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30 13:39:12| 人氣2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觸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貼:觸電的感覺

記者吳靜美

正準備下車,手一觸及車門─哇!被電到了!
到國外較乾冷的地區旅遊,不時被周遭的東西(遊覽車上下車處的把手、室內的鐵櫃等)電得哇哇叫!
奇怪的是,在國內就不太會有這種被電到的感覺。
甚至有時候兩個人不小心互相接觸,有時候有些人就會突然有被電到的感覺。
(可不是心動來電的感覺哦!)。
雖然不至於受傷,但是到處不時的被電一下,還是令人挺困擾的。
奇怪的是有些人很容易被電到,但有些人就不太會。

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暨神經科教授傅祖慶表示,會不會有觸電的感覺與所穿的衣服很有關係,有些衣服的材質很容易產生靜電,例如人造纖維即是。
台大醫院醫學工程室組長陳志宏也表示,PE材質、毛衣、尼龍等,都是比較容易產生靜電的質料,有些衣服穿久了要脫下來時,還可以看到火花呢!
陳志宏表示,當空氣流動時,因為摩擦,會有電荷分離的現象,產生正負電荷,當電荷蓄積到一定的量時,不同電荷者瞬間接觸、放電時,就會有觸電的感覺。傅祖慶說,有時候兩個人接觸時,因為兩個人所穿的衣服材質不同,正好帶有一正一負的電荷,就會瞬間觸電。

空氣中的溫度濕度是會不會「來電」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陳志宏表示,天氣乾、熱時的電荷較不容易分散、易蓄積,因此也較容易觸電。
他說,空氣中多少會有些電荷,海島型的台灣濕度大,空氣中的電荷較易分散消失,但到了國外大陸型國家,例如拉斯維加斯,可能走過的地毯用手去摸,都會有觸電的感覺呢。
由於空氣中的帶電離子是最好的散失靜電的自然方法,因此調整空調中的濕度控制,可以有效的去除靜電的產生。
不過,雖然溫度高較易蓄積電荷,但卻不一定夏天比較容易有這種觸電的感覺。
傅祖慶表示,冬天有些地方氣候乾燥、濕度低,皮膚表面的水分也乾得快,就容易蓄積電荷。
他說,通常冷的時候水分的蒸發也少,空氣中的濕度相對的也較低,電荷更不容易分散,因此會比較容易有觸電的感覺,所以當北方寒流來時(通常濕度較低),大家就比較容易「來電」,夏天反而比較不會。這也是為什麼到了國外乾冷的國家,為何總是較容易被電到的原因。

皮膚乾燥的人也比較容易有觸電的感覺,陳志宏指出,健康的皮膚應該是絕緣的,有適當的電阻,使得電流不容易導入,(因此在做心電圖量測時,必須貼上導電膠片,讓信號可以清晰呈現,否則因為皮膚的絕緣,微弱的心臟電生理信號較不易量取)。
電流的刺激因為皮膚的阻隔,如果電荷沒有大量蓄積的話,是不會傳到神經的,而皮膚很乾燥時,因為皮膚表面容易有電荷的蓄積,電流的刺激也比較大,使得神經感應也大。

體重是另一個常「觸電」與否的因素,陳志宏表示,脂肪也有一些絕緣作用,
肥胖的人不易讓電荷均勻的分,不是好的導電體,把電荷分散的體積也比瘦子來的大(比較無法瞬間放電),所以比較不容易有觸電的感覺。
由於「觸電」有時候是一種主觀的感覺,陳志宏表示,女性較容易有觸電的感覺,而對電比較敏感的人也比較常常覺得被電到,因為同樣的瞬間放電,有些人可能根本毫無感覺。
傅祖慶表示,這種靜電不強,放電的效應對人體沒什麼很大的影響,只是被電到時常會嚇一跳而已,如果覺得很困擾,就不要以皮膚直接接觸常易電到的地方,例如戴上手套、以袖子阻隔等。

陳志宏表示,改變衣服的質料,是避免靜電的最好方法,儘量穿棉質的衣服,少穿化學纖維合成的質料;而赤腳踩在地上,因為電流隨時導掉了,也比較不容易讓電荷蓄積(如果是踩在塑膠地板上,就又無法導掉電流了)。

不過陳志宏表示,人體表皮蓄積的電荷少,其實只是放電的誘因而已,外在因素(例如車子飛馳時與空氣的摩擦、電腦螢幕關閉時靜電未經空氣散掉之前等等)蓄積電荷的效應較大。因此,也可以從其他方面去改善,例如車子的接地裝置、電腦護目鏡的接地裝置等。

【2000/02/29/聯合報 】

台長: 逸蝶
人氣(2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生活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進退兩難
此分類上一篇:日子這樣過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