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11-26 23:04:54| 人氣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飛翔的慣性,無國界的流動饗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飛翔的慣性,無國界的流動饗宴
---漫談一個台灣文學作家的養成與生命旅程的體驗
講者:鍾文音
演講大綱:
飛翔的慣性是因為要不斷移位出走才能以邊緣看核心
什麼是邊緣?
無國界是個夢想。這是個地盤與邊界無所不在的世界。
流動不意味著饗宴,流動是為了不讓生命阻塞

---飛翔的意義
飛翔是生命的出口,是創作的靈魂,是生命的老本

藝術的尊嚴和創作者的特質
以自己和薩伊德及畫家高更為例
高更為何要至大溪地度過餘生與讓藝術種子發芽。從近作(遠逝的芳香─我的玻里尼西亞群島高更旅程紀行)談起。高更形容自己是深入虎穴、一隻飢餓但不被眷養的狼

飛翔的慣性是因為創作者所需要的極度自由與閒晃
閒晃之必要,中產階級價值對藝術創作者的束綁。

流浪狗與寵物的差別
放棄之必要,看高更絕處逢生的精神與復活能量
活過,讓生命閃亮

何謂旅行?本質被商業化的觀光模式
旅遊粗糙化所帶回的價值混淆,台灣旅行書寫的作者濫用化
沒有洞察力的觀察之眼,所到之處也是白走一遭
未來世界城市人的生活,將是一城移居一城,也許這有可能成為新的世界公民。世界公民來臨的條件:
我是誰?我從何處來?我將往何處?
從大溪地人民看同屬南島語系的台灣島民價值觀的崩解

---「不要從舊的東西著手,應該從新的壞東西著手」布萊希特(Brecht)
台灣創作者的處境?台灣的環境思考。
養成的過程中,以自己為例及我所觀察的旅途各國年輕人與台灣藝界為例

---我如何開始發現自己創作的能量
晚熟的人,生命在意外裡找意義,在現實裡找自由

寫作漫談
我如何踏入文壇,我的尷尬。
台灣文壇兩極化現象的思考。

---藝術與文學能否成為這片廢墟裡的新天使?
「文學是寫給傷殘和受創的人」保羅魯索(Paul Theroux)
一個台灣文學創作者面臨全面通俗化的思考,報紙副刊的地位減弱,特色書店咖啡館的文人式微。同質化的相同,驅使個人特色的消弭與文化失去生長的動力與各從其類的面貌……創作者要不要加入這個系統這場遊戲?同質化的城市風貌與運作,創作者還能侈談自己是在「創作」?我會因為這個系統而被同質化還是這個系統因為我的加入而顯的不同?
不可置信的兩千本台灣文學人口?兩千本印量不過是我當記者一個月的月薪加稿費所得。這個社會不缺一個記者,但缺一個好作家。記者工作隨時有人可以補位,好作家的出現卻要漫長的時間

辭職,專業寫作之路,在台灣當專業文學寫作者的夢幻堅持

作家在當今是個難堪的名詞。文化趨勢雖不可擋,但我們的覺悟在哪?
讀新書(維迪亞爵士的影子)有感,奈波爾(V.S. Naipaul)作為印度人的邊緣特質

我想回到緩慢
緩慢的情調一逝千里
從上海繁華之城回到台北的想法

作品永遠是作者的自畫像
作者永遠在回顧與往前,當世界的車輪在往前轟然滑行時,我既是舊約故事裡的那個向前奔去義人羅得,也是那個眷眷戀戀一回首成為鹽柱的羅得之妻

---作家和畫家的不同,我的心路旅程
我靠寫作過活以及和社會對話,靠畫畫退回自我世界與奔放自己情緒。
文字與視覺對我的訓練與影響
藝術考驗的不是技巧,而是眼界。站的多高就看的多遠,觀察力的培養

結語:
文學依然是我身為一個作者的唯一前途,文學也是我的一座修院,即使我在文學千年厚壁上所開鑿出來的光是那樣的微弱。然而,我,一個寫作者的生活是大量受到寫作支配的人,這才是我的真實世界,不論外界的流行風潮。

一個有才華的女性具有開拓自我世界的能力。~~西蒙波娃


台長: 伊娃露娜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