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20 11:17:11| 人氣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4/08/20 民生報】 奧運的商業化與政治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奧運賽開始迄今,我們的代表隊成績有限,但棒球熱獨樹一幟。球隊征戰,勝負扣人心弦,舉家大小挑燈熬夜看棒球的情景,又再現了。政治上藍綠分隔對立的版圖,暫時模糊了色調,不分藍綠,唯一可以對話或交流的,似乎只有棒球了。因此,不少輿論表示:我們應該尋找這種美好的感覺,在棒球中忘掉政治,重新獲得共同體的認同感;在棒球中團結成一家人。

運動有許多功能,例如強身健體、與人交流、養成運動員精神等等。然而,藉運動來牟利或宣揚國威,則不啻以運動為工具,以達致政治或商業利益,卻並非運動之目的,而是商人與政客炒作運動、利用運動的結果。各種職業競技比賽或表演,已將這種運動產業發揮得淋漓盡致。球隊、球員、競技者,都是商品。人們則自己並不運動,只花錢去「消費」運動,包括看競賽、買運動員代理的衣飾器物、參加後援會扮「粉絲」之類。

奧運會因以國家為參賽單位,因此形成或運作於其間的,不是商業而是政治。各國藉集訓、操練、選擇自己有利的項目來奪標,以申張國威,由來久矣。近年來,因主辦奧運花費不貲,所以整個奧運越來越向商業傾斜,今年奧會規定非吃漢堡喝可口可樂不可,即是一例。奧運商機無限,當然降低了奧運的政治氣味。何況,藉體育來申揚國威,非一般國家玩得起。就算玩得起,如古巴的棒球、羅馬尼亞的體操,固然常能奪牌,但虛幻的榮光,能讓人就此尊敬了這些國家嗎?

也就是說,體育遭政治操弄或商業炒作,均非體育發展之正途,而政治化更是老掉牙的戲碼,其本身亦已逐漸被商業化所吞噬了。本屆奧運徵召球員時,就有球員寧願留在日本職棒打球而不願代表國家赴雅典。職棒,也是根本不論國籍的。在這個脈絡下,體委會的工作,正是應在政治化與商業化中找出坦途,導體育以回歸體育;主政者何苦要重調體育政治化的老調呢?

台長: nothing what i want
人氣(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