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05 09:42:48| 人氣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405(一)倫敦&LSO-1艾爾加(德作曲家史博生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中古典音樂台FM97.7【古典啟示錄】線上收聽

http://www.family977.com.tw/Reprogress_00.asp?strDay=20100405

 

第一段節目(長度26分鐘)

音樂0@@曲名:「海景Sea Pictureop. 37」海洋沉睡之歌Sea Slumber-Song/ -4'59"CD-TK5

**作曲家:艾爾加

**演奏者:Janet Baker/次女高音,巴畢羅里指揮LSO樂團

**唱片公司:EMI

**CD編號:CDC 7 47329 2

**專輯名稱: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海景」

 

OS1(各位愛樂的朋友晚安,這裡是FM97.7古典音樂台,我是您的愛樂老友歐頭,歡迎您收聽45的「古典啟示錄」,今天的壽星音樂家是SPOHR, Ludwig,剛才您聽的就是他的作品。接下來我們再來聽一首他的曲子。

5, 1784  SPOHR, Ludwig

 

45     韌性超強

宮位:牡羊座14º-16º

牡羊座二

本位的火像

倫敦交響樂團是倫敦現存的年代最久的樂團,它的建團時間是1904年,然而于1895年成立的女王大廳管弦樂團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組建之初的女王大廳管弦樂團是專門為了在倫敦有名的女王大廳所舉行的逍遙音樂會而設立的,由亨利·伍德擔任指揮。這項音樂會的巨大成功引來了在每星期天下午舉行的另一系列的音樂會,並且在兩年之後又增加了星期六下午的演出。到了1904年,伍德與樂團演奏員之間在有關的演出協定上發生了激烈的矛盾衝突,伍德的條款是每位演奏員每年可得到100英鎊的薪水,作為責任和義務,他們必須優先考慮女王大廳管弦樂團的演出安排,而不得在自己因故無法參加時讓他人代替。衝突的結果是大約50名演奏員集體出走,另組了倫敦交響樂團。也許正是通過這次衝突所得出的經驗教訓,倫敦交響樂團從建團之日起就堅持成為一個完全由團員自治的組織,其管理委員會在演奏員之間選舉產生。這種自己管理自己的組織結構後來被倫敦的大多數樂團所採納。

http://music.sina.com.cn/yueku/s/12512.html

The LSO was founded in 1904 as an independent, self governing organisation, the first such orchestra in the UK. It played its first concert on 9 June of that year, with Hans Richter conducting. He remained principal conductor until 1911, when Edward Elgar took over for a year, leading six concerts as principal conductor.

The LSO became the first British orchestra to play overseas when it went to Paris in 1906, and the first to pla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12. The LSO was due to sail on the RMS  Titanic for a concert in New York in April 1912 but fortunately had to change the booking at the last minute. Another kind of narrow escape occurred during the Great War; despite in its early years having attracted the world's greatest conductors, after 1914 it was subject to financial adversity and in 1917 suspended giving concerts altogether[1]. When peace resumed, many of the former players were unavailable and so the training of a new team fell to the young Albert Coates; as a revitalised body, they gave their first concert in October 1919.

音樂1@@曲名:「海景Sea Pictureop. 37The Swimmer/ -4'59"CD-TK9

**作曲家:艾爾加

**演奏者:Janet Baker/次女高音,巴畢羅里指揮LSO樂團

**唱片公司:EMI

**CD編號:CDC 7 47329 2

**專輯名稱: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海景」

 

OS2禮拜一進行「指揮百分百」單元,今年我們挑了十二個城市,要來聊聊這些城市的生活特色,以及當地的交響樂團風格。倫敦&LSO-1艾爾加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Principal Conductors

1904-1911 Hans Richter

1911-1912 Edward Elgar

1912-1914 Arthur Nikisch

1915-1916 Thomas Beecham

1919-1922 Albert Coates

The LSO had no principal conductor between 1922 and 1930[4].

1930-1931 Willem Mengelberg

1932-1935 Hamilton Harty

1950-1954 Josef Krips

音樂2@@曲名:「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 -13'00"CD-TK2

**作曲家:艾爾加

**演奏者:曼紐因/小提琴,艾爾加指揮LSO

**唱片公司:EMI

**CD編號:5 66994 2

**專輯名稱:艾爾加「小提琴協奏曲」、「謎語變奏曲」

 

OS3

漢斯·裏希特接受了190469日在女王大廳舉行的倫敦交響樂團開場音樂會指揮的邀請,此後不久他就被正式授予了樂團首席指揮的頭銜。
http://music.sina.com.cn/yueku/s/12512.html

 

在成立後的40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裏,倫敦交響樂團由於缺乏經常和完善的經濟來源或贊助,只能通過與指揮、音樂協會和其他組織之間的雇傭關係來獲得生存的必需條件,每年只能演出數量極為有限的音樂會,這對於一個完全依靠演出費來維持的樂團來說無疑是嚴峻的考驗。儘管如此,它早在1906年就有了第一次出國旅行的機會,在巴黎由查理斯·斯坦福、愛德華·科洛納和安德列·梅薩山熱共同指揮了兩場音樂會。1912年,樂團還在尼基什的率領下成為第一支赴美國和加拿大演出的英國樂團。

http://music.sina.com.cn/yueku/s/12512.html

音樂3@@曲名:「降A大調第一號交響曲,作品55」第二樂章/ -'7"18CD-TK2

**作曲家:艾爾加

**演奏者:馬克拉斯指揮LSO

**唱片公司:Argo

**CD編號:430 835-2

**專輯名稱:艾爾加「第一號交響曲」、「安樂鄉

【廣告1

 

第二段節目(長度26分鐘)

OS4這裡是FM97.7古典音樂台 歡迎回到【古典啟示錄】禮拜一「指揮百分百」下半段的時間我是OTTO,繼續來聊倫敦&LSO-1艾爾加。

這首充滿深秋淒涼景象的大提琴協奏曲,是艾爾加晚年的傳世之作,也充分反映出艾爾加晚年的心情寫照。

  身為一位具有愛國主義熱忱的作曲家,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讓艾爾加的心靈世界頓時陰暗,不管精神或肉體狀況皆極為不佳,他甚至曾在當時誓言不再譜寫承平音樂。1917年,他移居英格蘭南部鄉村,一方面可以預見戰爭即將結束,另一方面則是閒適幽雅的環境,讓艾爾加的創作思緒泉湧,於是在隔年完成了三首室內樂,並在1919年寫成了堪稱生平代表作的「大提琴協奏曲」,曲中可以聽見一名作曲家晚年的人生孤寂與感嘆。

  在這首樂曲完成後的隔年,向來是艾爾加精神支柱的妻子不幸過世,愛爾加傷心之餘,自此一蹶不振,也不再有重要作品寫出。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cd/cl_composition.php?c_id=clf006655

音樂4@@曲名:「大提琴協奏曲,作品85」第一樂章/ -7'58"CD-TK1

**作曲家:艾爾加

**演奏者:杜普蕾/大提琴,巴畢羅里指揮LSO樂團

**唱片公司:EMI

**CD編號:CDC 7 47329 2

**專輯名稱: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海景」

 

OS51907年,倫敦交響樂團在科文特花園舉行了第一次德國歌劇的演出季,1920年,簽下了它的第一個唱片錄音合同,與理查·施特勞斯、作曲家瓦格納之子齊格弗裏德·瓦格納、瓦爾特和魏因加特納等指揮合作錄製了一些早期的唱片。在戰前,樂團的首席指揮包括尼基什、艾爾加和哈蒂,此外,比徹姆、門格爾貝格和阿爾伯特·柯茨也在不同的時間裏與樂團保持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對樂團產生過意味深長的影響。
http://music.sina.com.cn/yueku/s/12512.html

音樂5@@曲名:「安樂鄉Cockaigne,作品40/ -14'21"CD-TK5

**作曲家:艾爾加

**演奏者:馬克拉斯指揮LSO

**唱片公司:Argo

**CD編號:430 835-2

**專輯名稱:艾爾加「第一號交響曲」、「安樂鄉

 

OS6艾爾加的作曲技巧是靠自學而成的,但他卻成為英國在普賽爾之後,兩百多年間第一位聞名歐陸的作曲家。而艾爾加在作曲上的聲名,一開始其實就是奠立在合唱作品的寫作上,靠著他出色的神劇和清唱劇,獲得包括理查.史特勞斯等作曲家的讚賞,才讓他日後有動力創作交響曲和管弦音樂。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創作動機,是因為在十九世紀末,英國相當風行合唱音樂。這首神劇「傑隆提厄之夢」就是在這種風氣下誕生的,1898年,當時著名的伯明罕音樂節向他委託一部大型的合唱作品,艾爾加於是採用英國樞機主教約翰.紐曼的同名詩作作為劇本,創作了此劇。

這是以天主教的理念創作的音樂作品,雖然委託的伯明罕音樂節是新教徒資助的團體,但從小就信奉天主教的艾爾加卻因為深愛紐曼的詩作,而堅持要以此作為受委託的作品。此作被認為是英國史上最偉大的神劇,但其實卻和神劇演唱的傳統大相逕庭。畢竟紐曼筆下的傑隆提厄只是一介凡夫俗子,全劇的故事則是描述他的地獄之旅,完全不夠戲劇性和通俗性。那麼艾爾加是為什麼看中這樣一部作品,並將之譜寫成神劇呢?此作擊中艾爾加心弦的,正是它那種描述主角內心宗教情懷的種種情緒,像是見到造物主時的激動、天使告別時那靜謐崇高的意境,這種非物質面、純心理層面的音樂敘述,讓艾爾加找到了語言無法表達,卻正好可以藉由音樂來成功描摹的層面。

http://www.5music.com.tw/CDList-C.asp?cdno=428495679285

音樂6@@曲名:「傑提隆斯之夢,作品38」前奏曲/ -9'05"CD1-TK5

**作曲家:艾爾加

**演奏者:布列頓指揮LSO

**唱片公司:Decca

**CD編號:448 170-2

**專輯名稱:艾爾加

 

 

OS7今晚節目接近尾聲,最後來聽……。在好聽的音樂聲中OTTO要跟您說再會,【聆聽古典、啟示人生】明晚「古典啟示錄」我們再一起分享音樂,晚安、掰掰。

【廣告2

台中古典音樂台FM97.7【古典啟示錄】線上收聽

http://www.family977.com.tw/Reprogress_00.asp?strDay=20100405

 

台長: 歐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