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01 00:06:01 | 人氣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星雲獎》不公正?奇幻作品擬分開,建議和說明;頒獎實況錄影

http://you.joy.cn/video/1791679.htm 
(星雲獎頒獎實況錄影↑)

黃海註:以下是華語科幻星雲獎,大陸主辦單位對三三丰《首屆華語星雲獎的評論和建議》點評的回應,是大陸觀點;個人的報告和感想寫作中。

-----------------------------------
←圖右,程婧波,大會主持人之一,她寫得非常優美神祕的奇幻作品〈趕在陷落之前〉刊登在中國國家級刊物《人民文學》,她是此次唯一獲得奇幻小說作品獎的作者。




     
  對三三丰《首屆華語星雲獎的評論和建議》的回應
                                                 星雲獎 新聞中心發言人
                                                                                                                                                                                       

   首屆華語星雲獎組織委員會新聞發言人點評:
    三丰以極大的熱情與善意對首屆華語星雲獎進行了點評,提出了許多可行的建議,對我們幫助很大,我們誠意邀請三丰加入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同我們一起組織下一屆的全球華語星雲獎評選活動。同時,由於三丰對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及組織首屆全球華語星雲獎的全過程不瞭解,有一些誤判,我們必須予以說明。 

點評: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719789/ 
預測: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056344/ 

對比一下預測,三個獎猜錯了:最佳作者、最佳短篇、最佳翻譯。另外開出好幾個雙蛋黃甚至三蛋黃也是沒預料到的。最佳作者給了大劉韓松這兩位目前最有影響力的作者。但問題是這個獎的宗旨有點模糊,是名人堂/大師獎式的,還是獎勵去年表現出色的作家?如果是前者,確實應該如大劉所說,給輩份更高的作者發,如果是後者,大劉去年基本沒發作品,韓松發了幾個短篇,老王其實表現更佳才對。最佳短篇,程婧波擊敗老王,並不意外,這可能也是本次頒獎唯一體現奇幻的地方。最佳翻譯給誰其實都一樣,呵呵。 

這次星雲獎幕後的大功臣是程婧波,從協會成立到籌備獎項,再到聯繫贊助、編輯短片、寫串場詞主持晚會(看她的回顧:http://luuudooo.blogcn.com/diary,33532089.shtml),她幾乎挑起了首屆星雲獎一大部分的重擔。應該也給她發一個獎。 

(首屆華語星雲獎組委會新聞發言人點評:這說對了一半,首屆華語星雲獎頒獎典禮的一大部分重擔是由組委會副秘書長程婧波承擔的,她是首屆華語星雲獎頒獎典禮的大功臣,在頒獎典禮後的世界華人科幻協會領導班子會議上,全體成員長時間鼓掌向她表示感謝。但是,從協會成立到星雲獎籌備工作,卻不是程婧波一人能挑此大樑的,這是多個團隊彙聚在一起形成的合力。這些團隊是:以吳岩、姚海軍為首的星雲獎組委會;以吳岩、韓松等為首的北京科幻團隊;以姚海軍、楊楓為首的《科幻世界》團隊;以鄭軍、楊波為首的重慶科幻團隊及其他部分《科幻世界》系外的科幻群體、網站;以黃海、趙如漢為首的港澳及海外科幻群體;以程婧波為首的《科幻世界》系外的部分科幻奇幻作者;以董晶為首的四川科普科幻QQ群;以董仁威、松鷹為首的世界華人科普作家協會領導集體。) 

因為是首次,並且籌備時間較短,所以不免有些問題。相信會後,協會的各位大佬應該也作了深入的探討了。我這裏也提供一些淺見。 

一、奇幻要不要納入 

本屆從提名到獲獎,基本上是科幻的天下,奇幻唯一的代表是程婧波的短篇。把科幻奇幻放在一起,出發點是好的,星空獎也是一樣這樣做的。不過星雲獎的問題在於從協會會員到評委都是科幻出身為主,就實在難以顧及奇幻了。會員和評委們連奇幻都很少看,怎麼能評呢?星空獎的解決辦法是無門檻的讀者投票和評委組成的多元化。但星雲獎不能這麼做,因為星雲獎的特色就是專業性的協會會員投票。 

我的建議有兩點。一是大力引進奇幻作家作為會員。比如協會名字就可以改為華語科幻奇幻作家協會,這也是美國的做法。 

第二點,在奇幻作家還沒有比較多的代表的時候,至少暫時將奇幻和科幻分開評獎。在現有的科幻獎項之外,設3個奇幻的小說獎(短中長篇)和1個最佳奇幻作者獎,找另一個對奇幻熟悉的評委會(等於兩個平行的評委會,1個科幻,1個奇幻)來推作品提名,“強迫”會員們(即使暫時都是科幻迷)去讀一讀提名的奇幻作品,再來投票。 

等到科幻奇幻作者在協會中都有了相當數量的代表,那時候可以再考慮合流。 

二、評選的流程 

第一屆的評選流程肯定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問題我覺得主要出現在提名的過程上。如果提名能很好的反映年度的水準,那即使評獎是由評委會幾個人“暗箱操作”,那問題也不大。但是完全由幾十個會員來提名,就有問題了。 

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有1200多名會員,分活躍會員(有作品發表的作家編輯等)和附屬會員(出版人、經紀人等)。全部會員都可以提名投票,只有活躍會員可以參加終選投票。因為他們人數眾多,因此不怕提名投票結果會有很大的偏誤。但目前華語科幻作家協會才幾十個人,靠這幾十個人投票提名,偏誤會很大。比如這次居然中篇全部空缺。 

在華語科幻(奇幻)作家協會成員人數沒有達到200之前,我認為都無法學習SFWA讓成員提名。在給出我的解決方案之前,我們看看手裏有什麼牌: 

- 數十個會員,算是專業性比較強的,但人數不多;
- 評委會數個成員,專業性更強,但每個人受限於時間精力,無法閱讀很多作品。
這麼看來,即使評選流程掉個個兒,讓評委會提名,會員投票,那對評委會成員的要求也太高了,他們等於需要通讀大部分作品。 

我給出的解決方案是: (「我」是指新聞中心發言人,並非黃海)

第一步,成員推薦,評委會提名。
 
基本上,提名由評委會來做,評委會的幾個人可以協商權衡,做出最具專業性的提名名單。一些即使因為平臺問題沒有多少讀者但品質很高的作品,也可以獲得提名的獎勵。
但是,前面說的,如果完全由評委會操作提名,對他們的要求也太高。會員們這時候就要幫助評委會來縮小範圍。怎麼縮小呢,那就是會員推薦。推薦不是簡單的說個標題,而是填寫一張有固定格式的推薦表單,推薦表單裏必須給出作品推薦的獎項類型(這樣就省掉組委會去查每個作品的字數,是短篇中篇還是長篇由推薦人來查字數報送)、作品內容簡介和提名的理由(理由可以由組委會先列幾個固定的讓推薦人打勾,同時讓推薦人文字闡述)。這個推薦表單,也可以讓每家雜誌和發表平臺來填,等於是讓他們報送自己出的優秀作品。相信通過這個推薦表單的填寫,會員們會認真推薦自己喜歡的作品(而不是簡單打個勾),整個評委會的視野也可以縮小很多。 

這個推薦表只是評委會的參考,評委們當然可以自由選擇表單範圍以外的作品。而且,有了這樣一個詳細的表單集合,評委可以按圖索驥,找自己感興趣的來看。即使評委沒時間看,那通過推薦人的簡介和推薦理由,也可以做出不至於很離譜的決定。所以這樣一來,評委們的工作壓力就小了很多。 

我前面說的奇幻獎項的評委會,可以用同樣的操作方式,但如果會員們大部分為科幻方向的,奇幻評委會完全可以更自由地裁量提名。這對奇幻評委們的挑選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比如騎桶人、阿飛等每年閱讀量都很大的業內人士,就是很好的選擇。
第二步,會員投票決定獲勝者。 

評委會選出每個獎項的5個提名。這時候會員們就可以在這個範圍裏投票了。會員們完全可以通讀每個提名的作品,來選擇獲勝者。即使沒時間讀很多,通過評委會的提名介紹,應該也有點數了,做出的選擇也不至於離譜。這個環節裏面,會員的數量即使只有幾十個,問題也不大,因為每項五個提名選擇而已,不會分散多少票數。 

三、獎項設置 

目前獎項是挺多的,不過針對個人(最佳作者、編輯、翻譯)的獎項宗旨很不清楚——到底是獎勵個人以外所有的貢獻,還是他上一年度的成績?當然,如果是針對後者,投票人也難免出現考慮此人非上一年度成就的現象。但至少必須明確該獎項到底取那一頭。
我的建議是:取年度貢獻這一頭,同時增加一個大師獎/名人堂獎,以獎勵作者以往所有的貢獻。 

另外,如果想鼓勵年輕作者,完全可以設計一個“年度最佳青年作者獎”,30歲以下的作者有機會領。呵呵,超過三十歲,去跟大劉韓松等人競爭吧~~ 如果還想獎勵女作者,那年度最佳女作者獎也是可以的,但就怕其他人說怪話:來來去去那麼點人,還這麼多獎,哈哈。
所以我建議的獎項(不注明科幻還是奇幻的,就是都包括): 

個人類:
年度最佳科幻作家
年度最佳奇幻作家
年度最佳青年作家
年度最佳編輯
年度最佳翻譯 

大師獎
作品類:
年度最佳科幻長篇小說
年度最佳科幻中篇小說
年度最佳科幻短篇小說
年度最佳奇幻長篇小說
年度最佳奇幻中篇小說
年度最佳奇幻短篇小說
年度最佳劇碼
年度最佳評論
年度最佳美術作品 

機構類:
年度最佳期刊
年度最佳社團
年度最佳網站
以上。

台長: 阿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