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06 09:40:26| 人氣1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提昇至「A+」之關鍵:先帶著現在的「B-」出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昨天在新聞看到安室奈美惠說,她直到離開小室哲哉,才開始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這是一個被栽培的女星的心聲,在那之前,能被製作人看中在螢幕前一展歌喉,就很高興了,但看久了自己被型塑出來的「假長相」,自己也會開始反彈。我們常在新聞看到類似新聞,說藝人要開始「做自己」,創意家要開始「做自己」,聽起來有點任性,我卻突然看到另一面。

因為,上週和TutorABC創業家與地圖日記的Andy,一起面對觀眾。觀眾問,學英文的時候要怎麼從中級到高級?要如何從「A」到「A+」?

聽到這個問題就覺得「實在問得太棒了」,因為問得太棒了,我又是最後一個回答的,所以就很努力的思考。說實在,我真的沒想過這個問題。我這個14歲到加拿大的「小留學生」學英文的方式或許與大部份人會有點不同,所以我很努力想了一下,並趕在麥克風遞到我這裡之前,真讓我想起了一個畫面──

15年前,我坐在加拿大的家裡,一面鏡子前,翻著Yellow Pages,打電話給一間又一間的商家。記得當時好像是要修什麼機器,其實我大可以找一家就拎著去修了,卻為了想「練習說話」(當然是說英文),不但每家都打,還順便跟他請教一大堆問題,厚著臉皮殺價。

各位有這樣的經驗嗎?為了練習口語,翻開電話簿,故意打電話給好多好多的陌生人?

打電話打了一陣子,我才看到,我眼前有這麼一面鏡子。

我常說自己是弱勢男女,看到我的長相與我說話的態勢,沒人想相信,說我好像含金湯匙出身在那邊說風涼話。當然,如果有人是一家睡木板或要到餐館打五份工賺錢養家,那我的確自嘆不如,但封閉的個性,讓我成長時候確實遭到很多阻力;而好勝的我,喜歡自己解決,自己練習,自己克服這些一大堆口吃、害羞、自閉。

當時,我到加拿大已經3年以上,英語能力也夠用了,但自覺仍不夠好,仍無法俐落敏捷的表達,卻也苦而無法突破。當然很大的原因也是因為我講話結結巴巴的,我不但不是「A」,我只有「B-」而已。就在這一天,我依然結結巴巴的說著我的英文,和商家問問修機器的事,突然猛一抬頭,看到這面鏡子,以及鏡中的自己。當時我電話還沒有掛,所以,我是一邊講電話一邊看著自己;我在鏡中看到了自己的臉,那張臉,我幾乎認不出來。

那是一張,肌肉非常緊繃,眼神非常尖銳,我看到的是,一個撐得非常極限的「自己」。那是一個很有爆發力的年輕人,但是這個年輕人已經不是他自己。

應該說,我彷彿看到一隻「不滿足」的靈魂,極想掙脫現在的這個「爛殼子」,想要脫殼、成長,成為另外一個新的自我、新的自己!而,這個年輕人心中目前所能接受的「自己」,竟然只是一個未來的、不存在的自己!

於是當晚,我告訴了這位觀眾,學英文,要從中級到高級、從A到A+,已經不是語言的問題。有時候,你身體裡面明明早已擁有說一口「完美英語」所需要的一切技巧,包括單字、包括發音、包括說聽讀寫的掌握,但,這時候還沒有辦法到達A+,就是因為,你看到的是未來的自己。

你說,為何不能看未來的自己?

很簡單。未來的自己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它只是一個虛構。它是一個形象,一個錯覺。

那個形象從何而來?仔細想,它根本是從我們對周邊的「其他人」印象而來,這些人或許是我們所羨慕的ABC,我們的某一位老外朋友,甚至是電影裡的「不來的彼德」、「沒格萊恩」這些。他們一個又一個,疊成了我們心中的一個「完美的目標」,這個目標並不是「自己」,但會給我們自己一個很大的動力、初期很大的指引力,但,到了最後一關,你會發現,「跳不上去」。

因為那畢竟不是自己。

那段時間,我看鏡子看了幾回,看到自己爆青筋又臉部肌肉硬到極點,我發現自己已經不是自己,於是我恢復和緩,看到鏡子裡的自己,誠心的接受了它,並且掛上電話,停止所有的訓練,帶著它一起出門,直接去「生活」。

帶著一個真正的「自己」,用現在這個身體、這個長相、這個英文程度,儘管它是如此破破的、爛爛的,但這就是你,永遠的你。

接受它,帶著它出門。

意思就是,用現在的「不完美的自己」,也可以開始說英文,從現在開始交朋友,用現在的英文開始寫文章,這個時候,Miracle Happens,我們開始感受,自己與那個陌生的文化產生了一些微妙的關係;與人在電梯說話,不再只是無法掌控的異國語言對談,而是交心、交眼神、交互動、交「一大堆」;你和對方之間,不再只是一個英文好和英文爛的人的對談,只是「兩個人的對談」;我瞬間感受到對方與自己之間,出現了很多看不到的細絲,纏著我們之間的每一條語言神經,過了一兩個月,你的「說」與「聽」就有了極長足的進步。

至於比較難的「讀」與「寫」,翻開一本時代雜誌,我告訴自己,這本雜誌是寫給「現在的自己」看的,是現在的自己買來給「現在的自己」準備要慢慢看的,我想像我這個自己張開這本書閱讀,很享受的模樣,試試看,慢慢看,就算裡面都是不懂的單字,文章也變得很有趣,你可以一眼望去就懂它的意思,最後順便記得這些單字;必要寫作時,我們也是在用「現在的自己」與「讀者」透過紙筆溝通,用最簡單的語言,一再而再的解釋自己想要表達的事,美詞華語,就咕溜溜的轉了出來!

當然,這些都是基本功之後的,當你有了基本功以後,缺的就只剩這個關於「自己」的「覺悟」。

這個領悟,不但讓我的英語能力更上一層樓,最重要的是,將我的口吃毛病有效治好了一大半。

後來,我在史丹佛碰到一位說話口吃的很嚴重的新加坡同學,我很想告訴他這個秘密。後來我們討論功課,他在那邊「斯斯斯斯…」,次了快一分鐘還「斯」不出來,終於說,「對不起,我今天口吃很嚴重,希望沒有為你帶來不便。」我抓緊這個機會,跟他說,不要緊的,我以前也是這樣,信不信?
「真的?」他心喜若狂的問,「那你當時是怎麼改善的?」

他的狂喜,我可以完全理解,口吃的人最希望的就是找到那顆「仙丹」,無論是什麼口訣或方法,試一下馬上見效,擺脫這個讓人不便的毛病,回復到正常人的生活!我以前也常常自己去找這樣的仙丹,百尋不著。

「口吃不是練技術,而要改變整個待人處事態度。」我認真的說,「是要展現最真實的自己,不是追求那虛構的自己。」

新加坡同學,兩隻眼睛全是問號,我知道他想問問題,張嘴試著想講話,卻「斯斯斯…」,斯不出來。

「我知道你現在一定無法理解,只要記得這句話就可以。」我同理的說。

我知道,這個答案和許多人所為自己規畫的,是完全衝突的。一個想學好英文的,怎麼可以接受答案就是「接受現在的爛自己」?愈想學好的,就愈努力的在追求未來;所以這種話給這些人聽,叫人非常不解,偏偏,這些人已經這麼高級,真的全部都卡在「A+」的前面一關。

拿來一面鏡子就可以過關,看看鏡內,接受現在的自己。原來「A+」早已住在我心底。



轉載自Mr.6

台長: 殤羽
人氣(1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