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04 12:42:31| 人氣6,33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影評》:【英雄】的色彩運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英雄】
==========================================
導演:張藝謀
編劇:李馮、王斌、張藝謀
演員:李連杰、張曼玉、梁朝偉、章子怡
、甄子丹、陳道明
2002/中國/35mm/Colour/120mins
==========================================

【英雄】片中最重要的元素當然是顏色,
首先列出四種顏色的出現場景:

紅色:無名向秦王陳述殺殘劍飛雪之經過。
==>無名向殘劍求"劍"字,此時秦軍攻趙,無名與飛雪合力擋箭,
之後無名把長空的槍頭展示給兩人看,並挑起長空與飛雪之間的
曖昧,殘劍心裡憤恨,故意與侍女如月發生姦情,飛雪忿而剌死
殘劍,隔日先解決如月,再去與無名挑戰,敗於心煩意亂之下。

藍色:秦王識破之後,臆測殘劍飛雪之間的經歷。
==>無名把長空的槍頭展示給殘劍飛雪看,並展示『十步一殺』
的功夫以取得兩人的信任。殘劍與飛雪幾經掙扎,比劍之後由
飛雪於隔日挑戰無名,飛雪赴義之後,殘劍與無名並在湖上用
意念比劍以悼飛雪。

白色:無名重新陳述殘劍飛雪之間真正(?)的經歷。
==>無名展示槍頭與『十步一殺』之精準之後,殘劍勸說不可
剌秦。飛雪氣忿,刺傷殘劍以阻殘劍。飛雪於隔日挑戰無名,
故意落敗。(但沒死)殘劍於城外與無名相會,再次以『天下』
二字勸阻刺秦,並贈以配劍,名之『人不離人,劍不離劍』。

綠色:殘劍回憶過去與飛雪從相識到刺秦到無言之經過。
==>兩人以『拔劍』相識,同練書法以求悟劍,殘劍與刺秦之
前悟得『無劍之劍』,刺秦之時,殘劍手下留情(此時把劍打
成殘劍?),故意錯失刺秦之機,飛雪極為不滿。從此不與殘
劍對話達三年。

--------------------------------------------------------------------
四種不同顏色分別象徵四種不同心境,
紅色代表無名"殘暴、激烈、衝動"的心境,
藍色代表秦王"大無畏、寬廣"的心境,
白色代表無名"平靜溫和"的心境,
綠色代表殘劍"和平最高境界,無劍之劍"的心境。

無名本來一心刺秦,仇恨讓他嗜血嗜殺,面對秦王時講的
第一版情節也都充滿了血紅的殘暴與衝動(姦情、情殺…),
他當時的心境的確最應該以紅色來代表。而秦王竟然輕易識
破,與殘劍飛雪兩人一面之緣竟能感知其人其風(神化秦王?)
,在無名十步之脅而自己並無防備(這一點由電影後段秦王送
劍背對無名可證明)的情況下,指出無名破綻(不怕死…)並說
出自己心中的第二版情節。
第二版的情節充滿大情大義,無論是殘劍飛雪兩人對無名的
信任,或是殘劍飛雪相爭捨身赴義的過程,都表現出一種偉
大的氣度。這樣子的想像出自秦王,自然代表秦王也有大氣
度,於是用藍色來代表這種心境。(其實我覺得藍色這一段
的演技也跟紅色很不一樣,殘劍飛雪的表情都非常平靜而沉
著…)被秦王的大氣度識破並直接點出之後,無名的心境由
紅轉白,由殺轉不殺。白色代表此時的無名已被秦王的藍感
化了,而白色這段第三版的情節也提到了所謂的"十步一殺"
的精準,無名"十步一殺"的絕技,即可以達到"不殺"(殺飛雪
而必不死),也可以達到"必殺"(刺秦王而必不失),也就是
說,處於白色心境的無名,內心其實已由必殺轉為不殺,殘
劍以"天下"二字勸說不可刺秦,無名本來不明究理,但秦王
的氣度攤在眼前,無名之前紅色的心境已徹底改變。而綠色
是殘劍在第三段無名白色之中的陳述,綠色在這裡代表最高
境界,無劍之劍,不殺之殺,片中一直把武術比作一種藝術
(音樂、書法),反覆強調藝術的最高境界反而是一種"無"的
境界(大音希聲,秦王悟出"劍"字無劍)。在這裡殘劍和他的
綠色就代表這種境界,之所以為"殘"劍,正是因為他已到了
無劍之劍的境界。

用以上的觀點來分析片尾的結局,我們看到秦王被一片黑色
(秦國崇尚黑色,黑與白對比)包圍住,是大家的力量驅策著
秦王去殺,其實秦王的心境是藍色的,但黑色的秦國人(不
如說是時勢)要他殺無名以正風紀,我們清楚看到秦王在最
後其實是不忍心殺無名的,但最後還是作了殺的決定,張藝
謀在這裡展現了一國之君的無奈之處。而最後飛雪與殘劍兩
人穿著一身白衣,以一把劍前後相連貫穿而一同殉道,又呼
應了片中一直提到的"人不離人,劍不離劍"的那句話。在這
裡我想張藝謀是要強調,飛雪(飛雪如果有代表色應該是紅
色…)和殘劍(綠色)是不可分離的兩種觀念。要不是有仇恨
驅使,最終也不可能悟出無劍之劍的境界。要不是先想殺,
如何悟出不殺?所以這兩種天差地別的觀念其實是一體兩面
,互利共生的,所謂的"人不離人,劍不離劍"。

本片的結尾其實呈現出一種極大的矛盾,無名最後不殺秦
王,暗示著無名相信秦王也相信殘劍,認為把天下交給秦
王,對天下是好的。但是結果秦王被群眾逼迫作出黑色的
決定殺了無名,最後殘劍與飛雪也一同殉情。紅藍白綠四
種心境最後只留下了秦王的藍,秦王的藍卻也只能被秦人
的黑給淹沒了。我想在這裡張藝謀表現出一種英雄也無奈
的感覺,張藝謀想為秦王翻案,但同時告訴觀眾,秦王再
怎麼好,也無法改變他是暴君的歷史。殘劍提出的"天下"
二字,及片中明顯頌揚的"不殺",說明了這部片最大的主
旨是"反戰"與"和平"。有許多人提到"英雄"這部片有很偏
頗的中國大一統觀念,其實我覺得張藝謀並沒有這種傾向,
不然就不會在最後讓我們看到一群黑壓壓的秦國人逼迫秦
王下決定了。身為趙國人的殘劍竟然叫無名不要刺秦王,
表面上好像是說:
"獨派的台灣人(無名)你不要想反抗了,統派的台灣人(殘
劍)快去說服他們吧。"
而無名竟然也真的就放過秦王,表面上好像是說:
"獨派的台灣人(無名)你是不了解我們偉大的領導人(秦王)
,了解之後就想歸順了。"
但是張藝謀給我們的結局是一個Happy Ending嗎?
我覺得張藝謀在本片中毫無疑問的是在讚揚"秦王",
但我絕對不覺得他在讚揚"秦國"。
我想,片中的四個人都是英雄,但英雄還是無法改變大環
境的。

2003-02-22

台長: godfly
人氣(6,33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小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小影評》:【甜蜜的永遠】

持久液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13:08:0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