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2-31 16:17:36| 人氣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行銷研究)Facebook的社群效應與行銷魔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撰文:蔡佳穎1001231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達與應用層面的多元化,網路越來越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人與網路的互動關係也呈現出不同的特性。1990年代,人們在網路上以資訊瀏覽為主要行為,同時標誌著Yahoo!的興起;2000年代搜尋逐漸成為人們在網路上的主要行為之一,也造就Google成為網路巨擘,google一詞,不僅是公司名詞,也變是"搜尋"的動詞!到了2010年代左右,人們在網路上的行為更趨多元複雜,不僅是瀏覽、搜尋,還多了探索與社群的功能。因此,人們透過社群網站,編織著更複雜與緊密的關係網絡。這樣的行為改變,就行銷來說,是別具意義,因為它代表了一種新的行銷創新模式逐漸成形。以Facebook為例,說明其社群效應,並透過Facebook平台如何塑造獨特與成效明顯的行銷魔力。

  Facebook可說是近年來全球成長最快的社群網站。具http://www.checkfacebook.com網站資料,從2004年推出後,Facebook2011,全球Facebook會員數已經逼近六億九千萬人(688,907,740)。而Facebook在台灣成長也是非常快速,自2008年至今,Facebook在台灣會員人數已達9,799,780位,成長速度驚人。有別於以往的部落格傳播效應,我們必須"主動"到朋友的部落格,才知道朋友最近動態,因此訊息溝通與傳遞是一種"被動"狀態:除非我們主動去瀏覽,不然我們不會被訊息主動接觸到。但Facebook的平台模式則恰好相反,在自己Facebook的塗鴉牆就可以看到已經被自己加為朋友的人的Facebook的塗鴉牆訊息,這樣我們可以在自己塗鴉牆留言、或僅是按個「讚」,就可以讓對方知道我們的回應。而這種過程,讓朋友之間的訊息溝通更主動、更直接,也深化了社群之間的黏著度。在實際應用上,我們可以看到7-11IKEA Taiwan 、台灣麥當勞…等企業均已在Facebook上成立並經營他們的粉絲專頁,透過活動與優惠訊息公告等方式,凝聚粉絲對於品牌的支持。

  社群網站Facebook自從2004年推出後,就陸續廣為民眾使用,自2011止會員人數竟直逼六億九千萬人,最大的主因可能來自於社群效應。隨著網路技術的發達與應用層面的多元化,例如行銷操作平台的推廣,使得網路越來越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人與網路也呈現密不可分的關係。Facebook已證明他在網路行銷的創新應用的價值與貢獻,但是否能夠持續保持成長,則是Facebook要邁向下一個階段的困難課題......?

台長: 喬云
人氣(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032 |
此分類下一篇:(廣告研究)什麼廣告是好廣告
此分類上一篇:(行銷研究)2012年行動行銷發展趨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