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03 11:20:01| 人氣2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映画】殘暴自溺的愛情屍塊─《漂流慾室》(The Isle)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韓國電影近年來在國際影壇上,漸展頭角,揚眉吐氣。導演方面,除了甫以《老男孩》(Old Boy)一片拿下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的朴贊郁之外,還有今年二月剛出爐的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金基德。

今年是金基德第二次躋身柏林競賽獎項,終以《撒瑪利亞的女孩》獲得了第54屆最佳導演銀熊獎。(同屆更大的新聞是,莎莉賽隆甩脫花瓶形象,勇奪柏林影后。)

金基德,被譽為全球最具潛力的新銳導演之一。他2002年的舊作《春去春又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近日正在台灣上映,對人性善惡之辯證深獲好評。其實在他獲得柏林最佳導演頭銜之前,他的電影便以內容大膽、畫面殘暴、刻鑿人性陰暗面而自成一格。

尤其是2000年的作品-《漂流慾室》(The Isle),堪稱其殘暴美學之經典代表。

《漂流慾室》(The Isle)描述的是,一個亡命之徒和一個啞女相戀相殘的變態愛情故事,場景沒有離開過一座重山環抱的湖泊,和幾間漂浮其上的船塢。光是在角色和佈景的設定上,就能看出金基德對於挖掘邊緣題材、邊緣生活、邊緣人物、邊緣人性的執迷與偏好。

以寧靜湖泊的「遠景」(long shot)加上「鳥瞰」鏡頭做開場,青翠山林,煙霧裊裊。這樣頗具東方潑墨畫寫意精神的湖光山色,同樣出現在《春去春又來》當中,足見留學法國修習美術的金基德,對於東方美學表現主義存在根本的迷戀與認同。

《漂流慾室》(The Isle)之所以好看,是因為節奏緩慢卻能一拍拍擊到共鳴點,人心在性慾、愛慾、暴力、自毀之間的游離關係,藉由小船在湖面漂移、穿梭船塢之間的意象具體化展演。

另外,突破尺度的感官刺激,更是導演高明之處,例如:吞釣鉤自殺、將釣鉤塞入陰道自殘、從活魚身上切下一塊肉再放生、把活魚剁爛或電擊以求發洩、籠中鳥沉入湖底還拍翅掙扎。運用令人作嘔的畫面,加上幾乎沒有對白的靜謐,讓詭譎的氛圍氤氳瀰漫著觀者的情緒,進入獨特之心靈滌淨狀態。

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輕》中曾說,愛情必定有暴力的成分。金基德的《漂流慾室》(The Isle)想表達的,或許正是如此。

台長: JR
人氣(2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觀後感 |
此分類下一篇:【映画】以災難滌淨貪婪─《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此分類上一篇:【映画】流轉的命運在唱歌─(The Man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