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31 19:28:41| 人氣1,0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部關於「愛」的故事-"後山日先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一陣子在我弟朋友的介紹下,觀看了「後山日先照」,雖然不是重頭開始看,不過整個內容,真的是非常的溫馨,今天下午撥出了完結篇,看到感動的哭了;有機會大家可以看一看......


「後山日先照」原著為旅居海外從事台灣民主運動的先驅吳豐秋先生的一篇長篇小說,八十五年初由躍昇文化事業公司出版,成為膾炙人口的作品。公視去年底開始籌拍,延請善於詮釋人間大愛的李岳峰擔任執導,由梁修身、張美瑤、江祖平、屈中恆等人主演,共同描繪出二次大戰終戰時期,經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時代,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所有族群,如何共同經歷這一段不平凡的歲月。

公視表示希望透過這部描寫台灣島嶼上族群矛盾與和解的故事,喚醒「愛」才是不分族群的歸鄉,唯有「愛」才能破除一切不必要的隔閡。「後山日先照」整部小說以花蓮為時空背景,為此主要場景特別開跋到花蓮、白河及林口等地,拍攝至今已近五月個多月,將於二十日晚上八點和觀眾見面。與導演李岳峰私交甚篤的原住民立委金素梅,當年因拍攝「愛」劇而結緣,這次雖然無法撥冗參加試映,但姐姐金秋燕仍特地前來,她表示希望這部戲也能像「愛」劇般,引起大眾的回響。

「後山日先照」是一部關於「愛」的故事;對家庭的愛、對故鄉的愛、不同族群之間的愛,甚至可以將陌生人視為家人的愛。

故事發生在日治時代台灣的「後山」花蓮,一個看似封閉的環境,卻因為戰爭與動盪的時局,這塊土地上平凡的小人物(漢人、原住民)遇上的意外訪客(駐紮的日本巡佐、跳傘的美軍與後來的國民政府軍),共同譜出了不平凡的人生經驗。

因為有如此複雜的背景,「語言」從一開始就是「後」這部戲的關鍵。

劇中,飾演漢醫(陳北印)的梁修身,與日籍友人片岡完全以日語對話,加上演員眾多,拍攝時,在片廠特別雇了一位日文老師隨伺在側,每個演員都有一份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筆記;在導演李岳峰嚴格的要求下,小童星個個日語流利,而飾演片岡妹妹(杏花)的楊思敏,更是張美瑤(雨綢)的專屬家教,隨時糾正發音。隨著劇中的年代走下來,長大成人的第二代、第三代既要會流利的日語、標準的台語,現在又開始學國語,在2002年的這群演員們,管你平時說什麼語,一上戲絕不容許半調子。

美術的呈現也是本劇的重點,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鍋碗瓢盆全都精細考據,而且要做出「用了很久」的感覺,不能有半點「新」意;開窗後要有海平面昇起的朝陽,走出門還要嗅到東海岸的氣息,因此,「後」劇主要集中在三大場景:花蓮的海(原著描繪的地點)、白河的舊時街道(「愛」中著名片廠)、林口傳統的三合院大宅,我們沒有好萊塢佔地碩大的片廠,但巧妙的連結,以時間和空間來克服,求的就是完美還原令人感動的舊時光。

在解嚴之後,才能回台灣的原作者吳豐秋,當年為了解思鄉之苦,幾度前往緯度與故鄉相似的古巴,企圖在類似氣候下尋找故鄉熟悉的地貌;在花蓮拍攝時,意外發現一處美麗的河岸,導演立即要大家放下手邊的工作,拾起地上的石塊,一起打水漂兒,在花蓮長大的原住民演員(百浪),則一邊教著台北來的小女生。

在「後山日先照」感動觀眾之前,這塊土地已經先感動所有到過這裡的人了。


官方網站:http://www.pts.org.tw/~web01/sunshine/#

台長: 小羽
人氣(1,0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