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17 18:59:14| 人氣1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Produce 尋古之幽 甲骨文部首01 2013 05 08 calligraphy oracle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Produce 尋古之幽 甲骨文部首01 2013 05 08 calligraphy oracle





" "指事字," "在甲骨文、金文和篆文中都是畫的一橫,是古人

的記數符號,可能是畫的一道,也可能是一個籌碼,隸變後楷書寫作一。為

了漢字的書寫勻稱,後來另加聲符" "寫作" ",現在" "作為部首

不是從意義的角度設立的,而是作為一部份字的共有標誌,為便於查檢而定

的故""在不同的字裡,標誌的東西是不同的。

本義為數目字一。

書法中指一為橫(橫)在永字八法中叫做「勒」。

《說文》:" 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許慎

用這四句文來說明他編撰《說文》是由" "開始的。同時," ""

造分天地,化成萬物"。許慎的這種觀點來源於《老子》的" 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和《淮南子.原道篇》的" 道者一立而萬物生矣

"。這裡的" "是指宇宙的本體,這裡的" "是指宇宙最初形成時天地

不分的混沌狀態。許慎用宇宙的本體來解釋上古文字中的數詞" ",顯然

是不符合原意的。" "除了當數詞用之外,還可以用作副詞,當" "

" 一概"講。《荀子.勸學》:" 君子之學也,入手耳,箸於心……一可以

為法則。"(一,一概)由一概可引申為統一。《史記.秦始皇本記》:"

一法度衡石丈尺。"從副詞能轉為假設連詞,為" 一經" " 一旦"義。《

莊子.徐無鬼》:" 一聞人之過,終身不忘。"(過,過失。)

請注意:古書中的" 一元"一詞,多為"天下"" 全國"之義,如

《晉書.赫連勃勃載記》:" 夷一元之窮災。"即為" 清除了天下之窮災"

的意思。

" "是個部首字。在《說文》《康熙字典》等絕大多數的漢語工具書

中,都立有" "部。有些字因為楷書形體中含有" "的筆畫但又難以歸

部,只好歸入" "部,如""" "" "" """"

"等字。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

""在古代人的觀念中,認為一既是至大無外的一個整體

,包含所有的萬物,又是至小無內的個體。顧炎武在《日

知錄》中這樣說:“一為數之本,故可以大名之,又為數

之初,故可以小謂之。”

" "象形字。甲育文" ",金文" "取自中字中筆,篆文略同

像一根豎根形,隸變後楷書寫作︱。

本義為棍。

書法中指︱為豎(豎)在永字八法中叫做「拏。」

說文:" ︱,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讀若囟(信),引而下行讀若(

退)。"" "的本義是上下通,不過向上通應作信,段玉裁認為" "

就是"";向下通應讀作退," "" 退"的古文寫作。可見" "

為上下通文,也有進退之義。

王廷鼎說:" ︱為今棍棒字。"馬敘倫也認為" "是根棒字的初文

。看來,這也不失為一家之言,可供參考。因為" "也確實像一條棍棒

之形,而且" "" "讀音亦近。棍棒亦有上下通之用。如此,則"

"又成為象形字了。

" "不單獨使用,僅為部首字。《說文》《康熙字典》等都有"

"部。如" "字中的一豎筆就是能夠上下通的" ",所以""的本

義為貫或串通。有些字雖無" 串通"之義,但其結構中卻含有" "的筆

形,也可歸入" "部,如《新華字典》中的" """" "

" """等字。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

""古以或通於上或通於下之直筆為

︱,今則凡直皆自上向下直引,

俗亦稱之為直。

" "點,象形字。甲骨文取自主字在上之點,金文象火炷形,其下所

遺兩小點像甫墜之火花或餘燼,篆文像燈頭的火焰形,當是" "的初文。

後來因為古人讀書時斷句的標誌符號,成為如今作為頓號的一個點,隸變後

楷書寫作、。

本義為標誌符號。

書法中指、為點(點)在永字八法中叫做「側」。

《說文》:" 、有所絕止,、而識之也。"朱駿聲的解釋是:" 今誦書

點其句讀,亦其一耑(端)也。"這都說明" "本來就不是一個獨立的字

,而是舊時文章斷句的標點。這個標點就像今天所用的頓號。

" "不單獨使用,僅是個部首字。自明代《字》、" 正字通"開始

,凡是楷書形體中含有" "的筆畫但又難以歸部的字,都歸入" "部,

如《辭源》中的" """" "等字。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

""表示有所絕止的標記。現行標點符號中,以此

作頓號。古仍讀「主」  ,今則俗讀為「點

」。

永字八法中“點”叫做「側」

" "撇,象形字。甲骨文" "取自" "字偏旁,金文" "

取自少字偏旁,篆文像漢字向左拉的撇,在漢字構造中常用以表示一種

拉引器物或符號,具體表示什麼,在不同的字裡是有差別的,隸變後楷

書寫作。

書法中指" "為撇(撇)在永字八法中叫做「掠」。例「更將採筆,

十字頭上添一」《游文仲,千秋歲詞》。

本義為漢字的一撇。

《說文》:" ,右戾(利)也,象左引之形。" " ""

"義," 右戾"就是自而曲於左。段玉裁認為:"其字象自左方引之

,音義略同撇。"王筠認為:" 右戾,自右而曲於左也。' 左引',謂

向左引之也。"這些見解都是正確的,均闡明了" "的引向與筆形。

" "不是獨立的字,僅作部首使用。在漢字中,凡是楷書形體中

含有""的筆畫但又難以歸部的字,都歸入" "部,如《辭源》中

""" "" "" "等字。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

「書家永字八法謂之掠,是指自右向左拉的一撇,在漢字構造中

常用以表示一種拉引器物或符號。而撇的方向隨方向的轉變產生在不

同的字裡是有差別的。

-->""是指自右向左為一撇

" "象形字。甲骨文像植物破土而出時的萌芽形,金文粗體化,篆文

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乙。

本義為植物屈曲萌芽。

《說文》:" 乙,象春草木冤曲而出,……其出乙乙也。"段玉裁解釋說

"冤之言郁,曲之言詘也。乙乙,難出之貌。"其意是:""的本義是

表示孟春之時草木萌芽而又彎曲難出的樣子。此說不妥。" "的本義為彎

曲的魚腸。也正因為" "字呈彎曲狀,所以古人稱打勾為" 畫乙"。《史

記.滑稽列傳》:" 人主從上方讀之,止,輒乙其處。"若文章中有文字脫

誤,也往往用" "表示,如韓愈《讀鶡冠子》中有" 乙者三"的話,也就

是脫漏了三個字的意思。

後世""的本義淹晦,而被借為天干第二位,即" 甲、乙、丙、丁…

"" "。由天干的第二位又引申為第二的代稱。如《漢書.宣帝紀》

注解中說:" 甲乙者,若今之第一、第二篇耳。"所以,古代的二等兵稱"

乙士",二更時分稱" 乙夜",低於進士科舉的舉人科稱" 乙科"

" "是個部首字。有些漢字的結構雖不從" ",但它們的楷書形體

中卻含有" "(乙、、、、)的筆形,如《辭源》中的" "

" "" """" "等字。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

甲骨文中" "字的其他寫法

" "象形字。甲骨文字闕,金文" "象形,乃釣魚用之倒鬚

,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

本義為倒須。

書法中直而向左之一筆曰" ",在永字八法中,直者名「努」,曲

者名「趯」,俗則稱之為「」。

《說文》:" , 逆者謂之。象形……讀若橛(掘)。"段玉裁注

解說:" 者,曲金也。……象自下逆上之形。"可見," "就是一把

鐵子或帶的一條小木撅的形象,懸於室內可以掛籃子等物。

" "不能獨立成字,僅作部首使用。自明代的《字匯》《正字通》開

始,凡是楷書形體中含有" "的筆畫但又難以歸部的字,都歸入" "

,如《康熙字典》《辭源》中的" """" "等字。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

篆文“ ”上曲下彎像子的樣子。

-->永字八法中,直者名「努」曲者名「趯」

俗則稱之為「」

" "指事字。甲骨文、金文和篆文都是兩個籌碼或畫的兩道指明是數

目二、隸變后楷書寫作二,為了漢字的書寫勻稱,也另加聲符" "寫作"

"注意:" "本是等長的兩畫,與一短一長的古文" "(上)或一長

一短的古文" "(下)不同。

說文:" "他之數也從偶一。在《周易》中規定,八卦的基本符號有

" "" - -"兩種" "既代表陽,也代表天," - - "既代表陰,也代

表地(兩短橫)。也正因為這樣,許慎才把""稱為地之數也。""" "

許慎所謂"從偶一"也就是"從一"的意思。其實" "就是個數詞,用不

著去附會陰陽八卦之說。

" "的本義是數詞," "《荀子勸學》「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

而告二謂之囋」(囋:囉唆)引申為第二,杜牧《山行》霜葉紅於二月花。

又引申為次,《韓詩外傳》"君行一,臣行二。"

《西遊記》中有一段故事,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病危,奄奄一息,臣子

魏徵知他已魂到陰間,便託陰間舊友判官崔設法營救。當崔判官翻閱生死

簿時,見到唐太宗的死期是貞觀一十三年時,大吃一驚,如不設法竄改,李

世民之魂便回不了陽間。他急中生智,便在一十三年的" "上添加二畫。

後來閻王見生死簿上唐太宗名下還有二十年陽壽,便讓李世民返本還陽了。

小故事包含一個道理:小寫數目字容易竄改。為彌補這一缺陷,西漢開始流

行大寫數目,到唐代的武則天時,官方正式規定壹、貳、參、肆、伍、陸、

柒、捌、玖、拾這十個大寫數字,後人稱之為" 會計體"

" "是個部首字,由" "組成的字,大都與" "這個數詞的本義

無關如于、云、井、些等字。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

""在上古時代,還具有交通天人的神秘含義,許多神靈

都乘兩龍、操兩蛇,或者本身就是兩面神。在已出土的仰

韶文化彩陶上,可以見到雙魚紋。

表示二這個數的字,還有兩、雙、再。

" "指事字,甲骨文、金文、篆文取自亢字偏旁,義闕,乃僅作部首而無

意義之字,按訓、頭指事亦通。

《說文》:" "說文中設有的部首,該部首最早見于金韓孝彥撰的《篇

海》本無音義。明代梅膺祚的《字匯》註" "為徒侯切音頭。明末張自列的《

正字通》注" "為徒初音頭,義闕可見" "有音而無義,僅為部首而不能

獨立成字。

常用的字典,辭書,大部設立" "部,因為有些漢字的形體結構含有"

"的筆形,但難以歸部,就只好歸入" "部如" "" "" ""

"等字。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

交亦亥亨

" "部首變化的字例



台長: 長樂
人氣(1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認識甲骨文 |
此分類下一篇:Produce 尋古之幽 甲骨文部首02 2013 05 22 calligraphy oracle
此分類上一篇:2013_0516_171520_書心寫意_甲骨文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