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22 19:26:06| 人氣1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Point of origin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照片中這兩位
一位是外婆
一位是我媽媽

外加正在拍照的我,剛好三代一脈相傳


這次返鄉是為了回去看外婆

有人小時候一旦不稱心如意
有時會夢想著自己是哪個有錢人遺失的小孩
夢想著哪天親生父母會來接你回去
小時候我最遠的親生之夢
是我外婆家

外婆家那邊的親戚一直以來都與我們很親
外婆家的四合院很大很好玩
外婆也很疼我

當年一個人身處陌生城市不知所措時
光是外婆來訪這樣的一個熟悉身影
就能帶來一份很大的安定力量

有一段時間,外婆家幾乎成為我們心中的避風港
每每當家中出了什麼狀況
我們總會去跟媽媽說, 那你就暫時搬到外婆家去住啊

家裡改建時, 媽媽的確住過外婆家一段時間
但是我們心目中的習以為常
似乎是上一代心中的疙瘩
對媽媽來說,一個嫁出去多年的女兒
是不該如此大辣辣的住回娘家
我那時才隱約感受到一種大家族的壓力

外婆生了三男五女共八子
媽媽排行三女

大舅與大姨是典型的傳統農家苦命老大
不得上學讀書,不但要幫忙帶弟弟妹妹,還要下田耕種

外公脾氣很壞,很凶
聽說連村裡的狗都怕他
吃飯時外公一上桌,大家都噤聲不敢說話
不過我很小時外公就癱瘓了
所以沒有經歷那樣的盛況
反而覺得外公和藹可親

中國人的”開枝散葉”是很動人的形容詞
大舅生了兩男兩女
大表哥人在蘇州工作,二表哥移民到加拿大
這一家四個表哥表姊總共生了七子

大姨生了四男
二表哥前往巴拉圭工作
前兩年大姨與姨丈在表弟陪同下去看表哥
兩個不識字的老人隻身回來
表哥怕兩老迷路,幫姨丈辦了輪椅登記
於是兩人一路上有人幫忙推輪椅,到美國轉機又飛回台北
復興劇校畢業後考上日文系的表弟繼續留在巴拉圭
一段時間後帶回了一個語言不通的巴拉圭女朋友


一大家子的親戚聚在一起是很恐怖的浩浩蕩蕩

去年過年才回來不到三分之一的親戚
全部聚在我家
媽媽就已經在創下世界紀錄的時間內幫二十多人花上一小時煮上一餐


不管是紅樓夢或是其他描寫宗族的小說
很迷人的一點是其中總有一位凝聚家族的大家長
我也總會很著迷於這些家人對大家長表面的孝與順

再怎麼惡質,或是再怎麼沒出息
回家面對老人家時,總是這樣發自內心的唯唯諾諾
甚至唯恐惹老人家心煩
看著什麼神醫喜來樂的老爸,或是後山日先照的媽媽
我常納悶的想著,這到底是文化中的哪一種神奇力量
至少我就不會這麼聽媽媽或外婆的話

很多年前,哪個阿姨就說過,外婆如果不在的話,恐怕以後大家都不會回來了

這個話說得實在,也說得令人心傷
不過,這是不爭的事實

二姨過世多年,遺下的四個孩子已各自成家
住在梅山的二姨丈早已再婚,也從未出現過
倒是二姨的四個小孩每年過年都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回娘家”
前年我還跟表姊夫牌桌上相識
打了一場命短的打不到結局的慢速麻將

原本健朗的外婆
自從幾年前一場腳踏車摔車後,身體日漸衰退
今年更惡化到有老人痴呆跡象

最近鄉下那邊剩下的大舅媽被表姊接去台北了
只剩下外婆一個人
永遠記不得自己是否吃飽了
一天只吃一頓,就是我媽媽送去的那頓餐飯


我問媽媽 : 那附近不是有住別人嗎,大家不是會互相照顧?
媽媽 : 那一帶每一戶都只住一個人, 每個人都像你外婆這麼老..

外婆的症狀讓她行為越來越怪
因此上週媽媽把她接回我家了

我回家讓外婆認人
她知道我是誰, 但是卻對我說 : 今天不用去上學喔...
或是跟我聊二舅媽幫我辦的相親,問我有沒有看上誰

這天她在媽媽幫助下穿好這套衣服
說是要打扮的漂亮回家 : 趕快叫老大開飛機來接我
媽媽 : 哈哈, 你怎麼比阿扁還要大器,還叫飛機來接你


回台北那天我花了一段時間膩在外婆身邊
問她知不知道自己是哪一年出生
問她知不知道這是我家
要她安心的住下來

她卻忽然清醒的說出自己的年齡
也清醒的說她不想拖累我們
”拖累”二字用的是很古典的台語,我還得請教媽媽才聽得懂



媽媽於是會笑嘻嘻的轉述,外婆最近說話有多”九怪”
她說怕 ”尖嘴仔”咬她

我說, 何謂尖嘴仔
娘 : 就是蚊子啦

刻意問著外婆經歷過的日據時代
聽著她說的優雅古台語
安慰她子子孫孫分佔世界各地的偉大

不捨一家之寶,就這樣逐漸凋零

該來的際遇總是會來
看著媽媽對外婆的胡說八道的輕鬆以對
不禁認為可堪告慰的是
還有如此的堅強的模範在引導我們最好的應對態度







既然回南部了
就來介紹大名鼎鼎的北港媽祖廟
這是從廟對面的市場所拍攝

很久前回家發現廟的頂端覆上畫布
生氣的想說這是搞什麼
後來才知道這座一級古蹟經歷大火,正在整修中
畫布是為了保護它
小時候玩耍的”神聖”地方差點成了斷壁殘垣
但是真正令我不平的大概是收了幾十年飽滿香油錢的管理會
竟然還貼出公告說整修經費缺乏,請善男信女多多慷慨解囊

而我所在的這個市場
在我小時候曾是全北港最熱鬧的所在
裡頭密密麻麻的全是店家
有裁縫店,五金店,小吃店,肉飯,菜飯...
記得我每天上學時經過市場通道
有一家賣蝦丸,貢丸,魚丸的店家
總是把剛完成的產品晾在大圓竹簍上攤平
讓電風扇吹乾
香味四溢到我每天念茲在茲就是設法偷一個來吃


將近二十年前,這裡經歷了一場大火
火災後棄置多年, 原有商家已經紛紛在別的地方集市
這兩年才終於蓋好這座商場
卻因為租金昂貴且氣數已盡
再也熱鬧不起來

這個””龍華富貴市”剛開幕時
曾經有一家銀行設在它的二樓
可惜我們北港人毫不珍惜
直到失去了也不覺得可惜

如今所有店面紛紛退出
只落得平常養蚊子兼過年擺攤賺觀光錢之用

連我都開始遺忘,甚至懷疑起小時候的記憶








這是市場另一頭出口外的巷道
重點不是左邊的蔡復興,而是右邊很隱約的黑衣女士

好吧,蔡復興也很重要
聽說這是個二級古蹟

從我小時候它就是這個樣子了
媽媽說這是一家”販仔間”
也就是給來往商旅投訴的旅店
以前外公去屏東幫忙收成花生時
就是投宿這種地方
回來後還會描述”販仔間”內部的情形

這算是奇特又難得一見的珍貴古景
蔡復興的主人既然不幸被列入古蹟,無法改建,也只好認命
當局要是有心
不要老是只想剝削媽祖廟的存在,拼命賺觀光客的銀子
只要能好好發展維護這一帶的古蹟
配上北港特有的媽祖文化節日等等
相信比跟新港搶大甲媽祖進香搶得頭破血流還容易提升北港的發展...


好吧,每次一講到北港當局我就一肚子火

來說說旁邊的風騷老闆娘

這個攤子賣的是麵線糊與油飯
麵線糊就是麵線加水煮成糊狀
油飯只是用竹桶蒸好的糯米
兩者本身原先都是清白沒有加醬料

一旦加上特製的滷蛋白或是滷肉(可以跟老闆選擇)
一碗10元的麵線糊與一碗20元的油飯
就成了外地人絲毫不知, 當地人與返鄉遊子假日時間大排長龍的道地故鄉風土小吃

而這位老闆娘更是 bonus
不知何時就繼承了這個家業
清妝淡抹,頭髮挽的乾淨,腳踩高跟鞋,手上美美的指甲彩繪,身著優雅的長禮服
笑起來迷人,凶起來嚇人
十足充滿了個性,手腳又十分俐落有效率

光是站在旁邊當背後靈都覺得值得

而今日因為不是假日
小吃攤照例得延長經營到中午12點

老闆娘正無聊的坐在椅子上看報紙打發時間...







接下來是另一角的金剛刀剪行
在我小時候,它是位於市場內的

其實連剛剛的小吃店也位於市場內
它們都是在火災後才紛紛在附近安身立命

我小時候對這家店的店名非常好奇
它那個(原)天來鐵店的招牌已經從我小時候掛到現在
恐怕現在認識金鋼刀剪行的人勝過天來鐵店吧
不過老闆竟然就是捨不得換掉招牌
是為了省錢還是念舊呢


這家店的存在功用,磨刀剪勝過賣刀剪
小時候媽媽就常叫我拿菜刀去給它磨
那把菜刀已經磨得好薄
薄到用彈指神功似乎就吹彈得破
勤儉持家的老媽還是會讓我去磨到像肥皂那樣洗得不剩為止..


現在勤儉的人大概少了
老闆每次也是都這樣無聊的坐著看報


那天在家裡看到一個某人改名後改運的獨家新聞
今天又看到一則北一女雙胞胎迷足球的新聞


我才領悟到...
原來..


新聞...

都是給無聊的人看的



這兩隻也是從外婆傳下來的...

台長: 菜市場熟女
人氣(1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