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1-10 14:34:27| 人氣4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說唱詩歌演講大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典藏文史書展講座】

第四場 簡上仁/說唱台灣詩歌

時間:11月8日 下午2 ~ 4點

地點:國家台灣文學館大廳

演講大綱:

一.台灣地方歌謠整理的情形

一般說來,台灣詩歌的內容,主要呈現的是台灣人民對生活中美好的想望,可以代表出台灣大眾的心聲,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而我們首先就目前地方整理台灣歌謠的整理情形來談,普遍來說歌謠整理作的還不是很完全。基本上,各縣市收集的方式是以地方創作者為主來整理,有作家的縣市地區才比較會有這方面的整理採集,譬如:台北縣有創作<望你早歸>的楊三郎、台中縣有創作<杯底不可飼金魚>的呂全生,還有諸如台南縣的吳晉准、台北市的童歌整理。大體而言,如果地方沒有具有知名的台灣歌謠創作者,這方面的整理就付之闕如。除此之外,目前全國的中文台文系所,也有對台灣歌謠有興趣的,如:成功大學的台文所,不過他們的關注點比較在歌詞內容的文學分析,對音樂方面則比較缺乏。然而,台灣地方歌謠的研究是一項跨領域的研究,它橫跨音樂與文學,未來的整理與收集應該注意這兩方面的結合。

二 說唱台灣詩歌(以下分為四類,以歌曲演唱來說明台灣歌謠中所涵蓋的內容)

(1) 親情(歌曲:「阿母的搖籃歌」組曲、阿母的頭髮、阿爸的飯包)
我們平常最常聽到的搖籃曲,通常都是母親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為了夜晚讓孩子安心入睡所隨口亨唱的曲目,不論唱多少遍都要等孩子入睡才會停下來,裡頭傳達出永恆不變的溫柔母愛,及望子快快成長的願望。詩人向陽先生的詩作,
「阿母的頭髮」則傳達小孩對母親為了家庭犧牲奉獻的憐惜。而再另一首「阿爸的飯包」中,藉著父親寒酸的飯盒,可以看見台灣父親對孩子內斂而又含蓄的愛。
(2) 友情(歌曲:鯽仔魚欲娶某、唱著心內彼條歌)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們開始出去面對世界上萬事萬物,而產生了許多有趣的童謠。而這些童謠最大的特徵,便是把大自然的動植物都當作好朋友,以友愛的眼光看待它們,把它們當擬人化看待,著名的「鯽仔魚欲娶某」就是這樣一首歌曲。除此之外,運用諧音的趣味,童謠也創作出許多有趣的作品。而談到著名說唱歌手陳晟老先生,簡上仁創作了一首歌曲「唱著心內彼條歌」來描寫他們之間難得的友情,並紀念陳晟老先生。

(3)愛情(望春風 、補破網、秋天的思念、半壁吊肉貓跋死、桃花開花擱紅、
目箭使著透心肝)

在台灣的歌謠之中,描寫愛情的歌曲為數較少,因為絕大部分的歌謠都傾向呈現
對台灣鄉土的熱愛比較多。不過著名的愛情歌曲仍是遠遠流傳,它們的歌詞介於歌詞與詩之間,如著名的「望春風」,則非常細膩的刻劃出少女對情人的想念。而有些創作者也會用自身的經歷寫作愛情歌謠,以李臨秋為例,雖然只有小學畢業,但因為面對著女朋友離開,他以極為優美的詞句創作並找王雲峰譜曲,試圖喚回女朋友的心。雖然最後沒有成功,不過卻成為大家口中朗朗上口的情歌-「補破網」。然而,由於本首歌傳訴的情感較為悲苦,曾一度被國民黨政府禁歌,直到李臨秋先生補了第三段,才通過檢查。不過,解嚴後,李臨秋先生發表聲明,這首歌只要唱前兩段即可,不符合原意的第三段就不需要了。而李臨秋先生談到如何創作好作品,他有三個秘訣:1.深夜、2.有酒相伴、3 有夜來香相伴,大家有興趣創作的可以試試看。而簡上仁也創作一首「心情」來描寫談戀愛時的情感歷程,名歌手江慧及潘越雲都曾演唱過。除此之外,簡上仁也配合四季來談愛情,藉此隱喻愛情:春天愛情是淡淡的情懷;夏天的是熱切的相戀;秋天則是步入平穩的成熟之愛,而愛情呢則是沒有冬天的。在「半壁吊肉貓跋死」則訴說一名男子雖然可以看到喜愛的女子,卻仍然無法獲得他青睞,就好像一隻貓為了吃掛在高牆上的肉,跳上去吃不到卻尚失了性命。「桃花開花擱紅」歌詞則說到少女的美麗像盛開的桃花,如此艷麗動人。


(4)鄉土情 (古井、「一隻鳥仔」系列歌曲、若是到恆春、台東調系列歌曲)
受到羊子喬詩作「古井」的影響,簡上仁也依詞譜了這首曲,而成就了「古井」這首歌。這首歌的大意主要藉著古井中的水,來說明它正是使台灣人能夠傳宗接代的本源,藉此隱喻老祖先開墾台灣的辛勞,提醒年輕人不要忘本,不要忘了當初祖先拓荒的精神。「一隻鳥仔」系列歌曲則在台灣流傳已久的歌謠,它的發源地在嘉南平原。最早的歌名叫做「六月田水」,歌詞中在說六月時期嘉南平原的農作情形。之後,它演變「一隻小鳥哮呼呼」也被以雙觀的用法,作為男性追求女性的歌曲,說明在男性在夜裡思春的情境。1895年之後因為甲午戰爭之故,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台灣居民無不奮力抵抗,而「一隻小鳥哮呼呼」在當時則變為傳達台灣人在殖民地政府下抵抗的悲憤心情。一般來說大多都以為「一隻小鳥哮呼呼」是一首悲情的歌,但其實它是到日據時期以後才被賦予這樣的意涵。它的演變,是從訴說農作時期的辛勞→男女間的情愛→台灣反抗日本的悲憤精神。簡上仁認為應該要拋棄以往的悲情,所以又將「一隻小鳥哮呼呼」改編成「一隻小鳥笑呅呅」,希望台灣人能以熱觀的心情繼續向前行。描寫恆春鄉土也有很多首作品,宋澤萊的「若是到恆春」歌頌恆春是一年四季都適合去遊玩的好地方。由恆春移民到後山(台東)的居民們,也將歌謠帶到台東,並發展出屬與台東並描寫移民開墾經驗的-「台東調系列歌曲」。在歌曲中可以見到它們樂觀精神,及開墾的辛苦。

三 台灣之愛
從台灣歌謠的內容,我們可以發現真正感動台灣人並能代表台灣人的,是描寫有關台灣鄉土的作品,如此才能傳達出對台灣的愛。希望,未來的台灣的文學或音樂都能在內容上對台灣鄉土多所關注,這樣才能創作出屬於台灣之愛的藝術作品。

台長: enci
人氣(4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