苯醚毒
嘉義大學美術系一年級的學生劉昆岳,3日下午在宿舍打電腦時,突然昏倒,仍然宣告不治,初步研判可能死於心臟疾病。

週三下午,劉昆岳因為沒有課,因此留在宿舍裡打電腦,不知什麼原因,卻突然昏倒,室友發現後馬上通知護醫,進行CPR急救,同時緊急送往醫院急救。

嘉義基督教醫院醫師楊智穎表示,由於劉昆岳送達醫院時,已經沒有生命跡象,暫時也無法斷定,確切的死亡原因。

聽到劉昆岳死亡的噩耗,嘉義大學的師長和老師,一時之間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抱頭痛哭。

發生這件突發事件,校方除了緊急連絡劉昆岳的家人處理外,同時呼籲學生平時作息要力求正常,在現在天氣變化頗大的季節裡,避免發生類似的意外與不幸。

打電腦要開門窗(必讀!)
據蘋果日報引用英國運動日報的研究,在密閉! 室內鎮日打電腦或玩電動玩具,要當心可能會中到電腦硬體受熱散發出的溴化二苯醚的毒氣.

長庚醫院毒物科暨腎臟科醫師林杰樑昨(十九)日提醒,不只是電腦、電視,很多以多分子聚合體製作的材料在使用發熱後都會散發有毒氣體,因此建議辦公室中央空調不要因節省電費而採用循環系統,而應採取作才能避免大家「有毒同享」。

據上述報導指出,曾有一名兒童整天關在密閉室內打電腦,而後出現肝腫大、掉髮等溴化二苯醚中毒現象,據研究者表示,包括電腦、電視等電器為防過熱會添入防止電器過熱燒壞的保護劑,而此保護劑會散發溴化二苯醚的氣體.

林杰樑表示,其實除了電腦,包括某些以多分子聚合體如塑鋼材質製造的空氣濾淨器、電熱器等在加熱後也會散發出有毒氣體。

事實上密閉式辦公室造成的大樓建築症候群早就引起重視?

林杰樑說,! 多數公司行號幾乎人人一台電腦,而每個辦公樓層也都會設一至兩台影印機,而有規模的辦公室用的都是中央空調系統,讓員工在冷氣房內舒適工作,不過電腦一整天使用會產生溴化二苯醚,影印機則會產生直接吸入就會造成肺傷害的臭氧,則會產生有毒的福馬林、油漆.其實只要空氣>流通,就能避免傷害,然而為了節省電費,很多公司行號中央空調系統採用氣體循環,其實只要調轉到氣體交換的方式,雖然電費增加,但員工健康可獲改善。

而在家裡使用電腦、電視等電器,林杰樑建議只要把門窗打開,或使用抽風機把室內空氣排出去,就可以避免毒氣「毒氣傷害」。

 

◎義守大學義大醫院中藥科 吳宗修藥師

若是謠言,一般筆者會引用網路追追追的調查報告來回答,目前此一部份網路追追追尚未結案,另有人提出觀點可供參考,內容如下:

首先這個文章很明顯是兩篇文章的結合體 證據為:在第一篇文章當中該學生昏倒的部份,完全沒有提到與溴化二苯醚相關的任何字或是詞.裡面也說了'暫時也無法斷定,確切的死亡原因。'
那為何會把溴化二苯醚與他的死亡扯在一起呢?這不就是所謂的刻意誤導嗎 ?

再來文中所指溴化二苯醚的中毒現象,諸如肝腫大、掉髮(怎麼跟前面昏倒最後致死不一樣了?)完全沒有任何參考來源或是考證,只是把大家所害怕的疾病全部參在一起罷了。

看之前版上文章說歐盟在2005年開始要禁用這部份,提供心得的作者說會繼續查證:
提到時間,作者所尋找的結果 ...
這至少是 2001/1/3 22:59 之前的舊新聞了。

如果轉寄文章內沒有附上這篇報導的確切日期,也意味著其中一位轉寄者認為這篇已經非常舊了,可能沒有說服力不足,所以才把文章日期消去。

另文中'據蘋果日報引用英國運動日報的研究'舉個蘋果日報就能夠加強報導的深度嗎?這也是另人值疑的部份.提供心得的作者認為最扯的是這個"英國運動日報", 隨便搜尋一下: http://tinyurl.com/yzkqakd
全部都是關於 '這個' 的報導呢?!恐怕這個日報是否真的存在?都要打很多個問號?基於以上考證,此報導相當不可信 危言聳聽之成份為多。

故如果覺得室內味道難聞,通風一下也無所謂,但是要致死恐怕是因為其他原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8.152.199
※ 編輯: ktu17 來自: 140.138.152.199 (11/19 13:00)
推 mocear:被害人是學弟,我們宿舍是六人一寢,要死也不會只死一個 11/20 11:16
→ mocear:後來學校認為宿舍幹部不會CPR,要我們三四年級去學急救... 11/20 11:18
---
內容來源
http://www.ptt.cc/bbs/NetRumor/M.1258606680.A.8C8.html

以上僅提供參考,在下任何結論之前應有足够且合理的證據,由以上的報導並無直接證據可證實學生的死因和電腦有關,更難以證明電腦所產生的溴化二苯醚毒會導致中毒死亡。

 

【藍藻和啤酒酵母,肥胖者不要吃?】

有此一說:

因藍藻和啤酒酵母都是含有豐富蛋白質,本身是肉食主義者,
如果吃藍藻和啤酒酵母這樣蛋白質會不會攝取過量?
導致膽固醇過高?謝謝

 

◎義守大學義大醫院中藥科 吳宗修藥師

藍藻和啤酒酵母皆是保健食品,所以並無可治療肥胖或肥胖者不要吃等問題.

保健食品雖被列為一般性食品,但與一般食品不同的是,它含有某些對於人體健康或疾病預防具有效果的成份,但其效果需有其科學研究報告其至有醫學臨床依據的。保健食品對人體生理雖然有些影響,但是一般來講這種影響是緩和的,較少呈現副作用,它不像「藥品」生病吃療效見效,病好了就要盡快停藥。所以,因藥品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如果你想用保健食品來養生保健,應該是依照產品所建議的量長時間、有耐心、不間斷的服用,才能感覺到它漸漸改善身體狀況的效果,不可能神奇如坊間有些誇大其實的宣稱︰「治百病」、「立即見效」、「療效明顯」等字樣。保健食品︰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故保健食品乃適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之食品。

結論是藍藻和啤酒酵母若為為保健產品,依上述的成份來看是可服用的,並不會有蛋白質攝取過量的問題,也不會有膽固醇過高的情況發生,當然更不會有服用後如一般廣告所說的"治百病"那些神奇的功效.

 

◎全優健康名館 陳艷雯藥師

1.海鮮及肉類屬於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量會導致膽固醇過高
2.藍藻富含60%~70%蛋白質.是屬於鹼性的植物性蛋白質. 而啤酒酵母則含豐富B群成份.並不會導致膽固醇過高的問題。

 

※※※※※※※※※※※※※※※※※※※※※※※※

 

台長: 千年老妖
人氣(69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雨露均霑】 |
此分類下一篇:《【邪魔歪道】健康沙漏-003》
此分類上一篇:《【邪魔歪道】健康沙漏-00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