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07 20:52:03| 人氣424|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個人的獨步....尼泊爾喀拉拔塔峰攀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今想起來,那是一場搏命的攀登!

攀登卡拉拔塔峰(5545公尺)是在攀登安納普娜聖地(3020公尺)之後,攀登安納普娜聖地之前,已經在印度跟尼泊爾晃蕩近個把月,更早之前,只開車到過玉山步道,攀登最高的山是數百公尺的五寮尖!其他時間都待在辦公室過著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說我是白斬雞也不為過。

然而我卻登上5545公尺位於聖母峰旁的卡拉拔塔峰,而且是一個人!
麻煩的是第一天我就有了高山症。

事情是這樣的:
攀登卡拉拔塔峰是我這次印度尼泊爾之行的終點,我稱之為漸進式冒險。其實是因自知窩在辦公室多年,體力早已衰退到東亞病夫邊緣。因此安排印度旅程在先,藉以調整跟恢復到可以登山的狀態。

果然在北印度一陣奔波後,自覺健步如飛,一部分歸功於印度無處不在,如影隨形的拉客導遊、司機、跟乞丐,為了擺脫這些束缚,練就佛山無影腳。
一部分歸功於到尼泊爾奇旺國家野生公園,跑給野熊跟犀牛追。

因此到了尼泊爾,遊罷美麗飄渺的波卡拉湖,安納普娜聖地三千公尺的高度並未讓我的身體有任何異狀,甚至意外迷了一小段路都稱之為:快樂迷航!

所以當在加德滿都被祭拜的迷煙燻得沒地方跑,又被宰殺的羊頭半夜嚇醒之後,便決定開始我最後的冒險----攀登五千五百四十五公尺的卡拉拔塔峰。

說攀登要讓別的背包客笑話了!他們稱之:Trekking。Trekking在英文上的解釋有二,一是馬車的旅行;二是較長且有相當困難程度的旅程,一般指的是徒步的登山健行。而攀登英文應該是climbing,指的是向上高度的攀登。

行前在台灣大略看過喜馬拉雅山的登山書籍,一般短期的喜瑪雅山攀登,要觀看聖母峰有兩個選擇,一是攀登聖母峰基地營;一是攀登卡拉拔塔峰。而後者雖距離聖母峰較遠,但更能清楚的看到聖母峰的全貌,而且小賬加一,奉送另外三座8000公尺以上的高峰:分別是四、五、八的洛茲峰(Lhotse)、馬卡魯峰(Makalu)、卓奧友峰(Cho Oyu)。我選擇後者。

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guest house有許多登山資料可以找,書店也可以買到詳細的地圖,我大致都閱讀過,即便如此,我還是大意的做了一個七天的登山計畫,搭飛機到魯卡拉(Lukla)2800公尺,當天直奔南溪巴剎(Namche Bazar)3440公尺,然後花三天到達高堯(Gokyo)4750公尺,一天攀登卡拉拔塔峰(Kala Pattar)5545公尺,再花兩天下到魯卡拉機場。

天知道我在趕甚麼?就為了九十盧比的登山證費用!

尼泊爾有五個登山區,登山人士到每個山區之前都要到加德滿都或是波卡拉辦理登山證。登山證的收費按每週計算,首張登山證每週收費90盧比,超過一星期再每週加收90盧比。

我將資訊收集好,精確的計算每個停留點之間的距離,第一天要是能在中午抵達魯卡拉機場,只要再花半天趕抵南溪巴剎(Namche Bazar),那麼後面的行程便只要花六天就可以回到魯卡拉,再飛回加德滿都,七天趕完,省下90盧比。

問題就出在半天趕抵南溪巴剎的路上!

搭飛機由加德滿都到魯卡拉是登喜馬拉雅山抄小路的行程,一般都花八小時搭巴士到吉尼(Jiri)2000公尺,然後由吉尼開始登山健行,原因有二,一是漸漸爬升高度,防止高山症;二是到魯卡拉的飛機不好搭上,我一方面運氣好,一方面是因為初春,登山的人比較少。

搭飛機到魯卡拉的經驗美妙而且經濟,要看聖母峰除了遠眺之外,最好的選擇當然是登山健行,但是有錢沒體力的人有另一個選擇,搭直升機繞聖母峰外圍幾圈,也算是到此一遊。然而搭飛機到魯卡拉的路上,因為搭的是小飛機,飛行高度不高,因此一進入8000公尺以上的喜馬拉雅山群,就開始穿梭在群山之間,只見雲霧群山環繞,白雲與雪山相互錯落,飛機有如誤入叢林的小兔,幾番蜿蜒飛行,一幕幕醉人的風景有如幻燈片一般,次第呈現,層層疊疊的置換著,令我這生長在亞熱帶,平生只在冰箱雪櫃裡摸過冰雪的黃種人,興奮莫名!

然後飛機一個轉彎,機長對準一面山壁直衝而去,隨著飛機的逼近,機場的跑道慢慢出現,最後飛機就像是電影裡飛車由一棟大樓衝向另一座大樓一般,瞬間機輪與懸崖邊的跑道接觸,差一公尺就撞到山壁。

飛機迅速停妥,全部乘客起立鼓掌!機長出來揮手致意!

在魯卡拉機場旁的酒吧裡有為數眾多的雪巴登山嚮導,一日的費用約美金10元,出了機場我先在酒吧休息,順便思考是否要雇用嚮導或是獨行。
「雇個嚮導吧?」,一位看起來頗年輕的雪巴人靠過來。
「我先考慮一下!」,我說出我的想法。
「Come on! Give young men the chance!」,一位中年白人婦女為窮困的雪巴人說話 。
我心裡有點動搖,但是我的心結不在於金錢,我的心結是自知體力不是行家,以自己的步調完成旅程有一定把握,但是如果有嚮導跟著,雖然是受雇於我,對不喜歡拘束的我都是一種壓力!
終於自由的意念戰勝為雪巴青年提供工作機會的想法。
我決定一人完成我的旅程!

心意已決,立即上路!
初春的喜馬拉雅山道,氣候有點微涼,兩旁的山花陸續綻放,紅色白色相間的櫻花,花姿招展的歡迎著遠道而來的登山客,各式各樣叫不出名字的花朵,為仍然翠綠的山徑平添色彩,初春三千公尺的喜馬拉雅杉山徑已經春意盎然,超過四千公尺以上恐怕只剩白雪一片,我珍惜的沿路欣賞大自然美麗的餽贈。

喜馬拉雅登山健行最理想的月份是十、十一月份,原因是天清氣爽,很少下雨。其次是三月及四月,晴朗的日子也比較多,但是部分路段積雪未退,有時會讓登山客踩得道路泥濘,然而春天花兒綻放,卻是秋天登山所看不到的風景。
在愉悅的心情下,我邊欣賞風景邊急忙趕路,依計畫我知道速度要稍微快一點,不然在太陽下山前是趕不到南溪巴剎的。

一路上登山客不多,尤其是跟我同一班飛機來的乘客,全數留在魯卡拉,我心裡沒有想太多,繼續趕我的路。
其實心裡篤定的理由不是有把握一定可以依時間到達計畫投宿的南溪巴剎,而是在喜馬拉雅登山路徑中,每隔1-3個小時,就可以到達下一個村落,村落可能是幾戶或幾十戶人家,但是幾乎都會有旅店(Tea House、Lodges、Private homes),旅店裡供應食宿,因此除了禦寒衣物及睡袋之外,頂多帶餅乾、糖果,以應付不急之需。所以如果感覺無法抵達,頂多停在前一個村落,並不會真正影響路程。

過了蒙祖(Monjo)進入左沙尼(Jorsale)村落之前,便進入1976年成立的撒加瑪沙(Sagarmatha)國家公園(尼泊爾的名稱,其實就是Everest Nation Park),路徑中間有鐵鍊橫路,左邊有間兩層高的小屋,就是國家公園管制站。進入管制站,檢查了登山證,繳交250盧比的管理費,簡單填了資料,便穿過鐵鍊,正式進入喜馬拉雅國家公園的領域。

過了左沙尼,在左前方青翠的山崗後面,可以看到露出一小列雪山,便是聖母峰、洛茲峰、紐茲峰,在山徑上第一次看到朝聖的目標,心裡一陣竊喜。由左沙尼到南溪巴剎要3個小時,我看了一下時間應該足夠,但是因為不知道天黑確切的時間,所以還是要加緊腳步。繞過可以看到聖母峰的山路,來到山的另一邊,因為背陽,溫度感覺下降頗多,越走覺得太陽已漸漸西下,不知不覺越走越快,但是南溪巴剎卻始終還沒出現,最後太陽下山,四周迅速黑暗起來,溫度變得凍人了!

我拿出頭燈,一縷白光為黑暗的山徑帶來光明,該快到了吧..已經走了近3小時了!心裡想著,可越想越心急!中午也因為趕路沒吃中飯,只簡單吃了餅乾,這下是飢寒交迫兼心急如焚,難道我會夜宿山林嗎?光睡袋可耐不起山區晚間的低溫。

夜晚的喜馬拉雅山徑四處無人,一片寂靜,只有我的呼吸聲,伴隨著呼出的水蒸氣,一陣一陣的打破寂靜。

就在快絕望時,幾點燈火搖曳在遠處!
有人家了!我興奮起來,加快腳步迎了上去!
是南溪巴剎!終於到達。
我似乎是耗盡力氣,急忙找戶旅舍住了進去,希望可以稍歇,補充失去的體力,然而面對豐盛的食物,卻拿起筷子又放下,這下糟了!是高山症!

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活動,高山症是常發生的問題,初期主要徵兆是頭暈、作嘔、食慾不振!原因是高度越高,空氣裡的含氧量越低,因此人體會產生不適應的狀況,體力的調整以及保持都會出現問題。
要減輕或是避免高山症,逐漸調整身體狀況以及做必要的「高地適應」是必要的。一般人每天可以爬升的高度是400公尺,然後就要依反應狀況作停留或是調整。

我不但沒在2800公尺的魯卡拉機場停留,做必要的「高地適應」,一天爬升680公尺,不僅如此,而且過於勞累,造成體力透支。
果然晚餐食不下嚥,睡覺無法成眠,第二天開始頭痛欲裂!

第二天清晨我面對是否繼續趕路?或者要做停留甚至降低高度,等身體適應後再繼續前進的抉擇。天知道我又是少了那根筋?今天的我都不會做當初的選擇,我居然選擇繼續趕路,只為了一個登山證七天的魔咒,而這魔咒根本不需要用生命去肉博。
食不下嚥的我連塞下煮熟雞蛋都困難重重,勉強吞下,便覺得想吐出來,然而不服輸的我仍強將雞蛋吞下,好繼續趕路。

南溪巴剎是整個喜馬拉雅登山路程中最主要的中途站,這兒整片山坡都是住家跟商店,雪巴或是藏人攜帶各種民生登山必需品或是藏族飾物在這兒販賣,整個南溪巴剎也都有電供應,有時電力供應不足,燈光閃閃爍爍,在山中卻像珠寶一樣珍貴,想痛快洗個熱水澡的登山客更要珍惜機會,往後的行程最好放棄洗澡的念頭。

吃罷早餐,我開始動身前往第二天的目標柯茲橋(Phortse))3500公尺,昨晚到達南溪巴剎天已昏黑,清晨走上山坡回頭一看,巨大的剛毅雪山(Kwangde)聳立在南溪巴剎的對面,巍然矗立有如挺立的大石碑,我開始領略喜馬拉雅山群的雄偉,跟安納普娜山群的婉約是截然不同的.

聖母峰(8848公尺)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在地球的造山歷史當中,它算是年輕的,大約四千到六千萬年前印度板塊跟歐亞板塊發生碰撞擠堆,接觸處因此隆起,開始造山運動,至今還以每百年四吋的速度增高。它所以是地球最高峰主要是因為年輕,因此沒有足夠時間讓侵蝕作用磨低它的高度。
所以喜馬拉雅山群多雄偉奇健,山勢巍峨,有菱有角,山岩黑色,對應白色的瑞雪,黑白分明!

我帶著一夕難眠、挨餓的肚子跟頭疼繼續行程,隨然身體有恙,但感覺並不嚴重,這也許是決定前進的原因之一吧!
一路上群峰變化出現,聖母峰也依稀可見,但是因為山區溫度變化快,清晨時低溫水氣多降為白雪,所以是賞山最清晰的時刻,等太陽一升起,水氣蒸發,便見山峰頂端雲氣漸積,隨著風勢拖曳成流雲,快速變換,非常好看。

走了一段時間便抵達一處高3973公尺的小台地,除了旅店之外,還有一座八眼佛塔,也是觀賞喜馬拉雅群峰理想的地點,可以看到包括聖母峰在內的諸多群峰,在11、12月還有節日慶典、喇嘛都會穿上傳統的衣服、帶上面具,跳著遠古流傳著的舞蹈,充滿傳統西藏色彩。

過了平台延斜路下山,落差頗大,最後來到谷底,由此過橋可達柯茲村,谷底有一小旅舍,由於次日還要由此經過,因此決定在此住宿。

次日起床,高山症症狀依舊,頭疼、無法下嚥、難以入眠還是一直困擾著我,挑戰著我的體力跟意志,第二天如此,第三天如此,等我第三天抵達魯沙(Luza)4320公尺時,感覺體力漸失,而且症狀稍有加劇,第三天我投宿在一個藏族的家裡,晚餐我點了奶茶、水煮馬鈴薯跟煎蛋,奶茶容易入口,面對馬鈴薯跟煎蛋我幾次塞入口中,幾次無法下嚥。

「怎麼了?」男主人問道,後來我知道他叫譚蓋。
我大約說了我的問題,他告訴我他是攀登聖母峰的嚮導,勸我還是留在魯沙休息,等身體好轉再說,但是依照症狀,他判斷這是輕微的高山症,因為除此之外,並無任何異狀。我心想下一站就到達高堯,就問他有沒有機會一試?他想了想說可以陪我一起前往,照顧我登上喀拉拔塔峰。我盤算了一下,心想有人照料總是安全一點,便雇請譚蓋為伴,支援並在必要時照顧我。

第四天清晨,離開譚蓋的老婆跟小孩,我們輕裝上路,一路上我走走停停,呼吸老是跟不上體力的需求,走一段就要休息一下,否則感覺無以為繼,每當我休息,譚蓋都沒來打擾我,可能想讓我有多一些尊嚴,總是離我一段距離的假裝休息,其實一直注意著我。就這樣走走停停,連續穿過三個美麗的高山湖,終於來到高堯(Gokyo)4750公尺。

高堯由於是攀登喀拉拔塔峰的前哨站,所以旅店稍多,我跟譚蓋找了接近明天登山路徑的一家旅店住下來。
當晚,一群登山客圍在旅舍的煤油火爐前取暖並聊天,我因而認識住在加州,有著葡萄酒莊近六十多歲的鮑伯夫婦,還有已經成功攀登聖母峰兩次的義大利人安列,一夕閒聊,第二天大清早要起床登頂,大家便早早就寢,我仍是睡睡醒醒,難以成眠。

第五天清晨,我自覺體力有限,想早些出發,慢慢的前進,因此比別人早起,梳洗整理好便沿著山徑,穿過一排湖邊的石排路,到達山腳,自此開始一段有傾斜度的攀登,走沒多久,呼吸越來越急促,最後更是走一步停一下,走一步停一下,甚至走一二十公尺便需要坐下來休息,走到大約半山腰,我覺得再也無法繼續前進,便找了一塊石頭坐了下來。

譚蓋過來問我覺得如何?我說出我的看法,他建議我休息一陣再看情形,沒多久,鮑伯夫婦已經趕上,詢問我的狀況,並陪我一陣子,後來安列也趕上,也是一陣問候,為了不耽誤他們的登頂,我決定放棄,並將相機交給譚蓋,請他幫我將雄偉的喜馬拉雅群峰拍攝下來。
我跟他們說:「你們先走吧!讓我好好休息,或者我會繼續攀登,可以跟你們在峰頂會合呢!」。
於是他們一一跟我道別,鮑伯並回頭說:「See you at the top of Kala Pattar 」。

我跟他們揮了揮手,又休息了一會兒,想繼續前進,幾度起身又坐下,起身之後走了幾步又坐下,心裡的意志跟生理的極限幾度戰鬥,最後總是生理戰勝心理。
我坐在山腰,看著山腳下美麗的高山湖,以及湖邊錯落的旅店,風景真是美極了!!但是體力已到極限,峰頂雖然近在咫尺,卻又能如何呢?尋思至此,加上肉體的痛苦,我情緒突然崩潰,眼淚撲簌簌的流下,心想:「我有福不享,幹嘛來這兒自找罪受!」。想著更是放聲大哭,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是有所感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悵然而涕下! 」。

最後眼淚也流乾,心情也平復,不服輸的意志又湧上來,便又起身一路走走停停、顛顛倒倒,再繞過一塊巨石往上攀登的時候,鮑伯夫婦的身影突然出現在頂上岩石旁邊。
「Go!Taiwan ironmen!Go!」,鮑伯夫婦幫我加著油,稱呼我是(台灣鐵人),義大利人安列也出現在峰頂上,幫我加油,我一陣激動,支撐著緩步爬上山頂,一登上頂峰,鮑伯夫婦擁了上來,將我抱個滿懷,我眼淚忍不住嘩啦啦的流了下來!

「I know you can do it!」鮑伯太太說著,也陪我哭了一回。

我撐起身子,走到峰頂的前緣,環繞四周由左到右數著:紐慈峰(Nuptse)7879公尺、洛茲峰(Lhotse)8501公尺、馬卡魯峰(Makalu)8481公尺、朱拉茲峰(Cholatse)6440公尺、騰普治峰(Taboche)6542公尺、鋼泰戈峰(Kang Taigo)6685公尺、金沙古峰(Khamserku)6608公尺、卓奧友峰(Cho Oyu)8153公尺…。四周一片黑與白的世界,遼闊的天與地一片寂靜。

我的眼光最後落在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8848公尺)上,好像它已經在這兒等了我一千年。

我靜靜的看著偉大的自然美景,感覺已經到了世界的盡頭。

台長: 艾瑞克
人氣(424)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總有繽紛伴我行....我的海底世界
此分類上一篇:歐洲之行雜感...記2004年的一趟旅程

^_^
十八年前,我們學院的畢業旅行就是到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泰國…,我們一早也到了喜馬拉雅山腳下去賞日出,一邊賞日出還一邊高唱「青海的草地、一眼望…」還拍了錄音帶呢,很有意思…。

您的壯舉似乎很偉大哦,要在一週裡爬海拔五千多公尺的高山,厲害、厲害,給您蹺起大拇指^_^…
2008-02-08 10:24:10
版主回應
偉大是給能將自己奉獻給別人或是社會的人的讚美,我頂多是(自不量力)而已,哈哈!!
至今都認為自己可以克服一切困難,是生存的信心跟樂趣罷了!!
看你也過得很開心,羨慕喔!!
2008-02-08 20:06:23
REBECCA
太佩服你啦~~~~~
一个人哭的那感受我也有过~~很理解你当时的心情!
2008-02-17 18:36:12
版主回應
看過你去拍的相片
太美了..
是高山症換來的嗎?
難怪那麼美好..
2008-02-24 20:15:29
快樂
真羨慕你的人生過得多彩多姿<相信未來的日子更精彩可期
2008-02-18 09:08:58
陌生的朋友
閱讀完你登峰的歷程 彷彿自己當下也置身其中
每登上一座峰 心裡的意志跟生理的極限總會有幾度交戰,最後總是生理戰勝心理 喜於挑戰自己的你我 渴盼有幸相遇於遼闊磅礡的山峰
2008-02-24 17:57:22
版主回應
要去要在10年之內
再老
我也走不動了
哈哈..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2008-02-24 20:17:52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