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17 19:41:26| 人氣1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服父母管教 小五生暴力反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不服父母管教 小五生暴力反抗
更新日期:2007/10/16 04:09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一名青少年從小受寵,升上國中後,不滿媽媽管教,隨手拿起牙籤筒、鉛筆盒摔到媽媽身上。一名青少女則因媽媽反對染髮、外宿,動手拉扯媽媽衣服、頭髮,甚至把媽媽胸部捏到瘀青。精神科醫師提醒,類似「權威違抗症」的青少年已有增加趨勢,普遍特徵是以暴力反抗管教。

青少年對父母施暴案增

不過,接獲上述兩例個案的中心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李光輝認為,青少年攻擊父母仍屬少數個案,因為家長是青春期的學習對象之一,青少年不會任意毆打父母,常見是不服管教,大吼或亂丟東西,有些則類似該名青少女,有情緒障礙問題,稍一不滿就對媽媽動手,問她為何動手,她僅說:「不小心」。

提出警告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郭豐榮昨天指出,過去很少接獲青少年對父母施暴個案,但近三、四年,一至兩週即新增一例初診個案,最小施暴者才小五。雖然國內尚未有第一線的數據統計,但臨床觀察發現,類似案例開始竄升,其中以網路成癮族明顯增加,他們通常拒絕上學,開學第一個月是常見引爆時機。

郭豐榮解釋,網路成癮族退縮在家,休學或經常曠課,拒絕和父母溝通,若父母企圖強硬介入,關閉網路、拆除電腦,親子之間就會發生激烈衝突。

郭豐榮說,媽媽是主要照顧者,因此九成遭毆者是媽媽,施暴者以青少年居多,青少女較少;施暴時通常把父母推倒在地,更甚者一拳揮去,由於不是故意暴力,傷勢都不嚴重,最多是瘀青。

有家長每兩三週挨揍

郭豐榮提醒,父母剛開始被毆,可能退縮不再管教,青少年會以為暴力有用,反而陷入惡性循環,臨床上有家長每兩、三週被打一次。

郭豐榮分析,青少年對父母施暴,可能是因為親子管教的過與不及,有的父母很少約束孩子,等到青春期想管教,孩子根本不聽話,另一類則從小以強硬方式管教,孩子年紀小無法反抗,等到體型漸長,就會動手反抗。另外,父母之間若有衝突或家庭氣氛不佳,也有可能影響孩子。

必要時需第三者介入

李光輝建議,父母被毆必要時需找第三者介入,若青少年有精神疾病導致情緒失控,暴力相向,必須先接受藥物治療,若排除精神障礙,也可與專業人員討論如何改變親子相處之道。

台長: 洪老大
人氣(1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省思 |
此分類下一篇:咖啡奇緣》失散40年 姊妹相認
此分類上一篇:分產後… 兒換門鎖 不讓老父進門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