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15 14:31:49| 人氣3,1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創意思境之美感有沒有通則之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造形美感的元素(現代主義的抽象構成)
│(美感的第一個原則或大項)

美感的通則┼造形美感的原則(現代主義的抽象構成)
│(美感的第二個原則或大項)

└跨越抽象美的原則(後現代主義的敘述構成)
(美感的第三個原則或大項)

圖 2-2 美感的通則


在現代設計運動裡,藝術家、設計家與設計教育家共同的努力探討下,認為美感的第一個原則是:造形美感元素的認識,這包括了對點、線、面(如:不同形狀的感覺)、體、空間等性質的探討,對色彩及光線性質的探討(如:不同色相的感覺、色的彩度色相明度的性質與描述),對質地、肌理性質的探討等等。在現代設計運動裡,藝術家、設計家與設計教育家共同的努力探討下,認為美感的第二個原則是:組合原則或造形美感原則的認識,這包括了對尺寸比例的探討,對前述造形元素組合的方法的探討(諸如:合諧、平衡、韻律、對比、漸變、層次等等),對造形心理與視
覺生理關係的探討(諸如:格式塔心理學、錯覺、視覺校正的原理等等)。

在後現代設計運動裡,藝術家、設計家與設計教育家共同的努力探討下,認為美感的第三個原則是:文化造形符號的認識,這包括了以造形表達人情,以造形描述心裡意象(image ),以特定文化下的造形符碼,來敘述故事表達故事的方法等等。
為什麼這三個通則、原則裡,前兩個造形美感的元素與造形美感的原則,又合稱為現代主義的抽象構成;第三個通則、原則跨越抽象美的原則又稱為後現代主義的敘述構成呢?

在西方的現代藝術、現代設計運動裡,並不滿足於西方傳統藝術、設計的許多原則與教條,當時的藝術家、設計家認為造形美感的生成,除了遵循西方傳統藝術、設計的許多原則與教條外,一定還有其它的方法可以創造出好的藝術品、設計品。他們不斷的研究、創作、體會之後認為,人造的藝術品不是只以〞寫實〞為唯一的目標,何況
乎照相術已發明,更何況乎設計品也無所謂〞寫實不寫實〞,所以就發展出許許多多有〞科學〞根據的創作原則,帶動了轟轟烈烈的現代藝術運動與現代設計運動。
  這些眾多的、有〞科學〞根據的創作原則匯攏出兩大部分,也就是造形的本質法則與造形的形式法則。造形的本質法則,就是在這裡所稱的造形美感的元素;造形的形式法則就是在這裡所稱的造形美感的原則。在創作時這兩大部分要一起運用,也就是,一方面透徹了解所要運用的元素性質(如:色塊性質、線條性質),另一方面則透徹要了解這些元素安排的法則(如:集中法、平衡法、統一法)與效果(集中感、平衡感、統一感)。
  在藝術與設計的創作上,如此兩大部分一起運用,不以寫實的像什麼為目標,而以造成美感為目標,就稱為抽象的組合或抽象構成。

基本上,在西方的現代藝術、現代設計運動與西方傳統藝術、設計(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折衷主義之前)之間有過對立,同時在反對巴洛克、洛可可的繁雜裝之下,不自覺的追求一種簡樸之美,所以西方現代藝術、現代設計因為對西方傳統文化的繼承太少了,發展下來也越來越單調、越來越不能感動人心,但是藝術與設計表
達方式又偏偏與〞文化〞脫離不了關係,藝術與設計的表現形式又偏偏不甘寂寞(簡樸)。所以在1960年代,慢慢的,要求回復文化色彩、回復續接傳統、續接歷史的創作方式,要求創作品多采多姿的表現形式,就逐漸冒出來,而形成了後現代藝術、設計運動。

台長: 范麗伊
人氣(3,1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書評書介 |
此分類下一篇:創意思境之設計定義
此分類上一篇:創意思境之視覺美感要素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