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07 13:47:09| 人氣2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蘋果橘子經濟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A Rogue Economist Explores the Hidden Side of Everything

作者:Steven D. Levitt、Stephen J.Dubner

譯者:李明 / 出版社:大塊文化


內容簡介:

一顆蘋果,用經濟學的剖刀切開,裡頭竟然是橘子。一種全新開發的經濟學.

用最有趣的問題剝解所有事物隱藏的一面,「全美國最有趣的腦袋」所引發的

蘋果橘子效應──31國語言版本,美國原著狂銷900,000冊,持續47週高居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前十名,經濟學擁有獲得答案的絕佳工具,

但嚴重缺乏有趣的問題。李維特──經濟學界的印第安那瓊斯,他發掘了

許多看似幽默怪誕,卻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問題」,比方說:

墮胎合法化何以能降低十五年後的犯罪率?小學老師與相撲選手為何有個
作弊的通性?從游泳池每年殺死的小孩比槍枝來得多的數據,怎麼推論出

理想父母的條件?三K黨和房地產業務員有何相同特質?販毒既然好賺,

為何毒販還是窮得只能跟他母親住在一起?這些探討議題極有可能創立

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並影響最近十年的經濟學動向。

  本書的目標在於探尋每件事情背後隱藏的一面,剝去現代生活的一兩

層表皮,觀察內部的運作狀況。因此作者發明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

蘋果橘子經濟學,像是一顆蘋果,用經濟學的剖刀切開,裡頭竟然是橘子。

這種剖刀憑藉的是經濟學裡俯拾皆是的工具,不同的只是改從最有趣而關鍵

的點切入。

作者簡介:Steven D. Levitt

  哈佛大學學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獲獎無數,其中包括美國學術界

譽為諾貝爾經濟學獎搖籃的約翰?貝茲?克拉克獎(John Bates Clark Medal,

每兩年頒發給美國四十歲以下最優秀的經濟學者)。很少人像李維特一樣,

四十歲不到的年紀就能成為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的講座教授。芝大經濟系是

經濟學的重鎮、諾貝爾獎的搖籃,能在此任教都是頂尖的學術菁英。

讓人稱奇的不只是他的年紀與學術成就,而是他對於經濟學的詮釋方式。

他對經濟學的研究絕非謹守正統方式。他看待事物的角度與其說是學術性,

毋寧更像聰明而好奇的探險家。

我說:
我承認這是本有趣的書,也承認作者讓我開了眼界,畢竟,對我來說經濟學

是蠻難搞懂的學科,常常在不同經濟模型中被搞得昏頭轉向,或者在諸多

回歸分析的數字中找不到真正的出口,當然,作者是跳脫了傳統經濟學的

窠臼,但是,卻又不失掉其本質,雖然,在緒論中引用了紐約時報的說法,

(數字不會說謊),但是,我想作者也一定肯定,這不表示數字一定都是對的,

只不過我們能從數字中去找到,你想知道的東西,在這個觀點之外,其實,

作者最讓人推崇的部份是他發問的切入點,是極為生活,極為平實的,

雖然我覺得在翻譯本的文字中多少還是有艱澀不順之處,而且,說真的,

文章有些章節雖然題目有趣,但是,我個人認為推衍的過程與結論是毫無意義的,

例如:討論姓名與成就的關聯之類的,篇幅過大,卻無實際貢獻,當然,

還是有很多讀者是感興趣的,就像很多命理的書籍一般吧?(希望作者別介意,

我把他的研究跟台灣流行的命理叢書混為一談!!),不過,我還是必須強調,

整體而言,我是肯定作者的研究方向,以及他顛覆傳統經濟學的努力,

至於讀者能從其研究或著作中獲得多少養分,我想,這應該是各自的問題了!

再次強調,我喜歡他的切入觀點卻不欣賞他的研究主題,所以,在他有一篇

討論(怎樣才算理想的父母?)一文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他對風險的看法,

(比起你能夠控制的風險,你無法控制的風險造成的恐慌要大得多!),其實,

很多時候引發恐慌的並非風險過大,而是,由於我們的難以控制!!此外,

他對回歸數據所呈現的相關性與因果性之間的不必然解釋,我想,更是很多人

在思考問題或檢視及引用數字所帶來的證據性時,應該注意的重點!

台長: Desmon
人氣(2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雜食性閱讀 |
此分類下一篇:地下鄉愁藍調
此分類上一篇:【佐賀阿嬤,笑著活下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