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21 19:51:56| 人氣3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何謂愛情(節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般人,特別是年輕人,一想到愛情,都總會想到許多甜密浪漫神魂顛倒的感覺。但愛和這些感覺的關係是不是真的那樣密切呢?

  正如上面說過,愛和好感並沒有必然的關係。所以愛一個人不一定有甚麼甜密的感覺,這是肯定的。對,不論那是對親人的愛、對民族的愛、對人類的大愛,都是如此。但是愛情會不會是例外呢?也許。但我們也得留意兩件事。首先,即使相愛極深至死不渝的情人,那種甜密浪漫的感覺都很難永遠維持,而即使維持,也無法永遠保有熱戀時期的濃烈感受。那是不是說他們之間的愛比以前減退了呢?有趣的是,許多這一類配偶都說,不,我們的愛比前只有更深更醇。那就是說,感覺的淡退不但於愛情無損,而且說不定還對愛情的深化有利呢!

  第二,即使在愛情之中有甜密的感覺,也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如此。相愛最深的人的相處也必然有平淡的時刻,甚至有吵架的時候。一對夫婦可能為了許多日常事務而奔波,不覺使二人的相處變得平淡。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幾個月後,其中一方察覺到彼此相處的質素下降了,就特意為夫婦倆安排了一些節目,二人的情意才又濃烈起來。一對小情人可能為某件小事吵了五分鐘的咀,然後和好如初。但是我們卻萬不能說,在夫婦之間幾個月前有愛,接著的幾個月愛沒有了,最後又再次出現;更不能說小情人在五分鐘前相愛,在接著的五分鐘把愛情給丟了,五分鐘後又把它撿回來。由此以上兩點可以看出,不論愛情之中有沒有甜密的感覺,愛並不一定和這種感覺成為正比,而愛也較感覺持恒和可靠。

  那麼究竟有沒有一些感覺是和愛永遠相連的呢?我想那倒是有的。首先,在愛中必然有一種人與人之間互通的感覺。這一點適用於任何以人為對象的愛,而不限於人。愛一個人(而不只是喜歡)就必然是與這個人憂戚相關,為這個人的成長而喜悅,為這個人的幸福而欣慰。愛一個人、愛一個國家,甚至是愛一種藝術,都是如此。在這種相連的關係之中,我感到我和我所愛的對象合而為一,於是我經歷到一種自我疆界崩潰的喜悅。這就說明了為甚麼有些人愛上了一個人,即使對方完全不愛他,他也可以死心塌地,因為在他心中他的愛人己經成為他的一部份,萬萬丟棄不得。可是這一點也成了佔有慾的源頭,而佔有慾一方面在愛中似乎無可避免,另一方面卻也極端危險。

  第二是安全感。這一點尤其明顯地表現在相愛的人心中。因為你愛我,所以我知道我在這個世界上有所倚傍,這就是安全感。但是這種安全感卻並不是被愛的人才能擁有的,比方一個人愛自己的國家,不論他的愛有沒有得到回報,這種愛本身就帶給他一種安頓之感。愛讓人知道世界上有甚麼是重要的,愛給與他人生以方向與重量,所以愛就是人心靈的家。

  第三,在這種相愛的關係之中人有一種與他人共在的感覺,人是害怕孤獨的,而愛正是治療孤獨的最佳處方。 所謂共在,並不單單指在空間上的共在關係,所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是此意。一個愛學問的人可能躲在書房裏讀書,而其學問不為世俗人所認同,但他仍然可以在心靈之中與古往今來所有心有所同的學者為伴,因而除去許多寂寞。當然,這種精神上的共在,對絕大部份來說都只能是次好的,人畢竟是同屬精神與肉體的動物,有精神上的共在而無肉體上的共在,正如有肉體上的共在而無精神上的共在(所謂同床異夢即是如此),都是缺憾。與安全感一樣,這種共在的感覺不一定要等到他的愛得到回報時才能享受得到。上面例子中的學者覺得所有其心有所同先賢古聖都與他為伴,然而這些先賢古聖甚至不知道他的存在。

  第四是共鳴。這一點表面看來並不明顯:我愛我的國家,但我不一定對我國人民的作風有所共鳴,甚至還可以深惡痛絕。可是,一般而言,愛意味了了解,了解意味著共鳴。共鳴一般表示同意,但這卻不是必然的。共鳴只是分享其感受,而這正是面對一個憂戚相關的人時少不了的。正如前面說過,愛包含了接納,但接納可不等如不介意,不介意很可能只是漠不關心,接納可得要設身處地的理解和同情。我可以不同意你的生活方式,但如果我愛你,我就得理解你因何如此生活。

  八十年代香港曾經風行這樣一首流行曲:「願這天君心待我真的好,其餘幻變管不到,惟要這一剎真的傾慕,其他的不想再知道。」通俗的情歌時常有這樣的歌詞:這一刻我是真心愛你的,但是明天如何又有誰知道呢?看起來愛和承諾是兩回不相干的事。

  近年社會科學界也流行這樣一個觀點。愛一個人實在無須天長地久,「隨情而聚,情逝而散」,不但不叫涼薄,反而是「感情純度高」的表現。 但事實是否如此呢?

  這樣的論述本來有點奇怪,但是在後現代風潮下,衝擊既有建制成了時尚和身份的代表,卻使得許多奇怪的論述都大有市場。愛和承諾關係密切,這本來是再也清楚不過的事,一個人今天很愛國明天卻賣國,我們會說他根本從來就不曾愛國;一個母親今天很愛她的孩子,明天就不管他的死活,我們也不會說這叫母愛。為甚麼一進入愛情裏我們就忽然覺得愛可以那末不穩定,而又無損其價值的呢?

  這樣看來,愛和感覺的關係就和常人所了解的有極大分別。一般人時常以為愛根本就是一種感覺。無論是在通俗傳媒文化之中還是在現實生活裏,我們都會時常聽到這樣的話:「我們們之間已經沒有愛的感覺了。」這是大錯特錯的。

台長: 楊過
人氣(3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