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3-08 08:50:06| 人氣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胡春春:德國“安全智慧”遭遇挑戰

 隨著俄烏衝突激化,德國三屆政府多年來圍繞烏東問題進行的外交努力宣告失敗。二戰結束之後,德國逐漸發展出作為國際社會“非軍事強國”或“文明力量”的敘述和定位,遵守“軍事克製文化”,更願以規則維護者、衝突調停者角色介入國際爭端。但從烏東問題發展到俄烏衝突,德國的調停人角色以及和平主義立場日漸受到質疑。

德俄關係目前已經跌至二戰結束以來的低谷。但這場衝突給德國帶來的最大挑戰,還是在國際秩序和國家安全觀念遭受的衝擊,它也打亂了德國本屆政府原本以氣候變化、能源和經濟轉型為中心設計的執政方案。必利吉心得 必利吉購買 必利吉哪里買ptt 必利吉p-force藥局 必利吉評價 必利吉p-force

 

必利吉使用方法 必利吉臺南 必利吉臺灣 必利吉臺中 必利吉臺北 必利吉高雄 必利吉藥局

從國際秩序觀的角度,俄烏衝突給德國自冷戰結束和兩德統一以來不斷強化的超民族國家結構、自由主義世界觀當頭一棒,民族國家構建和現實主義競爭博弈仍是21世紀國際秩序的基本元素。因此,這場衝突對於試圖“教育和改造”世界的德國綠黨來說,可能也是某種“夢醒時刻”。

在國家安全觀方面,德國社會二戰以來的反戰以及和平主義取向明顯。但在俄烏衝突加劇後,德國宣布今年將額外追加1000億歐元軍費預算。這是否意味著德國的國家安全觀念正發生原則性改變?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德國朝野必須清晰梳理一系列戰略性問題,比如,改變國家安全觀的目的何在?

具體說來,是要在美國領導下與作為核大國的俄羅斯展開軍備競賽、建立東西方之間的“恐怖平衡”嗎?把自己與美國的安全保護進一步綁定,會不會與歐盟“戰略自主”的目標背道而馳?或者,德國是要脫離美國的羽翼,建立具有威懾力的歐洲軍事力量?這會不會引起北約內部矛盾,最終反而有損德國的國家安全?而且,與一個核大國進行軍備競賽的界限在哪裡?德國社會在安全問題上可能面臨的更大挑戰,是如何在應激反應過後形成跨黨派、跨社會群體、跨年齡層的共識。

對於就職還不到百天的德國三黨聯合政府來說,這場重大國際政治事件可以說來得非常不是時候。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是帶著一份進步主義的聯合執政協議投入工作的。新政府判斷,應對氣候變化、全球經濟競爭、制度競爭、數字化、老齡化和多樣化等挑戰,是德國未來一段時間的當務之急。必利吉心得 必利吉購買 必利吉哪里買ptt 必利吉p-force藥局 必利吉評價 必利吉p-force

 

必利吉使用方法 必利吉臺南 必利吉臺灣 必利吉臺中 必利吉臺北 必利吉高雄 必利吉藥局

安全政策方面,新政府認為“使用軍事力量是下下之策,必須始終將其納入對沖突及其原因的現實政治來處理”;對外政策方面,外長貝爾伯克計劃展開女性主義外交、氣候外交。聯合執政協議有關烏克蘭的部分錶述如下:“我們將繼續支持烏克蘭恢復全面領土完整和主權。我們的目標是深化與烏克蘭的能源夥伴關係,在可再生能源、綠色氫氣生產、能源效率和減少二氧化碳等領域具有宏偉目標。”從今天的情況看來,這份去年11月發布的聯合執政協議,跟當前的烏克蘭局勢多少有點對不上號。

德國外交正在措手不及中遭遇變局,勢必要在觀念和實踐上有所調整。這種調整究竟會有多大,既取決於柏林自身的決定,也取決於迎接“另一個德國”的將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台長: bnb
人氣(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