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3-04 10:14:41| 人氣1,5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認識爵士樂的幾個方法 / 爵士樂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爵士樂,是一個很適合行銷的名字,近年來在台灣各地,常能看到大大小小的爵士樂活動,大至整個縣市政府主辦的爵士音樂節,或各類藝文活動為力求多元,往往也開始列出希望邀請爵士樂團的慣例;小至各類商業活動的宣傳造勢,也常見爵士樂的搭配―現場演奏演唱,或甚至是小型據點的社區或文化館所舉辦音樂會時,往往也因為爵士樂團的機動性高、配合度高、營造出的輕鬆愜意氣氛等,較為一般大眾所接受。
然而爵士樂,卻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名字,特別是在想深入認識她,或甚至想要進一步學習如何演奏、演唱時,往往會因為找不到要領而事倍功半。尤其近年來在網路資訊發達的狀況之下,相信不少人也了解到:爵士樂最精髓的部份,往往也是最難學好的部份,那就是「即興」(Improvising),以及「聽懂爵士樂的即興」兩件事。這個「把心裡想到的靈感演奏演唱出來」的動作看似簡單,實際上卻設下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光照譜操作卻往往感覺不對味,而聆聽爵士大師們看似泉源不絕的滔滔即興樂句時,除了大呼過癮以外,還能再聽出什麼門道嗎?
到底怎麼樣才能提綱挈領,聽出爵士樂的樂趣所在?即興到底有沒有分好壞?爵士與藍調有什麼不同?現代的爵士樂聽來怎麼跟傳統唱片中的爵士樂差那麼多?為何爵士樂跟其他流行音樂如搖滾、節奏藍調、拉丁、放克甚至嘻哈能有那麼多的交集,但卻能保持自己的不可取代性?……這些都是從事爵士音樂表演、教學與推廣教育的筆者,多年來在台灣各地舉辦活動時,第一線與觀眾對話所接觸的問題。
從個人的經驗來對照,其實證明了近年對於爵士樂好奇的人真的愈來愈多,然而能持續追尋鑽研的聽眾或樂手,其實仍是數量有限。主要的原因是爵士樂真的很容易親近,不難接觸,但是因為爵士樂的特色即在於「變化」,所以她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能用主觀來聆賞或創作,各自表述的結果,就演變成為較為私密的聆賞習慣,不若流行音樂一般容易被風潮帶動,或引起眾多人的共鳴。
然而爵士樂還是有很重要的一些「通則」是不會改變的,而這些通則也成為了辨識爵士樂、甚至鑑賞爵士樂好壞的依據。對於爵士樂學習者而言,這些通則雖然需要長時間的浸淫與磨練才能掌握得好,但是能夠先明瞭整個大方向,總是一件好事。因此,在此筆者也希望能分享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各位,從對於爵士樂的好奇,進而習慣爵士樂,讓爵士樂成為您生活中的喜好:
爵士樂的風格有很多種,先聽自己喜歡的
人對於喜歡的事情,總是不吝付出比較多的心力,不管您是藉由唱片廣播、電視電影配樂、媒體廣告、或是現場演奏等愛上某首爵士樂曲或風格形態,建議您別害羞,多邁出一步,藉由上網或學校社團聚會,與同好詢問音樂資訊,網路上永遠不乏熱心的樂迷會樂意回答您的問題。
現今爵士樂的現場演奏較過往興盛許多,不管是國外來的爵士大師或是本地的爵士好手,演出的場所也不僅限於酒館或Pub,如果在您的周遭有任何的爵士樂演出,建議您不妨於演出結束後上前與樂手攀談,爵士樂手們是全世界最好親近的音樂家們,他們幾乎都會樂意回答您的問題,分享影響他們的音樂與樂手。
從延伸聆聽做起,而不要依照年代風格囫圇吞棗
對於爵士樂的歷史、爵士樂手的生平,在聆聽音樂的同時,其實都不是最迫切重要的事情,大可不必過度焦慮,爵士樂的分類法本來就不是那麼地明確,分法也不真的那麼嚴謹(有些是比較性形容詞、有的是音樂手法、有的是地域特色等),即便依據興起的年代,知道爵士樂有紐奧良、搖擺、咆勃、酷派、精純咆勃、後咆勃、調式爵士、融合爵士、世界風爵士樂、當代爵士等「風格」,但這些幾乎都是密不可分的相對連結關係,絕沒有「一種爵士樂死亡造成另一種爵士樂誕生」的制式過程,各位不妨可以從了解各類風格的特徵來著手,然後往前往後延伸開來,勝過於強迫自己書都要從第一頁開始翻起……與其困在一堆來不及消化、似懂非懂的名詞或「不可不聽」榜單中,筆者還比較寧可欣見許多人因為米老鼠與唐老鴨的迪士尼配樂而認識紐奧良爵士;因為看了電影「神鬼玩家」或「忘了我是誰」而愛上搖擺樂風及名曲,如果再經提點,就會是個不錯的延伸方式。
另外一種延伸聆聽的方法,是從您所購買的爵士樂專輯唱片中,找出令您精神一振、印象深刻的演出樂手或歌手大名,他們不一定是專輯掛名者,但是花點心思把名字記下來,也許下次您可以找到他(她)們有自己的專輯或演出,或是藉由網路的搜尋也可以知道他(她)們還有參與哪些專輯?在下一張找到的專輯上也可以如法炮製,或回到原來的專輯,將注意力轉移到別的聲音等,藉由這種「峰峰相連」的方式,聆聽的版圖很快就能延伸擴大了!
資料來源 :http://showwe.tw/books/choice.aspx?c=15
多利安音樂藝術 : 樂團  / 爵士樂團 / 現場演奏
爵士樂,是一個很適合行銷的名字,近年來在台灣各地,常能看到大大小小的爵士樂活動,大至整個縣市政府主辦的爵士音樂節,或各類藝文活動為力求多元,往往也開始列出希望邀請爵士樂團的慣例;小至各類商業活動的宣傳造勢,也常見爵士樂的搭配―現場演奏演唱,或甚至是小型據點的社區或文化館所舉辦音樂會時,往往也因為爵士樂團的機動性高、配合度高、營造出的輕鬆愜意氣氛等,較為一般大眾所接受。然而爵士樂,卻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名字,特別是在想深入認識她,或甚至想要進一步學習如何演奏、演唱時,往往會因為找不到要領而事倍功半。尤其近年來在網路資訊發達的狀況之下,相信不少人也了解到:爵士樂最精髓的部份,往往也是最難學好的部份,那就是「即興」(Improvising),以及「聽懂爵士樂的即興」兩件事。這個「把心裡想到的靈感演奏演唱出來」的動作看似簡單,實際上卻設下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光照譜操作卻往往感覺不對味,而聆聽爵士大師們看似泉源不絕的滔滔即興樂句時,除了大呼過癮以外,還能再聽出什麼門道嗎?到底怎麼樣才能提綱挈領,聽出爵士樂的樂趣所在?即興到底有沒有分好壞?爵士與藍調有什麼不同?現代的爵士樂聽來怎麼跟傳統唱片中的爵士樂差那麼多?為何爵士樂跟其他流行音樂如搖滾、節奏藍調、拉丁、放克甚至嘻哈能有那麼多的交集,但卻能保持自己的不可取代性?……這些都是從事爵士音樂表演、教學與推廣教育的筆者,多年來在台灣各地舉辦活動時,第一線與觀眾對話所接觸的問題。從個人的經驗來對照,其實證明了近年對於爵士樂好奇的人真的愈來愈多,然而能持續追尋鑽研的聽眾或樂手,其實仍是數量有限。主要的原因是爵士樂真的很容易親近,不難接觸,但是因為爵士樂的特色即在於「變化」,所以她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能用主觀來聆賞或創作,各自表述的結果,就演變成為較為私密的聆賞習慣,不若流行音樂一般容易被風潮帶動,或引起眾多人的共鳴。然而爵士樂還是有很重要的一些「通則」是不會改變的,而這些通則也成為了辨識爵士樂、甚至鑑賞爵士樂好壞的依據。對於爵士樂學習者而言,這些通則雖然需要長時間的浸淫與磨練才能掌握得好,但是能夠先明瞭整個大方向,總是一件好事。因此,在此筆者也希望能分享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各位,從對於爵士樂的好奇,進而習慣爵士樂,讓爵士樂成為您生活中的喜好:爵士樂的風格有很多種,先聽自己喜歡的人對於喜歡的事情,總是不吝付出比較多的心力,不管您是藉由唱片廣播、電視電影配樂、媒體廣告、或是現場演奏等愛上某首爵士樂曲或風格形態,建議您別害羞,多邁出一步,藉由上網或學校社團聚會,與同好詢問音樂資訊,網路上永遠不乏熱心的樂迷會樂意回答您的問題。現今爵士樂的現場演奏較過往興盛許多,不管是國外來的爵士大師或是本地的爵士好手,演出的場所也不僅限於酒館或Pub,如果在您的周遭有任何的爵士樂演出,建議您不妨於演出結束後上前與樂手攀談,爵士樂手們是全世界最好親近的音樂家們,他們幾乎都會樂意回答您的問題,分享影響他們的音樂與樂手。從延伸聆聽做起,而不要依照年代風格囫圇吞棗對於爵士樂的歷史、爵士樂手的生平,在聆聽音樂的同時,其實都不是最迫切重要的事情,大可不必過度焦慮,爵士樂的分類法本來就不是那麼地明確,分法也不真的那麼嚴謹(有些是比較性形容詞、有的是音樂手法、有的是地域特色等),即便依據興起的年代,知道爵士樂有紐奧良、搖擺、咆勃、酷派、精純咆勃、後咆勃、調式爵士、融合爵士、世界風爵士樂、當代爵士等「風格」,但這些幾乎都是密不可分的相對連結關係,絕沒有「一種爵士樂死亡造成另一種爵士樂誕生」的制式過程,各位不妨可以從了解各類風格的特徵來著手,然後往前往後延伸開來,勝過於強迫自己書都要從第一頁開始翻起……與其困在一堆來不及消化、似懂非懂的名詞或「不可不聽」榜單中,筆者還比較寧可欣見許多人因為米老鼠與唐老鴨的迪士尼配樂而認識紐奧良爵士;因為看了電影「神鬼玩家」或「忘了我是誰」而愛上搖擺樂風及名曲,如果再經提點,就會是個不錯的延伸方式。另外一種延伸聆聽的方法,是從您所購買的爵士樂專輯唱片中,找出令您精神一振、印象深刻的演出樂手或歌手大名,他們不一定是專輯掛名者,但是花點心思把名字記下來,也許下次您可以找到他(她)們有自己的專輯或演出,或是藉由網路的搜尋也可以知道他(她)們還有參與哪些專輯?在下一張找到的專輯上也可以如法炮製,或回到原來的專輯,將注意力轉移到別的聲音等,藉由這種「峰峰相連」的方式,聆聽的版圖很快就能延伸擴大了!

資料來源 :http://showwe.tw/books/choice.aspx?c=15

多利安音樂藝術 : 樂團  / 爵士樂團 / 現場演奏

 

台長: 多利安-小周
人氣(1,5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