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文學心、人類情一文的即刻聯想)
剛剛看完雪人的新聞台裡整理轉載的一篇報導文章,是關於簡媜女士談論文學與她的一些人生體悟。看完後也聯想到許多東西,於是馬上離開了網路,在這寫下一部份的思緒。
簡媜女士談到了她自己早期的心路歷程,我想是絕大多數的人都曾或多或少經歷過的。對人生的疑問、對方向的迷惘、對未來的徬徨、對夢想的探尋,甚至是對自我的懷疑與否定。特別是一些想以強調創作或創新當為職志的朋友,相較於我們熟悉的一般行業,創作可能在早期需要更多的動機與熱情,可能沒有穩定的外顯實質收入與報酬,也可能沒有固定的行事範型,必須更常面對模糊與不確定的心境,這些種種外在實際的壓力與內在的思慮,都是很大的挑戰。而在簡媜女士身上,我們看到了實際嘗試與堅持努力的重要性。倘若朋友們已經有初步的目標理想,就實際去嘗試吧,一條人生道路不會只因為想像就完成的,實際的摸索與努力作為無法確保能夠到達成就的端點,但沒有這些實際而辛苦的作為,夢想永遠只會是夢想。
而文中也點到閱讀的重要性與助益性,讓我們聯想到許多。我們可以幾乎完全盲目的去探索體驗,逐漸地找尋自己的理想或定位,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總是很實際的,而閱讀是幫助我們偶而超越時空限制很重要的作為。語言文字是人類產生獨特文化部件的關鍵因素,讓我們得以從當下中跳脫,可以環顧過往歷史,也可以描繪築構未來。這讓我們可以彼此傳遞訊息觀念,也讓我們體會不同的感觸情緒。更讓我們無須事事親身去試誤學習,而可以由閱讀中思考與積累許多問題與經驗。
如果說閱讀是一種學習記憶,那寫作可能就是重組與創造記憶。有些朋友會說,相較之下,閱讀時感覺總是比較愉悅舒服,寫作就很辛苦了。而一些要考試的學生可能就會說,兩者都很無聊辛苦。這讓我們稍稍體會到文中所寫的:當你跟苦痛說再見的時候,你也可能跟所有的喜悅說再見。痛苦與喜悅很可能不是靜態對立的,常常聽到許多人說著,現代教育是強調快樂學習的原則,當這成為一種普及口號時,或許是我們該好好思考學習的快樂究竟是來自何處,如果是來自於辛苦學習過程中,面對壓力挑戰,甚至是挫敗苦痛,而逐漸發展出自我價值與學習到經驗智慧,那麼我們就可能要改變一種極單純的在形式細節上的減壓美好化的作法,不該讓學習者一昧的認為,學習或教學就是只有快樂,而當有壓力辛苦就是不好或過時的教育。
此外,當我們看到國家中掌握教育政策與決策的領導層級,乃至於最辛苦最前線的教育志業者,在面對寫作課程或是加考寫作等質疑時,總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總是聽到要提升文學素養或語文能力等等片面的說詞。簡媜女士的這個演說摘錄其實就是很好的回應。另一方面,在這個強調現實工商效益的社會中,總會被質疑閱讀寫作有何幫助,我們又不是想當文學大師或知名作家。當一些國家的頂級學府甚至企業組織都在要求寫作能力與擬定相關課程時,我想我們的社會可能忽略近年來許多整合性科學的訊息知識。主動性的閱讀以及寫作都是高階的認知歷程,他訓練與培養的是許多活動工作最基礎的能力,而影響的層次更是廣泛,甚至影響到我們想也想不到的範疇,如身心健康。我想我們不是要說明閱讀寫作的利益來說服與強迫人們,而是如果得知這影響許多能力的培養,那的確必須在基礎教育上費心盡力地去計畫施行。
而閱讀與寫作也讓我們聯想到夢想。簡媜女士勉勵中山女高的少女:中山的少女,請忠於你自己和奧祕。忠於你的情感,忠於你的理想,忠於你的信仰。這原本是句語重心長的勉勵,但在現代中卻有逐漸變質的趨勢。如果用現代的流行語來簡化,可能就是做自己三個字。但也由於這種把自我自尊極大化以及把夢想簡化扭曲的潮流文化,而帶來許多令人憂慮的現象。如果把閱讀比喻追尋夢想的思考想像,而寫作就是一種實際築夢的行為與檢討反思計畫。就像我們總感覺閱讀是輕鬆愉悅,而寫作就很辛苦,而許多人也樂意去想像自己偉大的夢想,光是在腦中想像的故事與影像就足以讓我們感到愉悅興奮,但卻很少人真的願意從這種愉悅的空中樓閣中走出,流汗流淚地一步步去興建一棟實在的美麗華廈。在過去幾十年,北美的教育與社會文化強調自尊的培養與自我獨特性,但如今看到的是自戀與自私,而其他區域國家也或多或少形成相似的文化風氣,當我們不斷訴說著沒有不可能的事,盡情想像夢想,I am who I am時,我們遺失了許多重要的部件。當我們把夢想把自尊都視為自己本來就應得,因為我就是我;說著愛別人之前先愛自己,不需在乎任何人的意見批判,因為這就是忠於自我。真的只是如此嗎?這就先留給有興趣的朋友自己思考。相關的議題我想之後會在與朋友們分享。
最後我們誠摯地祝福每位認真努力構築夢想與探尋反省自我的朋友,幸福完滿。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