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26 07:45:18| 人氣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鴨鴨:
  我說:「我真的開始感到害怕妳了」,其實,這是個不正確的敘述句。我怕得很早,很深,很廣,很徹底。只是在我終於感到我似乎將要完全地被淹沒的最後幾口喘息前,只剩下張浮在水面掙扎昂首呼吸的嘴臉,吁我長期下來反覆吞嚥的斷言。時間好像又回到,我在高雄小港的靜園,走過一片長長的小黃菊花圃,哼著齊秦的「少了自己」,第一次開始整個心室微微顫抖。我掉進了妳裡。
  鴨,如果要我選擇去描述,這一段時間如果難免有想咬緊嘴唇否認的傷感,那麼我也許想說,在我不斷地擴充自己心量地認識妳、欣賞妳、喜愛妳的同時,換了包裝換了內容物,卻擔心妳仍將我化約地貼上舊式的標籤…我總希望能讓妳更充分地看到我的蛻變,想要妳笑盈盈指著我的蝶翼…如果我徹頭徹尾地置換了一副心腸,鑿穿了一顆腦袋,飛往青空,卻沒有搜尋到妳熱切的目光,與妳一起頡頏飛翔,對於這一點,我將會憂傷、憂傷、無限憂傷…
  離開感情層面,我說,我是個反思一切「框框」的人。但我早已經走出了去批判一切「框框」的時期,我已經認知到所有「框框」具有認識世界的合理性自我界線與權利,也認知到每個「框框」在世界的眼中是和諧樂章上所必須存在的小小音符,彼此如此平等,散發端莊的內蘊。正如同每個人拿出畫筆要描繪世界的模樣,所畫出來的就是被線條給結構出的內容。這些畫,與佇立在畫之外的真實自然,都很美,藉此,生命中同時奔放出了許多不知名的奇花異卉,精彩奪目,我同時地欣賞著這些線條與自然各自不同異趣的美感,彷彿原本被詮釋被解譯的世界,已經被誕生為另一個全新的世界。所有被誕生出來的新世界,都是真實自然裡的細胞體、藩宇之國、燈火樓台,他們共同支撐起對整個世界的敬畏尊重與運轉,也共同在許多方面提出了對昇華生命的美學角度,這本來就是一幅一幅美不勝收,教人流連忘返的畫呀!我曾經一間一間地闖入,再一間一間地破出,後來開始停留於大地與天院間瀟灑漫步,也在這時候,跳出了各種框框,才更懂得怎麼與框框共處、也才能夠真正擁抱著框框。彷彿人永遠最難認識自己、無法與自己擁抱;卻能一步一步認識身旁的人如此之深、擁抱得如此摯烈…像似有著反璞歸真的蒼老體會,也突然更深刻地把握到赤子之心的童趣,再世為人,我愛煞了投身入真實自然之後綠樹更加青蔥蓊翠,星空更加耀熠動人,顏色從此分外鮮明了起來;我也喜愛那一幢幢我曾經匆忙地跑進跑出的畫廊,點綴在無垠的世界上,萬家燈火非常溫暖,跟星光相映成趣,只要,只要這一座座灘頭堡的牆垛,一間間象牙塔的梢頂,不要用尖銳的態度戳刺得這個包裹負載所有人的世界疼痛,也不要彼此起分別、高下、獨佔,不然這個世界一定會很沮喪、很無力、很難過…我要跟世界融為一體,從心就貫通地連結起了,一為全,全為一。
  當我聽到妳說「如果連這樣長時間的投入都做不好,那麼也許你心不在這裡」時,我仍然會為了自己那種無力感與沮喪的再次發酵感到難過。雖然妳說,妳並不是那意思,所以妳加了「也許」,但其實有沒有那個「也許」的字樣並不是那麼重要的,就像妳自己說在討論時妳是「站在道場方面」,諸如此類,隱微可能包含得彰顯立場的任何時候---例如我只是想表達我的想法卻已能預測地知道妳必定會帶著不以為然的笑意搖起頭---我難免總感覺到被「框框」扎刺著的難受。
  離了門檻,便無內外。鴨,我到底該怎麼跟妳說,才能讓妳更好地明白,我不但不反對、不挑戰任何框框,相反地,我願意去擁抱任何框框…因為我是站在地平面上的,我是站在星光雲影底下的,我是依偎在萬家燈火的溫暖之間的。這樣的敘述不知道妳能不能感受我想化成一道水在地上與天上溫柔流淌的樣子。例如,我對感情的態度也從此如出一轍地,我再也不再反對學佛,其實那只是幼稚地反映出我從前帶有條件式、匡限式的狹隘視野,請忘了我曾居住在哪一間畫廊裡吧!我不再過著拉走喜愛的人、綁架喜愛的人的方式以錯解何謂真愛,我更放開了、更熱烈地,像愛著地平線愛著海平面一樣的態度,愛著心愛的人的複雜真實。
  嘿,鴨鴨,妳經過了我嗎,就改變了我吧,這樣的天可以是何等大。我一直很想介紹妳看看,我不斷廓清出來的景深。
  妳那天對我說到關於認同感、歸屬感的問題,我想,我必須跟妳解釋的是我的看似游離,一半在於手足無措,一半在於我多少對於任何隔膜的氣息還存有些許敏感。我走到了大地上了,但即使我不想參與爭奪,還是常感覺那些硝煙刀光落下的滋味。妳總說我是個用大腦思考的人,而和上不提倡這樣陷入概念的生活模式,然而對我來說,我其實一直自認為我不是個光用大腦思考的人,一路行走過來,若非在摸索與體會間具有深刻地親身體驗的,不會在愛、在追尋真理、在各種框框之間的景色裡,自力地置換起自己大部分的型態。甚至,妳如果不嫌棄我叨絮,我很願意說,一般在理性思考與信仰之間之所以會起矛盾摩擦,有點類似17.18世紀理性主義時代興起之後,宗教信仰被打擊得一無是處,因為兩者似乎呈現著完全不同的生命情味,甚至起了敵對。然而,我始終覺得很溫暖的是,在中世紀的經院哲學裡,許多基督教重要的神學家反而提倡思考有助於信仰的堅定时有一次我也去聽了和上演講,他提出了聖經不合理、不合邏輯的敘述,因而斷定基督教不是真理;他同樣也說佛法教裡也有許多消極成分要小心不要陷入,這也都是一種理性思考有助於信仰的明證,我之所以說我反思一切「框框」,是為了讓每個「框框」更好地被吸收,正是這個道理。可是我並不想被雙重標準地處理,被貼上異議份子標籤,被妳的笑臉給打問號…另外,在一些會被認定為「我執」、「自我意識」、「意識型態」的糾正中,我也思考著,同樣「理所當然」地以一份「立場」去篩檢其他生命,是否也是另一種不同內容的「我執」、「自我意識」、「意識型態」。我講的始終不在佛法本身,而是在我們人類的運用層面。但我基本上是完全贊成要學習一份道藝,在進入那場合與情境是需要完全投入的。因此,請不要再黥我之面,請瞭解於我,我需要心平氣和的對話、儘管見解不盡相同,火花也讓人更絢爛。那不再是大腦的事了,真實地去擁抱生命、體貼生命,便感受到若有「分別」對所有生命體是不親切的淡漠。對我來說,我反而是想跳躍到地平面上與一切框框在星光與篝火的飛揚中歡欣起舞。我正在進入一份「寬」之中。
  長久地,只有妳對我來說是特別的,也有很大部分原因在於,我越來越能夠懂得去欣賞那追求生命意義的妳了。至於我,這雜牌的哲學家,卻不容易與所愛的人分享我追尋真理的喜悅,有時候,畢竟仍舊難過了起來塗塗寫寫…然後,妳便會說我是做文章的文學家时
  框框身為一種文化,很好,它提供了人類定位,而我看似在擺落框框的過程中,也許也會被視為一個特異的框框吧,就像一個徜徉在天上天下的牧羊人,不想要有固著的模樣,也還是被視為一種姿態。鴨呵,我以天地之心為歸屬,故此,我願意做到,讓一切框框化成的蒙古包內,都變成我的家人。妳是不是能夠寬心地容得了我呢?因為所有真理都以人同此心的生命正向趨力為核心,那就是屬於我的沈思錄的內容。

台長: 狼獾
人氣(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