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03 12:45:31| 人氣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李雙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李雙澤,他在七十年代的民歌運動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也是當時青年思想上與行動的領導人物。

李雙澤,1949年生,祖籍福建晉江,父親為菲律賓華僑,隨父來臺後在台灣升學,曾就讀於古亭國小、大同中學、師大附中,並於高中畢業後考上淡江文理學院數學系。關於李雙澤的大學生活,蔣勳回憶道:「李雙澤似乎很想轉讀建築,為什麼沒有轉成也不十分清楚。但是他愛文學、繪畫、音樂,似乎他並不很堅持自己的專業」(中國時報 1995.09.05) 。

李雙澤的青年時代(1970-1977)剛好是台灣的七十年代,七十年代台灣白色恐怕的陰影漸漸地散逸,1969年末蔣經國出任行政院長,似乎代表著一代強人逐漸從蔣中正的極權軍事風格轉變為蔣經國這個柔軟強人。七十年代的西方,越戰正值尾聲,反戰、學生運動培訓出來的判逆青年開始被規範的社會吸納接受,不過六十年代的青年思潮在七十年代卻正在台灣蠢蠢欲動,在李雙澤身上便可以見證時代如何影響知識青年的痕跡。

1970年李雙澤22歲,剛從淡江大學數學系畢業,當時西方熱鬧的學生運動正值尾聲,而台灣也已經脫離日本殖民22年了,國民黨來台後,人民的對國民黨的民族情結並沒有讓曾在日本統治下生活的台灣人得到任何回歸祖國的優越感,相反的,國民黨在管理制度上的鬆散倒是讓台灣人勉懷起過去日本時代簡單嚴明的警察制度。然而這些對那時後的李雙澤來說,對他的影響並不是那麼大,他所關懷的是西洋歌曲,搖滾樂與鮑伯迪倫。

1971年四月一日,他23歲,台北市警局開始取締奇裝異服及妨害善良風俗的人士,不知道他有沒有在街頭被警察追的經驗。同年,釣魚台事件引起台大學生到美使館示威遊行,這是一次民族主義所主導的團體行動,全國知識青年之間流傳著一股愛國的熱情,與對台灣本土的認同。十月二十六日,台灣退出聯合國,台灣人民都有種被國際社會欺騙的感覺,加上對對岸中共的恐懼,坊間的意見分成兩派:一是換美金移民去;一個是決心與台灣共存亡。

1976年他在一次演唱會上登台高呼:「我們要唱自己的歌!」從此民歌運動開使白熱化,緊接著校園裡開始出現一批又一批,抱著一把吉他就即刻開唱的青年,很有波西米亞人的味道。根據楊祖君回憶淡江那場被稱作"李雙澤事件"的演唱會,她說:「淡江的校內辦一次演唱會,甫自國外倦遊歸國的李雙澤登台演唱時,帶了一只可口可樂的瓶子,在台上將可口可樂瓶迸然擲地,迸裂四濺。李雙澤又說了一些慷慨激情的話,大致的內容是:我們在國外喝可口可樂,在國內也喝可口可樂,又一味的唱西洋歌曲,難道還不夠嗎?我們自己的歌呢?為什麼不唱我們自己的歌?」(中華日報 1979.10.10)李雙澤當時這番激昂的話點燃了台灣七十年代民歌運動的短暫熱火。若仔細檢視李雙澤這段話,可以發現到裡頭充滿著對一股對台灣本土極欲想要掌握的認同,他一方面想脫離藉韓戰時對台海保護而傾入台灣本土的西方(美國)文化而另闢蹊徑,一方面又感嘆台灣在政治,外交,社會文化被西方左右的事實。

早在民歌運動之前,台灣文壇早開始有關本土認同的論戰--吳濁流創辦的《台灣文藝》雜誌,及1972年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現代詩論戰等事件,都涉及到台灣本土意識與民族認同,連之後的鄉土文學論戰也都是這波時代意識在社會上的體現。在李雙澤所創作的歌曲中亦充滿這樣帶有社會意識與批判的想法。
在「美麗島」(詞:陳秀喜 曲:李雙澤)與「少年中國」(詞:蔣勳 曲:李雙澤)這兩首歌曲中他嘗試去疏解台灣人的「台灣結」與「中國結」,他要我們擁抱台灣,同時也期望對岸古老中國的少年化(楊澤編:七十年代懺情錄1994:66)。

李雙澤於1975年至1976年間曾至西班牙與美國學畫,然而出了國的李雙澤也不像當時許多留學生那樣急著拿學位、讀書,他也在西班牙餐廳打工,又跑回菲律賓當了一陣子導遊。(中國時報 1995.09.05) 尤於曾經去過歐洲及紐約,李雙澤得以接受到比台灣本土的知識青年更廣泛的見聞。
七十年代的傳播媒體仍然受到政府控制,報禁也一直要到1988年才解除,當時在國外的李雙澤自然也看到國民黨極權統治下的真面目。1976年10月他回到臺灣,也開始實踐他心中理想,並從西方學運移植了一套類似Woodstock的音樂集會模式,在台灣校園當中傳播他所以為的台灣認同,擺脫從日本殖民以來歷經日本與美國宰制台灣本土音樂的局面。或許我們可以用Michael P. Sternberg對現代主義的描述來形容李雙澤所活著的時代青年:這現代世界蘊藏著對超越的需求,透過美、秩序、藝術與正義來重構精神的迫切渴望。

李雙澤的想法裡要突破的東西,他要求的理想是超越是非的,亦不能以左派或右派這樣的政治術語來蓋棺論定,「唱自己的歌」的訴求距離現在已有20年以上,也許在政治上還能看到它殘留的 這一代學生所無從體會的,也只能在民歌紀念專輯當中聆聽從前人的歌聲當中揣摩他們的真理。

1977年9月10日李雙澤在淡水興化店為了救一位美國人而溺斃,事後那位美國人去見李雙澤的母親,而李的母親當場給了那位美國人一巴掌。這位有勇氣追求裡想的青年的死,並沒有帶給台灣任何的變化,只是我們總會記得有一年他拎著一瓶可口可樂上台高呼「唱我們自己的歌」的模樣。

台長: YEN
人氣(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