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01 11:43:29| 人氣1,9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草嶺九二一地震國家紀念地介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前言
草嶺草嶺舊稱為番坪坑,位於雲林縣古坑鄉的東邊山區,地處嘉義、南投、雲林三縣之間,居阿里山、奮起湖、溪頭、瑞里等風景區的中樞位置,海拔自四五○公尺至一七五○公尺、面積約達一千多公頃,群山環抱,是一個典型盆地地形,因地勢起伏曲折,地質是屬於卓蘭層,所以形成許多風格奇特的地形。


二、草嶺九二一地震紀念地探源


草嶺九二一地震國家紀念地是近年來成立,該地大崩山區的斷崖以前稱之為「春秋斷崖」,原是草嶺著名景點,在此大斷崖頂部的後方稱為『窟畓山』,九二一大地震之前,原來有十四戶簡姓人家共有卅六人居住的部落。
根據洪如江、李錫堤、林美聆等人研究(2000:6),大地震之時,斷崖處至窟畓(草嶺山附近地名)的岩體,發生順向坡滑動,滑動過程中,除了約有二千五百萬立方公尺土石滑落清水溪河谷,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外,另外約有1億立方公尺土石,受滑動面下的氣墊射出作用力影響,令土石與簡家卅六人,一起飛越溪谷,落向三公里外的嘉義縣梅山鄉倒交山上(洪如江,2000:6),卅六人中竟有七人幸運生還(其中一人是斗六高中學生當晚回校住宿),根據當時生還者描述,地震發生後,原本落腳於古坑草嶺村的簡姓人家,確實土地連人竟然都越過清水溪,到了嘉義縣梅山鄉,所以『窟畓山』又稱為『大飛山』。這是一個奇蹟,全世界也僅有此地曾發生過如此富戲劇性的巨變。除此之外,於同一地點,即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春秋斷崖景點以北,至草嶺山之間的岩體,災變歷史一再重演,反覆發生順向坡的滑動式大崩山現象(歷年來五次記錄),像這樣的重覆發生現象本身,於世界上是相當稀有的現象。


雖然順向坡的地質災害(多受豪雨或地震所引發),在臺灣相當普遍,特別是臺灣的西部麓山帶。但像草嶺山順向坡大崩山的巨大動能表現(地質或地形學家稱下坡運動,為山崩或崩山,土木工程學者則稱之為坍方)、同一區域反覆可見的完整崩山歷史、以及清水溪反覆受堵塞,而形成的草嶺潭現象,都是世界自然史上相當奇特的經驗。


三、草嶺大崩山現場的軟著陸現象


草嶺大崩山現場有所謂「軟著陸(soft landing)」的奇蹟式現象產生。依據洪如江(2000)的研究,原住於春秋斷崖(地震前的草嶺地區導覽圖中位置)北側頂面卅二人(在地農家廿九人,外來訪客三人),及其房舍、挖土機、多部車輛,隨同大崩山土石,沿11~14度的草嶺順向坡,向南向下滑動,並隨同體積一億立方公尺的土石飛越清水溪谷,降落在溪谷南岸的倒交山北坡上,像這樣水平飛越移動距離達3公里,垂直降落距離0.8公里的情況,竟然仍有七人幸運生還,除此之外另有一輛寶馬747箱型車及一部挖土機,皆完整可用。洪如江將此現象稱之為「軟著陸」,依其推論分析,當時滑動面下極可能存在一層流體(最有可能是氣體),宛如「氣墊」般,令其降落之刻予以軟著陸。


依據洪如江(2000)的研究再觀察倒交山附近的雙溪口一帶坡地,發現有坡面被剝皮者;有樹林呈向西順向傾倒者。據此,可判斷此一現象確實是草嶺山滑動面下的「氣墊」強風,向下游射出所致。

四、結論

草嶺九二一地震紀念地已成為草嶺著名景點旅客必遊之地,導遊都會詳細說明九二一地震災變的經過,目前遊客只能到九二一地震紀念地前面廣場觀賞全景,窟畓山頂已由南投縣林區管理管轄,為維護遊客人身安全和地震災區地景的完整以及保護野生動物,禁止遊客進入。

本文參考 陳南榮吳世卿編著《雲林化石與地質研究》

台長: 陳南榮
人氣(1,9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化石 |
此分類下一篇:更新世大陸與臺灣可能相連在一起
此分類上一篇:高雄縣甲仙翁戎螺化石欣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