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8-06 15:04:06 | 人氣1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腸直腸癌轉移 及早用藥存活率仍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腸直腸癌轉移 及早用藥存活率仍高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2012/07/30
國內大腸直腸癌的發生人數飆升,每年新增數逾萬人,高居所有癌症之首,不少患者發現罹癌多是晚期,癌細胞已擴散至肝臟或肺臟。醫師說,即使腸癌轉移肝臟,若能及早用藥控制,腫瘤縮小再開刀,有三分之一癌友仍可活5年。

一名36歲的開業男醫師,平時不碰菸酒,上下班時間作息正常,飲食均衡,對高油脂或燒烤類食物也沒特別偏好,且無大腸直腸癌家族史。他每天固定排便,有次連續兩天沒上廁所,肚脹不舒服,他直覺不對勁,立即到急診治療,沒想到X光檢查發現腸子嚴重阻塞,電腦斷層及病理切片證實是大腸直腸癌第四期,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及肺部,後腹腔淋巴也有腫瘤。

這位病患因腫瘤範圍太大,醫療團隊建議先化療、縮小腫瘤,再手術切除;術後使用標靶藥物、接受輔助性化療及電療,效果還不錯,經多次開刀終於順利清除肝臟、肺部、大腸及淋巴腫瘤,治療1年半來,追蹤癌細胞未復發,他目前已返回工作崗位、繼續看診。

台北榮總內科部腫瘤科主治醫師陳明晃說,過去轉移性大腸癌患者的預期存活時間約6個月至1年,不過,隨著標靶藥物及多種化療不斷研發,病患的存活期已可延長至28個月。腸癌病友儘管出現肝轉移,若能及早使用標靶藥物合併化療,輔助性用藥控制病情,腫瘤開刀清除,仍有三分之一患者可活5年。

「一開始好好治療,癌症復發機率能大幅降低。」陳明晃說,腸癌治療像一場接力賽,病患若能選擇最適合的藥物治療、控制癌症,猶如跑者一起跑就全力加速向前衝,並保持領先;接棒成員若經濟情況許可,繼續用藥銜接,不斷往前,應可爭取到最佳成績,有效降低癌症復發機率。

陳明晃說,飲食與家族基因遺傳是大腸直腸癌的主要危險因子,常吃燒烤或高油脂類食物,如紅肉、糕點等,易增加腸癌風險。此外,直系血親或家族親友如果檢出大腸息肉者,未來有較高機會恐演變為腫瘤,同家族成員罹患腸癌風險恐遽增,研判可能是生活環境相同,飲食習慣相仿,家族親友較易罹患大腸癌。

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直腸癌的症狀不明顯,一般人不易察覺,陳明晃說,若排便習慣改變,或不明原因體重減輕,出現血便、拉肚子等情形,應立即就醫。此外,平時應少吃燒烤及油脂含量高食物,魚肉或白肉較紅肉佳。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針對50至69歲民眾,也提供每兩年一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不過,如果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根據親友罹癌時間往前推10年,提早檢查、發現病灶,早期治療。

台長: 康貝兒健康小二
人氣(1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