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0-24 13:10:58| 人氣796| 回應12 | 上一篇 | 下一篇

迷 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憑藉腦中強記的地圖,我只錯轉兩個彎便摸索到母親所在的樓層來了。

隔著被設定管制的電動門,試圖讓護理站的護理師注意到我,她正背對著我和一位年輕病患說話,是個瘦高大男孩,披著醫院的深紅色長袍,我突然想到怪醫黑傑克;不,黑傑克不會這樣,趴在櫃枱,一副撒嬌模樣。護理師隨著男孩的視線注意到我了。她按下開關讓我進入兩道門間的緩衝區,再以鑰匙打開第二道門,問我是哪位病人的家屬;示意我打開提袋檢查是否帶了鐵製、尖銳或雨傘之類的違禁品。

「這個,不可以給病人喝。」她指著我剛在便利商店買的研磨咖啡。

「我自己要喝的。」媽媽可能會要求「喝一口」,我得堅持說「不可以」嗎?母親的體型是典型的西洋梨,弟弟認為日常飲食要嚴格控管,對我開放讓媽媽偶而少量的犯規行為極不贊同,而我總覺得一點點口欲上的滿足,對一位老人的單調生活可以是一道虹彩,故而仍多少「偷渡」一個低糖甜甜圈、一塊波士頓派與母親沏茶分享,那是母親與我私密的下午茶時光。護理師說咖啡因會使病人精神亢奮,可能失眠;又問說妳是林某某的誰?我回說「女兒」。心裡有些惱:林某某歲數都可以當妳的阿嬤了,妳就不能加稱「女士」或「奶奶」嗎?

「黑傑克」對我們的互動頗感興趣,甩著病袍衣角像魚似的游來游去,一開口卻讓我有些詫異。雖然他的神態顯得稚氣,仍可看出絕對是超過二十歲的成年人,他拗著護理人員說,午餐要吃鐵板麵 + 泡沫紅茶∕抄五遍《心經》就可以回家哦,一句句「阿姨,好不好啦」幼嫩自然的像個小學生;這種不協調的詭異令我感覺不舒服,又難過;他的年紀與正在服役的姪兒相當,他為什麼在這裡?

只有四、五個病患在大廳,一個男人在看報紙,另一個男人站在窗旁發愣,一位老伯伯坐在輪椅上吊點滴,他們似乎感覺不到我;一位白髮奶奶不理正幫她吹乾頭髮的看護要她坐好,扭頭直盯著我瞧;我感到不自在,貧乏的常識讓我不確定是該漠然,還是該展現熱情及和善?一個瘦小女孩在病房與大廳間大踏步來回走著,發出喀喀聲響,她的嘴唇微啓,聲音來自上下兩排牙齒不斷相互敲擊;走近我,她故意把嘴巴張大、誇張地對我演奏打擊樂,竟是幾分得意。

她那麼瘦小,走過身旁卻讓我感到威脅,或許不是因為「威脅」,我只是防衛性自動開啟地汗毛豎立。

母親不在病房。

護理師說上午九點至十一點是OT時間,病患都去OT教室了。

OT

就是團康活動。她一副「都不做功課」的表情。

我有點委屈。母親昨天才住進來,我還來不及進入狀况。

護理師又說了,病人需要家人多陪伴。

不是請了看護嗎?

不是看護就好了,夜裡病人情緒很不安靜。

當然不是「看護就好了」,可是醫院規定只有一張陪病床啊。我更委屈了。一轉念,心中忐忑,母親是怎樣「不安靜」?

弟妹打電話來,說母親突然半夜獨自奔出家門在小巷呼叫,不像是做了惡夢,也不像夢遊;母親清醒又真切,說是聽到有人喚她,是誰誰來看她了;一會又催促弟弟:「隊伍要出發了,快,來不及了!」或指著只有她才看得見的這邊、那邊,「可憐的囝仔,被誰打到叫得好慘,哎呀,怎麼躲進我們家了…‥」,或忽然說起過世的娘家、婆家長輩,奇怪這些在世時未曾往來的親人怎會住在一起?弟弟連哄帶騙、最後勉強架著母親回家;弟妹說母親幾番掙脫,力氣大得嚇人。

我心頭一凜,莫非先前擔心的狀况來了?

周遭友人的父母多已邁入老年,常聽提及面臨家中長者失智問題;母親兩年前診斷出罹患帕金森氏症,加上年歲己高,我即暗自提著心,而今,最不樂見的情况還是發生了……

依友人的經驗,交代弟妹暗中自屋內上鎖,讓母親無法自行開門,儘量轉移母親的注意力,且不能讓母親離開照顧者的視線。

在往醫院的車上,我握住母親的手,對病狀的無知令我衍生種種假設,害怕她可能以各種形式離開我。想像她此時的腦波是一團絞亂的電線,短路狀態的思緒是否會令她連結不起過往與現在?或如損壞的記憶體,再也無法修復?

母親並不如我預想的叨絮或焦燥,或許是前一晚的狂亂讓她疲乏了,她安靜地坐著,時而望向車外,看似無目的的搜尋;時而微側,像似有人向她耳語。

我竟畏怯了,不敢探問母親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害怕母親的回答會令我無法應對,沒有力量驅逐入駐她腦中的魔魅,只能懦弱的,握住她的手。

曾考慮過讓母親戴上防走失手鍊,她嫌洗澡洗手戴戴脫脫地,麻煩,又一臉不可思議:「笑死人,我怎麼會不認得回家的路?」藉電視播放的宣導短片,委婉地表達我的擔憂,母親瞭解了,笑說,粉鳥仔比人聰明,離家再遠,牠們翻山越嶺,就算得飛過太平洋,也不會迷路,一定回得了家。

  記得那天午后愉快的下午茶,母女倆研究的結論是:鴿子的頭殼內有裝雷達。媽媽,你的雷達呢?

「妳今日怎有空來,無去上班喔?最近公司生意好嗎?」母親突然問我。如平日的尋常語氣。

我沒被Delete!這個她鍾愛的、不放心的女兒。

瞬時喉嚨緊悶,長期來壓抑的心頭翻騰……強忍住就要往她懷中撲去的衝動,我聽見自己回話說「很好」。是的,媽媽,我很好;半個月前我下了决心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我剛剛安頓好自己,包括心情;我不是故意瞞您,等您的病好了,我會讓您知道。我一個人也會過得好好的,您不要再為我掛心。

醫師說母親是急性精神混亂狀况,必需立即住院。這種可能由於細菌感染引發的嚴重幻聽、幻覺,病理上稱為「譫妄」。

「瞻忘」?「瞻望」?「張望」?是因為病人會健「忘」嗎?是因為病人盼「望」著子女常來相伴嗎?是因為幻聽幻覺讓病人「張望」嗎?還是?

醫師很有經驗的取出小冊子《老年常見的精神疾病》,把「譫妄症」圈起,要我自己看。說,先去辦住院。

往母親住院的樓層宛如走迷宮秘徑。穿過辦理住院手續的行政大樓往住院區,登電梯、上五樓,右轉、左彎,志工推著母親的輪椅前行—安撫了半天她才勉強就坐,我看不見母親的表情,猜想一向膽小的她應會回望我是否跟上,然而,並沒有;T字岔口,繼續前行,記住莫走錯了;z形曲路一端尚非我們的終點;左一扇、右一扇加護中心大門亦非我們的目的地;再一次搭電梯,所在這棟的五樓竟是另一棟的一樓,我有點明白,一路行來莫非是連結樓與樓的空中迴廊?到了四樓,出電梯,一扇管制的電動門等著我們叩敲。母親思路紊亂的糾結是否亦如這曲曲折折、面臨方向選擇的小徑?在往後的治療過程,能理順這些那些、往左住右的箭頭指示,讓我得以進入嗎?

我慌張回望,急急在腦中印刻路徑,深怕迷失了‥…

有人出院了,有人住進來。那位老是抱怨妻子不關心他排便不順的歐吉桑,他的兒子來接他出院,一直陪伴丈夫住院的歐巴桑揹一袋又提一包,三個人與我在電梯錯身,她好似對兒子也好似對旁人解釋,也或許只是自言自語:伊本來每天就都有放屎;咬牙女孩不知幾時出院了;「黑傑克」前兩天趴在櫃枱對護理師說他父親會來接他到母親家住。新來的洗衣店老闆三天兩頭的被「固定」在輪椅上,猶以腳代輪滑到他認定的地盤驅逐「入侵者」,有一回他被連人帶椅的綁在走道扶桿,嘟嘟囔囔的叫著一個女人的名字,護理師說,你打老婆,她不理你了,他似乎茫然了,囁嚅著,「我沒有,我沒有」。我看著他,腦中盡是電影《明日的記憶》片段,那神情,類如劇中人看著太太被他擲出的煙灰缸砸得頭破血流,像似驚愕而清醒、像似莫名而無辜;沒有人理會他的喃喃,他一直被擱置在那裡,而後,盯著褲襠的水漬從鼠蹊濡濕大腿、自褲管漫出…‥

類似的神情,母親的臉上也曾有過。飯後,伴她在病房外來回走動,一串響屁後褲管突然滑出一坨大便!我應該只愣了一秒鐘,或許兩秒吧,一手拎住母親的褲頭、一手抓緊她吊著點滴的臂膀,朝不到一百公尺距離的盥洗室艱難移步。看護用餐去了,我得自己來。母親扶住洗臉台站定,她堅持只是放屁。因為軟便劑的藥效,糞便大量排出,糞水流向我腳下,狹促的空間漲溢穢氣;我笨拙地不知該先強制母親坐上馬桶,還是就任她這樣站著解放?拿著蓮蓬頭徒勞地沖趕糞便,有一股欲哭的情緒…‥有一天,我也會老,基因的可能,罹患帕金森、失智症的機率在統計上比一般人高出甚多;幾日前護理師對一位新進來的病患做測試,要他先記住三件東西的名稱,一陣天南地北閒聊後護理師要病患說出這三件東西是什麼?病患答不出來,一旁默默自我做測試的我也只記得「香蕉、腳踏車」,還有一件是什麼呢?是什麼呢?竭盡腦力搜索不出的焦慮令我強烈沮喪;眼前的母親是一面鏡子,讓我預見二十年、三十年後一個老年的自己,一個媽媽牽掛的我……

看護幫母親包上尿布,這是母親清醒時的防禦線,在她還很健康時曾感嘆某些長輩被穿上尿布,她認為那象徵真的「老了」。母親任由看護擺弄,神情木然,我不忍與她的眼神接觸,母親是否和我一樣感到挫折?

回到家很晚了,東一堆、西一落等待整理的衣物、書籍,還有尚未拆箱的什物;清出一方桌面,打開在路上買的飯盒,舉箸間不覺一滴水珠滑下懸在鼻頭…‥

擰面巾、擦把臉。飯菜已涼。

第三週,隨著藥劑的調整、減量及院方規律的作息,母親的肢體不再呆滯,思路的儀表修復、定位,重返航道,對於迷航那段時日的種種,不復記憶。不復記憶,是我自己猜測,母親未曾再提及之前的幻聽、幻覺,我更不欲提起。在教導家屬暸解病症及出院後照護的課程中,一位家屬看了短片的案例後,紅了眼眶,他說在其父親住院後他才猛然明白,原來父親不是故意與家人作對,「爸爸是生病了,我還怪他,說他莫名其妙」,厚鏡片掩護下的眼睛不斷眨動,男子重覆折疊又攤開手中的紙張,似乎藉此舒緩情緒;教室裡其他人沉默依然。我想,並非每個照顧者都願意坦然面對,面對真實,有時清醒者較之妄言妄行的病人更顯掙扎。

母親一夢四十天。第四週,她開始問我「幾時可以回家?」OT時間她很快的拼好六十片、一百片的拼圖,很快的彩繪好一張畫,以證明她「沒問題」,可惜的是,她還是沒耐性在靜態課程,寧可選擇騎三十分鐘腳踏車,因為「不必動腦筋」。

她想回家。鴿子的雷達啓動了。

「我又沒生病。」母親見我虛應她,乾脆在醫師巡房時直接提出。

「妳沒生病怎麼會在醫院?」醫師見多病例吧?輕鬆打趣。

「我未記得了。」母親答得十分正經。

忘了?我想,也好。    

 

--------------------------------------------------------------------------------

─中華副刊─ 日期:20101024

 

評審委員推薦起了感同身受的逼視感

 

張曉風:

 這些年,散文中寫老人的生病和死亡的相當多。

 只因平均年齡增加了,雖然不及日本(日本最近查出來每有虛報之嫌)和上海,但也算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了。

 老人不死,科學卻又無法讓他們健康的活著,而作子女的自己也老了,又不見得有足夠的金錢和閒暇可以伺候他們。至於下定決心把他們送到養老院去,那又是大部分的人做不到的事,何況好一點的養老院也很少。

 此文中的母親照民間說法是碰到「不乾淨的東西」了,照現代醫學的說法,是老年性精神病,幻聽幻視,特別的病名叫「譫妄」。而作為女兒,作者只能承認母親在精神上一時走失。

 走失的母親很幸運的又回到現實中來,作女兒的又「撿到」了,作讀者的,也一時感動莫名,畢竟,強敵環伺,捍衛生命的,豈只是軍人和他的干戈呢!

  

陳芳明:

 老年成為文學議題,近年來蔚為風氣。社會年齡的老化,是每位年輕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作者觸及母親迷航而又復甦的過程,圍繞巴金森病患者引出的問題與帶來的苦惱,極其傳神地化為一篇生動的散文。病患並未意識到自己的失禁與不堪,卻對家屬造成無可言喻的折磨。作者從母親的處境預見到自己的晚境,頗覺悽涼。然而母親從失意中恢復記憶,卻又滿心喜悅。悲喜交錯的節奏,在文學中控制得恰到好處。

 

蔡詩萍:

 高齡社會的來臨,使這篇文章,有了能感動人心的背景;日片《明日記憶》裡,老年失憶症的劇情,對每個中年以後的人,都起了感同身受的逼視感。在陪伴親人走過人生風景的體驗中,每個階段都有文學可以進駐的空間。這篇文章,親切、動人,又不失溫柔敦厚,是作者博得評審青睞的主因。

 

 

 

─中華副刊─ 日期:20101024

得獎感言: 文字是座安靜可靠的港灣

 

--------------------------------------------------------------------------------

 不想矯飾接到通知時的欣喜,這個獎一直是我設定勉勵自己持續筆耕的目標。習以書寫與自己對話小小的快樂與哀傷,文字是座安靜可靠的港灣,讓人放心泊留;感謝鼓勵我的師長,支持我的家人,同門切磋的文友及協會的姐妹,您們都是我的領航人!寫〈迷航〉,面對步調快速、精神緊繃的現代生活,省思高齡社會無可迴避的課題,或許,我們還是可以努力做一點什麼。

 

 

 

 

台長: 他里霧
人氣(796) | 回應(1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得獎作品 |
此分類下一篇:說「謝謝」~
此分類上一篇:2009雲林縣藝術獎頒獎實況

後生晚輩
好文共賞!至情至性闡述,感同身受於心有戚戚焉!
2010-10-24 20:59:25
版主回應
小心書寫 極恐濫情了 只是想提出老化社會大多數將面臨的問題
不論是照顧者或失智者 有太多議題應該儘早被討論

謝謝您的回應
2010-10-25 20:20:11
anita
恭喜妳又得獎了!不過這個獎應是讓妳又喜又憂的 ,人生就是如此脫離不了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唯有堅強面對最差的不過就是如此罷了。法鼓山聖嚴法師曾講過碰到事情就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與你共勉之!
2010-10-24 21:10:29
版主回應
謝謝anita

我感謝老天厚愛 家母得以復原而且沒有留下後遺症
2010-10-25 20:23:26
Inna
外婆能夠恢復到這樣真好,也恭喜妳哦!
2010-10-27 18:00:34
他里霧
lnna
謝謝妳

對上對下都有責任在
盡心盡力也就是了 自己也要多保重
別超過自己的負荷
2010-10-28 13:16:58
妳母親只是暫時迷航,算幸運的了

我婆婆(生前)失智,只是不算嚴重,
但是她自己很恐慌
很害怕哪天自己在路上迷失了
找不到回家的路

失智也是一種病
卻需要更多的安慰與鼓勵
2010-11-02 18:21:08
美圓
在捷運站碰到你,進了車廂後眼睛盯著前方,腦袋瓜想著事情,竟然直到車子奔馳了我才忽地想起:怎麼沒和淑華揮手道再見.
唉,我這腦袋……

家有失智老人,家人得多關心她生活上的細微處變化.
我的母親也失智,一個多月前我和哥哥妹妹回去看她時,不管怎麼旁敲側擊試圖喚起她的記憶,她卻已完全記不起來我們三個人是誰,對著我們笑卻一口認定我們是家裡的客人,教我們兄妹三人相視卻都說不出話來.
這個週日再度回去看她,情況更糟,真教人傷懷.
2010-11-03 15:47:57
紫說的狀況我自己也擔心過
我覺醒得"人"的力量在某方面來說是很脆弱的
說"倒"就倒了....
真倒了也乾脆 就怕拖 更怕是清醒的"拖"...
走失了也很可怕

今天碰到美圓 很高興 雖然僅匆匆幾句話
好像大家的日子都過得若有所思
走過美圓面前 我沒感覺到
隔著一個人坐在同一張長椅 還是沒感覺到
呵呵
還好 在車子進站那刻把兩個"羅丹"驚醒了...
2010-11-03 18:09:52
哈 兩個 "沉思" 的女羅丹
好久沒遇見美圓
facebook 謝圓夢 是妳吧?
2010-11-03 22:55:27
(悄悄話)
2010-11-04 14:26:22
美圓
紫好
要不是當時淑華叫我,恐怕到現在我還不知我倆曾相遇呢,呵呵

謝踏夢才是我
但我很少上facebook
電腦白痴的我,還是比較習慣使用信箱
2010-11-04 15:27:07
wendy
看了這篇文章, 真的感觸很深.

兩年前婆婆也罹患帕金森症,過了不久醫生發現了她有失智症. 又在年中得了中風, 終日臥病在床. 雖有外籍看護照顧, 但當長媳的我, 也得承受不少監督照顧病人的壓力, 以至於去年底就先累倒了.

眼看著生病的婆婆在有意識情況下忍受著慢性疾病的苦, 自己也感受到她的苦, 以及人生的無常. 雖然有很先進的藥物控制著她的病情, 卻還是偶有幻聽幻覺的狀況, 有時會叫她自己的兒子打電話給她早已在天上的媽媽, 或喊著老公和我叫兄嫂......唉! 無論我們如何期望她的病情有些改善的空間, 但無奈失望總多過希望. 所以, 偶而的迷航得以復元, 真是件值得欣慰的事了. 就趁她的雷達ok時, 多陪陪她講話聊天就沒什麼好遺憾了. 或許未來的醫學可醫好現在的疾病, 而現在的我們就只能儘量照顧好生病的長輩, 以及年過五十的自已了.

昨夜婆婆又因痰抽不出來, 目前住院治療中... 真的只希望她趕快好起來, 不然她身邊的子女孫女的心又糾結住, 無法釋懷, 而當媳婦的我們也一樣不好受.

有時想想, 我們這代的即便有子女, 年老終究得自立救濟的情形居多. 不妨趁還走的動的時候, 就忙裡偷閒給自己解解悶吧, 適時釋放些壓力. 見妳筆耕有成, 已在自己的興趣中尋覓到一片天空, 真的好替妳感到無限喜悅.
2010-12-10 17:23:58
謝謝wendy
領獎那天謝小蘊局長讀出我的感言
[文字是做安靜可靠的港灣,讓人安心泊留]
我心中感慨多多....
不論是文字或音樂或繪畫
總是可以讓人有個小小躲藏的世界
稍稍舔癒傷口
2010-12-13 18:03:0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